数日后,曹操召集众将商议军务。典默站在曹操身旁,神色从容,目光深邃。张辽坐在下首,目光不时瞥向典默,心中思绪万千。曹操开口道:“近日敌军动向诡谲,子寂,你可有何良策?”
典默微微一笑,拱手道:“丞相,敌军虽动向不明,但依末将之见,他们定是在筹划一场大行动。我军当以静制动,严密防守,同时派出探子,查清敌军虚实。”曹操点头赞许:“子寂所言极是,众将以为如何?”
张辽站起身来,拱手道:“丞相,末将以为,子寂先生之策甚为妥当。不过,末将建议可派一支精兵,暗中潜伏于敌军后方,一旦敌军有所动作,便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典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笑道:“文远将军此计甚妙,可与末将之策相辅相成。”
曹操大笑道:“好!子寂与文远果然是我帐下之栋梁,此次便依你二人之计行事!”众将纷纷领命,营帐中气氛热烈。
事后,张辽与典默并肩走出营帐。典默忽然开口道:“文远将军,此次你之谋略,令子寂刮目相看。”张辽微微一笑,谦虚道:“子寂先生过奖了,末将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典默摇了摇头,语气真诚:“将军不必自谦,你的才华与胆识,定能在未来大放异彩。”
张辽感受到他话语中的鼓励,心中微微一暖,郑重地点头道:“多谢子寂先生提点,末将定当不负所望。”典默满意地点了点了点头,随后二人相视一笑,彼此间似乎多了一份默契。
当初,张辽奉命去接吕玲绮时,分明看见她躺在石床上,神情平静,宛如沉睡。那一刻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清晰如昨,他绝不会记错。然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典默,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曹操和高顺同样一脸茫然,目光在典默和诸葛澈丹之间来回游移,仿佛在试图解开一个无法理解的谜团。
“我叫典子寂,也即是诸葛澈丹。”典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某种不可抗拒的魔力。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张辽的耳边炸响,震得他心神俱颤。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片段,那些曾经模糊的线索,此刻终于串联成一条清晰的脉络。
张辽豁然开朗,仿佛拨开了笼罩已久的迷雾。原来,这一切都是典默精心布置的局。他早就算到了袁术想与某大家族结亲的意图,若联姻成功,徐州的局势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典默早已看穿了这一点,他明白,最直接且高效的方法就是控制这场联姻的关键人物,从而彻底破坏两大家族的联盟。
在水淹彭城的那场战役中,典默的布局已经初现端倪。他并未将目光局限于眼前的胜负,而是将视线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他深知,彭城的陷落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于各方势力的角力。他冷静地分析了各大家族之间的关系,顺势找到了破解的关键点——那场看似无关紧要的联姻。
典默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他的计划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网,将所有人悄然笼罩其中。他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巧妙地隐藏了真实意图。在世人眼中,他是典子寂,一个深藏不露的谋士;而在暗处,他又是诸葛澈丹,一个掌控全局的幕后推手。他的双重身份让他得以在各方势力之间游刃有余,甚至让曹操这样的枭雄也未曾察觉他的真实意图。
张辽回想起典默在彭城战役中的表现,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那时的典默并未显露出任何异样,他只是默默地执行着自己的计划,将每一步都计算得滴水不漏。水淹彭城的计策看似是为了击败敌军,实则却是为了制造混乱,为他的后续布局铺平道路。在这场混乱中,典默得以悄无声息地接近联姻的关键人物,从而掌控了局势的走向。
曹操此刻也意识到了典默的深谋远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作为一方霸主,曹操向来以智谋着称,然而,典默的布局却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他从未想过,自己身边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人物。高顺则是满脸震惊,他无法理解,典默为何要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又为何要破坏袁术的联姻计划。
典默的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并未多做解释,因为他知道,真相已经揭晓,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计划已经接近尾声,而这场联姻的破裂,将彻底改变徐州的格局。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避免一场更大的动荡。
张辽深吸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他终于明白,典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避免它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典默的智慧与远见,让他感到由衷的钦佩。尽管典默的手段有些冷酷,但他的初衷却是为了天下苍生。
“原来如此……”张辽低声呢喃,目光中多了几分坚定。他决定追随典默的脚步,共同守护这片土地。曹操和高顺也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们的神情逐渐平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眼前的局势。
典默转身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他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终将能够为这片土地带来真正的和平。
夜色渐深,星光洒在大地上,仿佛为这场无声的较量增添了几分神秘。典默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独,却又无比坚定。他缓缓迈出脚步,朝着未知的前方走去,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