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袁术漫步其中,感受着久违的市井气息。他走过一家家店铺,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竟有了一丝难得的平静。然而,这种平静并未持续太久。当他走到一条巷口时,发现一群人围聚在一起,似乎在听什么人讲话。
袁术心生好奇,走近一看,只见一位和尚正盘腿而坐,手持念珠,口中念念有词,正在为众人讲解佛法。那和尚面容慈祥,目光深邃,言语间透着一股平和的力量,引得周围百姓纷纷点头称是。
“那是何人?”袁术低声问道,目光落在那和尚身上,心中隐隐觉得此人非同寻常。
召陵城守韩星原本跟在袁术身后,听到他的问话,连忙上前答道:“陛下……”他刚开口,便被袁术瞪了一眼,立刻改口道:“大爷,他是落安寺新主持梦疑法师。原先的主持人去了别处云游,梦疑法师因博爱广布,深得民心,经常来街讲学,释众疑难。”
袁术闻言,眉头微皱,心中对这位梦疑法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打量那和尚,发现他虽然衣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袁术心中暗想:“此人能在短短时间内赢得民心,定非等闲之辈。”
他并未立即上前打扰,而是站在一旁,静静聆听梦疑法师的讲经。法师的声音平和而有力,字字句句都直指人心,引得周围百姓纷纷赞叹。袁术虽然平日对佛法并无太多研究,但此刻却也被法师的话语所吸引,心中竟有了一丝顿悟之感。
片刻之后,梦疑法师结束了讲经,众人纷纷散去。袁术走上前,对法师拱手道:“法师方才所讲,令在下受益匪浅。不知法师可有闲暇,愿与在下共饮一杯清茶,畅谈一番?”
梦疑法师抬眼看向袁术,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微微一笑,道:“施主客气了。贫僧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若能解施主心中疑惑,自是荣幸之至。”
袁术闻言,心中大喜,连忙吩咐侍卫准备茶具,与梦疑法师一同来到附近的茶肆。两人相对而坐,茶香袅袅,气氛渐渐融洽。袁术开门见山,问道:“法师方才所讲,关于‘放下执念,方能得自在’,不知此言何解?”
梦疑法师微微一笑,道:“施主,世间万物,皆有其因果。执念过深,反受其累。唯有放下,方能看清本心,得大自在。”
袁术闻言,心中一震。他虽贵为一方诸侯,但近年来却因权力之争,心中始终无法平静。梦疑法师的一席话,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他沉思片刻,叹道:“法师所言极是。在下近日因琐事烦扰,心中难安,今日听法师一席话,竟有豁然开朗之感。”
梦疑法师点头道:“施主能有所悟,便是善缘。人生在世,烦恼无穷,唯有修心,方能超脱。”
袁术与梦疑法师畅谈良久,直到日影西斜,方才依依惜别。临别之际,袁术对梦疑法师说道:“法师今日之言,令在下受益匪浅。他日若有闲暇,还望法师再赐教。”
梦疑法师微微一笑,道:“施主若有心,贫僧自当随时恭候。”
袁术目送梦疑法师离去,心中竟有了一丝难得的平静。他站在茶肆门口,望着天边的夕阳,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或许,我该放下一些执念,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这一日的微服私访,让袁术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新的思考。他回到宫中,虽然仍旧面对着纷繁复杂的朝政,但心中却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妖言惑世!我们去看看!”袁术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与轻蔑。他坐在马车中,手指轻叩车窗,目光透过帘幕,望向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百姓围在一座寺庙前,脸上满是虔诚与期待,仿佛那寺庙中住着一位能救他们于水火的神仙。袁术心中冷笑,暗道:“这些夸夸其谈之人,不过是借机敛财、蛊惑人心罢了!”他尤其对这类人深恶痛绝,毕竟黄巾之乱的阴影仍笼罩在朝野上下,那些自称“天师”的妖人,曾让天下陷入动荡。袁术深知,若任由这类人肆意妄为,江山社稷迟早会再次陷入混乱。
“主公,要不要派人去查查那寺庙的底细?”身旁的谋士小心翼翼地问道。袁术摆了摆手,淡淡道:“不必。我倒要亲自看看,这所谓的‘梦疑法师’究竟有何能耐,竟能让百姓如此痴迷。”
马车缓缓驶向寺庙,袁术下车后,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四周。寺庙不大,甚至显得有些破旧,但门前却挤满了前来祈福的百姓。他们低声议论着,脸上满是敬畏与期盼。袁术走近时,正巧听到一位贵妇带着哭腔说道:“大师,我近日心神不宁,夜夜噩梦缠身,还望您指点迷津,替我解困。”
那贵妇衣着华贵,显然身份不凡,然而此刻却显得极为脆弱,仿佛一只受惊的羔羊。袁术心中冷笑,暗道:“堂堂贵妇,竟也信这些妖言惑众的把戏!”他抬眼望向那“梦疑法师”,只见他身披破旧袈裟,面容清瘦,神情淡然,却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质。法师微微点头,语气温和道:“夫人不必忧心,贫僧自当为您化解此劫。”
贵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连声道谢后,才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去。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赞叹:“梦疑法师真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啊!”“是啊,有他在,我们这些苦命人总算有了依靠!”
袁术冷眼旁观,心中却愈发不屑。他暗自思忖:“这些百姓愚昧无知,竟被一个装神弄鬼的和尚蒙骗至此!”然而,他并未立即发作,而是继续观察,试图找出这“梦疑法师”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