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如贾环所料,钱启到探春那里试探了一下,没有结果。
钱启回家之后又被钱槐一通狂抽,刚包好的脸又打烂了。
钱家三人心中无比怨毒愤恨,但这事如贾环所料的那样,他们选择暂且隐忍。
贾环也在家消停了几天。
终于等赵国基前来报信,人凑齐了。
贾环最少要十个人,另外需要买个铺面。
先赚钱再说。
贾环很急着提升境界。
但他走的是杀戮大道,功法是直指金仙道祖的“天地寂灭真解”。
听着简直不像修魔功法。
其实仙魔一体两面,都是夺灵机造化为自身伟力,都是逆天而行。
只是贾环走的是杀戮大道,早期只要掠夺精血为自己所用就可飞速升级。
现在贾环要的是生财之道,可用人手,稳固基业。
能提供他快速提升的资粮,同时还不必自己四处杀戮掠夺,惹来关注。
马道婆诅咒宝玉和凤姐时,那一僧一道可是出现了的。
可见那两人会时刻关注贾府。
要是贾环将荣国府几百只野物一次掠夺干净,甚至杀人,那后果真的难料。
小心谨慎为上!
贾环可不是那种不知大道,惟知杀戮,把自己脑子搞坏的魔修。
……
数日时间匆匆而过。
眼看一切正常,和赵姨娘打过招呼后,贾环也就召来赵国基,再次出门。
除了赵姨娘,荣国府里也没有人关注贾环。
这倒给他省了不少事。
要是跟宝玉一样,出门哪有这么容易。
贾环的目标,是燕京东便门。
东便门三十里外就是通州大仓。
紧邻崇文门税关。
和正阳门大街,灯市口都属东城。
燕京布局东富西贵,这边商行林立,京城七成以上的大商行都在这附近区域。
人烟极为稠密。
贾环到东便门这里,就是考虑到此处商业繁华,购买原材料,出产成品都很容易。
到了地方,赵国邦,赵国材两个小舅舅,还有赵兴吉,赵兴福,赵兴仁几个表兄都在。
赵国基一大家子,要比钱家本分老实的多。
要不然,凭赵姨娘得宠时的能量,好歹也能捞个好差。
但老赵家一门上下都是老实本份的性格,赵姨娘也就只能给他们安排打杂跟班的差事。
自家六人,赵国基还雇了十个伙计。
都是二十左右年龄,当了最少十年学徒才出师。
商行伙计都是十岁以下入门,一开始打杂,端水泡茶擦桌扫地,甚至帮师娘倒尿壶,苦几年的同时要观察买卖,自己学细节。
同时还要学算术,学认字。
伶俐些的,十来岁就开始到柜面帮忙。
当伙计也不简单,比卖苦力要难的多。
儿徒没俸禄,只包吃住。
学出来就能当大伙计领工钱,甚至熬资格成为掌柜。
也是农家子弟的好出路。
赵国基挑的人还算不错,既精明,又透着本份,不是那种过于憨厚老实,又不精明过头。
贾环颇为满意。
银子有了,人也有了,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
贾环直接一个牙人,购买商铺。
“这是铺子的租赁契书,一式三份,上家,下家,官府备档各一份。”
“临街铺面一间,内里一进院有房五间,可为宿舍和库房。”
“三年前这里刚裱糊装潢过,柜台都是用上好的黄杨木刚打的,货架也是。”
崇文门东,这里可谓寸土寸金。
牙人说的好听,其实这间铺面房陈旧不堪,也就柜台货架是新的。
内里五间房都是破旧的很,而且房间很小。
就这,典金足足五百三十两。
这还是崇文门东大街比较偏的位置。
那些建有三四层高楼,内里有几进大院,铺面阔大,气派堂皇的大商行,光是地皮的价格就极为昂贵,没有万两以上想都别想。
几百两的买卖,和贾环交接的牙人说话也是简洁明了,没有太多废话。
在他眼里,贾环也爽快,痛快敲定,直接给钱。
虽是小买卖,但做的很舒心。
“在下刘致雍,贾东主如果还有买卖吩咐,在下一定用心效力,不叫东主吃亏。”
贾环负手而立,看着赵国基签字画押,过户完成。
赵国基等人奴契已经赎回,已经和荣国府无关。
对荣国府来说,这些人要走是好事,府里养着几百号人,早就压力沉重,巴不得有人主动离开。
眼前这个买卖,还有别的买卖,都用赵国基的名义就好。
但刘致雍眼很毒,看出贾环才是主事的。
贾环看了看这个牙人,笑着一点头,说道:“过几日,刘兄可过来看看我这里的货物。”
刘致雍原是客气,听了贾环的话一怔,不过生意人和气生财,刘致雍还是抱了抱拳,笑道:“五日后必来拜访。”
……
铺面到手,十几人一起动手,把铺面和住处打扫了一番。
接下来,就是把剩下的银子用来购入原材料。
并不是制冰,现在才开春不久,天还冷的很。
贾环要做的,是制糖。
制造白砂糖。
半个多时辰后,赵国基等人带着一群挑夫折返。
全是柴夫,挑着大捆木柴。
一捆百斤,贾环一下子购买了数千斤之多。
一捆柴百文,价格比宋朝贵了几倍。
主要是燕京四周几乎都成秃山,打柴越来越难,柴薪也越来越少。
接着是几家卖杂货的铺子用挑担或小车送来大量红糖。
三百多包红糖,在院中堆成小山。
此时市面有三种糖。
红糖,白糖,冰糖。
冰糖制造工艺最复杂,时间周期最久,价格也最贵。
红糖最便宜,一挑,也就是一百斤是四钱到五钱银。
白糖价格是红糖十倍,一挑五两银左右。
冰糖一挑要十几两。
白糖一斤能卖五十文左右。
冰糖更贵,利润更高。
但冰糖制作周期长,贾环现在要快速回本,等本钱雄厚时再制冰糖。
用冰糖或细白糖制成的点心,价格极为昂贵。
红糖点心要便宜不少,就这样,贫民也很少购买。
好在京城是近二百万人口的大城,权贵多,有钱人多,市面上对白糖的需求量极大。
这还是在燕京的价,在江南更贵。
若是出海贸易,卖到倭国的白糖从十几两到二十多两一担不等。
制糖之法,现在还没普及,还在摸索之中。
所以贾环的制糖之法,需要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