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来了,你这话问得好笑,我下乡自然是来支援国家建设来了,不然你以为呢?”
看到苏秒秒一脸单纯的表情,陶青书愣了愣,差点就信了。
支援国家建设有很多种办法,明明知道下乡有多苦,为什么非要下乡,就算要下乡,全国那么多地方,为什么偏偏是这儿?
来就来了吧,追究为何而来似乎也没有意义了,陶青书无奈道:“你记得提醒我保护好自己,你这么高调干什么,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只金凤凰吗?”
“陶青书,你是在夸我吗?”苏秒秒冲着他眨巴了一下自己的大眼睛,原身那么好,这个人居然看不到,是不是眼瞎?
陶青书无言,什么理解能力?
反正她的行为就十分怪异,从那天晚上碰到她开始。
以前的苏秒秒可不是这样的。
苏家和陶家的条件不相上下,都不算太好,但在纺织厂家属院里也算是比较过得去的了,主要是两家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双份工资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但是苏家一向很低调,比他们陶家还要低调,如果不是两家相熟,陶青书都不会知道他们家经常吃好吃的,苏秒秒穿的用的也都是那种看似普通却比较好的东西。
像她现在这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样子,陶青书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她真的变了好多,还是他从前根本没了解过她?
见他不说话,苏秒秒才说:“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要下乡吗?是白梅帮我报的名,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苏秒秒半点没有胡说八道的心虚,语气里还透露出点讥诮,直接让陶青书傻眼了。
他刚才还在想苏秒秒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所以这才追了过来,可是一听苏秒秒的话,他就一阵恶心。
“她……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陶青书实在想不通,她们两人不是最好的朋友吗?
但想起之前苏秒秒说的让他小心白梅的话,难道她早就发现白梅的真面目了?
“我也不知道啊,我寻思着自己也没招惹她吧?”
原身跟白梅并没有太大的矛盾,说起来也就是小姑娘之间的一些小心思而已。
原身的长相本就不错,像他们这个年纪都是喜欢漂亮姑娘的,可原身的人缘却是一般,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白梅。
两人是好朋友,但白梅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故意说一些惹人误会的话。
比如原身成绩好,经常在班上考第一名,但偶尔也会落后一两名,每当这种时候,白梅就会说,秒秒没事的,你别伤心,他们只是运气而已,你是最棒的,下次你一定能得第一名。
再比如班上有甲乙两个同学绑了两根不一样的头绳,原身夸甲的头绳好好看,白梅就会对乙说,秒秒说你的头绳没有甲好看,但我觉得还可以啊,都挺好看的。
每句话看似都不是在针对原身,就算听的人也都觉得原身可能不是故意的,但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别人心里难免有疙瘩。
就算不是原身说的又怎么样,谁让原身跟白梅是好朋友呢?
只是她这样的招数在陶青书这里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原身和陶青书虽然不亲近,却很熟悉,所以陶家对苏秒秒其实还可以,相对而言对白梅还更加客气疏离,这就让白梅更加不喜了。
不是要茶吗?
苏秒秒决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她走过这么多世界,能怕这么个小白莲?
笑话!
然而陶青书此刻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愤恨。
“这事情估计还是我连累了你。”虽然他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白梅不会把苏秒秒的下乡地点报到这儿吧。
苏秒秒当然不会拆穿这个美丽的误会,说道:“你知道就好,以后你可得听我的话。”
陶青书觉得这话怪怪的,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他还沉浸在对苏秒秒的愧疚里,所以点了点头。
“嗯,你有什么事情就跟我说,能帮的我都会帮,平常你小心一些,不管去哪里都别一个人。”
他虽然来的时间也不长,就这段时间里他就能看得出来,这些村民和知青的心眼,一点不比家属院那些人少。
尤其是那些乡下二流子看女知青的眼神,活像是要把她们生吞活剥了一般,再看苏秒秒,他巴不得把人藏到屋里去。
“我知道了,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你也不用太愧疚,她既然敢害我,那我肯定也不能白受这委屈。”
陶青书疑惑问:“你做什么了?”
苏秒秒笑而不语。
见状,陶青书皱眉道:“你让叔婶小心一些,别被小人害了,我已经基本确定就是她把我家害成现在这样的,她既然能害我家,就能害你家。”
说起来她白家和陶家还要亲密点呢。
苏秒秒当然知道,但她故作惊讶,“你已经确定了,她为什么这么做?她不是那么喜欢你吗?”
陶青书冷笑一声,“她已经登报和我解除婚约了。”
现在想来她怕是早就想摆脱自己了,可她还一直青书哥哥青书哥哥地在自己身边打转,似乎自己是她的所有物,也不嫌恶心。
“不管她是什么目的,反正她已经那样做了,那我绝不会轻易地放过她。”
苏秒秒摇头,“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她要和你解除婚约方法多得是,何必搞这么一出,万一被人发现那可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你还是早点跟你的家人联系联系,让他们也小心着点。”
石堰不是什么善茬,他专门找了人给陶家的人使绊子,这也是促使陶家人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听了她这话,陶青书神色一凛,“你说得对,我竟没有想到这一层。”
他之前只担心自己爷爷奶奶和爸妈在乡下的日子会不会很苦,却没想到他们会不会被人伤害,因为他下意识以为自己家已经被害成这样了,就算真有人想害他们也应该算是得手了,可万一那人的目的更加阴狠呢,陶青书不敢想。
而且白梅确实没有害自己的动机,他们家从不曾对不起白家,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是需要查,万一她身后还有人呢?
两人说着话已经到了村口,村里到镇上的牛车已经等着了,一毛钱一个人。
他们得坐牛车到镇上再坐汽车去县城。
牛车上已经坐了人,两人主动拉开了点距离,也没再说话。
陶青书到底还是个十多岁的高中毕业生,很多事情需要人点拨他才能想到。
但现在任他怎么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到跟白梅一起害自己的人是谁。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石堰的段位比白梅高得多,在陶青书面前一直是仗义好兄弟的形象。
然而此刻的石堰却并没有自己以为的胜过了陶青书的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