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王允还是劝说吕布放弃了第三个条件。但是,这件事也让王通感到一丝阴谋的味道。
按照王通所想,很可能又是王允在中间挑唆,其目的不外乎四个字:
“互相制衡”!
王允这人也不是什么好鸟,在原本的历史上,诛了董卓之后,他自己就变了权臣。一切都只是为了争权夺利,若是说到对天子的忠心,恐怕也跟董卓并无二致。
而王允故意在吕布和王通之间制造一些小矛盾,使以后的军方势力不至于变成铁板一块,也有利于他对朝政的掌控。
对于王允的这点小心思,王通也没有去挑破。
因为王通早有自己的计划,要想让王通在诛董之后听王允的,也绝对没有那种可能。
诛董的结盟已经组织好了,这其中就包括:王允,吕布,王通,黄琬,种辑,吴硕,杨瓒、士孙瑞。共八人,号称“八大金刚”。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八大金刚。)
……
计划方案都已经有了。
不过,时机却还没到。
现在西凉军在关中有近二十万兵力,所以,要想起事,还得耐心等机会。
要等到遇上战事,董卓将西凉军的主力调出关中之后才能行事。否则,杀了董卓之后,王允也无法掌控关中的局势。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因为朱儁在中牟举兵数万,声势浩大进攻司隶地区的弘农;袁术也在豫州起兵进驻颍川,兵逼伊阙关。董卓让牛辅、李傕、郭汜等人带领大军前往迎战,使得长安兵力空虚,这才给王允的诛董创造了机会。
而现在,从细作传来的消息来看,朱儁和袁术都已起兵,但是,却还没有进入司隶雒阳地区。
董卓还没有将西凉军的主力调去关东地区作战,所以,诛董之事还得再缓缓。
……
王通也不着急。
知道时机大约会在四月底才会到来,离现在还有两个多月,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将准备工作做好一些。
闲来无事,便在城中闲逛。
其实也没什么好逛的,行人寥寥,商铺紧闭,唯有寒风卷起几片枯叶,显得格外凄凉。
只是闲得无聊,出来散散心。
走了小半个时辰,正打算要回府时,却忽然看到前面有个地方围了很多人,显得很是热闹。
便走上前去查看。
原来是在一个店铺前,搭着一个台子,有一名二十多岁的汉子正在台子上舞剑。
但见那人身段极其灵活,人随剑走,忽东忽西,气势非凡。王通是懂剑术的人,而且剑术还不低,达到了高等剑术中的四级。因此,一眼便看出了那人的剑术不凡。
再看台子后面的店铺。
那铺门上面,用红布圈着一块很大的牌匾,牌匾上面写的是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快剑求败”!
“好大的口气!”
王通笑了笑,觉得这年轻人的剑术虽然不错,却还远未到“求败”的程度。
遂对身边的典韦说道:“恶来,上去试试他的身手,但是不要伤了他。”
“属下遵命!”
典韦向王通抱了一下拳,便拔出双铁戟,向平台走去。双方交手,不到五招,那年轻人便跳出圈外道:“典将军勇武,草民甘拜下风。”
“就这还敢叫‘快剑求败’?”
典韦咧了咧嘴,觉得很没劲,转身就想走下擂台。不过,就在此时,却从店子里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从后面叫住了典韦:
“久闻典将军勇猛善战,不过,典将军刚才打败的却只是草民的徒儿,在此求败的乃是草民。”
说罢,便纵身一跃,渊亭岳峙一般站在了擂台之上。
“好快的身手。”
台下的观众们纷纷惊叹。
王通抬眼看去,但见那人长得非常魁梧高大,身躯笔挺,眼如鹰鸷,双眉如刀。
气势极为凌厉!
此时,台上的典韦也转过身子,一见那汉子,顿时眼前一亮,露出了极度兴奋之色,双手握紧铁戟,身躯微蹲,做出了全神戒备状态。
双方并没有打话。
那汉子见到典韦持戟戒备,也将右手缓缓地搭在佩剑的剑柄上,却并没有将剑拔出鞘来。
但是,仅仅是这一个按剑而立的动作,整个人的气势便又凌厉了几分,给人的感觉,仿佛这人本身就是一柄寒芒四射的利剑,那肃杀的气场,让人望而生畏,乃至遍体生寒。
没有防守的架式。
也没有拔剑出鞘。
但给人的感觉,却毫无破绽,全身是剑!
典韦也没有急着进攻,只是将双戟护在胸前,弯腰戒备,小心地移动着脚步,摆出最佳的战斗姿式。
对峙良久。
突然!
典韦大吼一声,纵身前蹿,手中双戟挥动,团身而进,戟随意动,身随戟转,如同一股旋风般扑向那名汉子。
那汉子也动了,不退反进,垫步向前。
“杀!”
忽的吐气开声,肩膀微微一晃,剑光乍现,一抹白光快如闪电,直射典韦前胸。
白蛇吐信!
果然不负快剑之名,其势如惊鸿乍起,刚猛疾速,凌厉无匹,似乎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剑尖之上,不留后招变化的余地,充满一去无回的气势。
拼的就是一个——后发先至!
典韦身躯微顿,左手短戟横撞来袭之剑,右腿再进一步,以右手重戟扫向那汉子的左肩。
却见那汉子斜跨半步,微微侧身避过典韦的铁戟,手中长剑迅如游龙,变刺为削,剑光回荡,划向典韦的颈肩。
疾如惊鸿,动似灵蛇!
果然不同凡响!
典韦见状,斗志更盛,上身微仰避过剑尖,左手的长戟一转,便磕在剑刃上,将剑刃撞开半尺,再次大吼一声,势若猛虎般挥戟反攻。
两人你来我往,杀成一团。
台下观战的众人,都屏住呼吸,看得心惊肉跳,不时地发出“啊呀”、“哦哟”的惊呼之声。
两人激斗良久,难分胜败。
……
看着与典韦激斗在一起的汉子,王通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王越!
没错,必是王越无疑。仅拿一把佩剑,就可以与典韦打得不相上下。当今天下,也只有王越有这个本事。
汉末王越,乃是辽东燕山人,其人剑术冠绝一时,十六岁时便已剑术大成,遍寻天下善剑击者比斗,唯求一败。
十八岁时,单人独骑杀入贺兰山羌胡叛贼营地,于乱战之中取其胡酋脑袋而回而自身毫发无损。汉灵帝闻之,授官虎贲中郎将,并聘为皇子刘辨的剑术老师。王越也因此而得“帝师”之名。
后来,李儒毒杀少帝刘辨。
刘辨死后,王越这个“帝师”也就失业了,并且还被剥夺了虎贲中郎将的官职。此后,王越遍寻朝廷大臣,想要找人举荐他为官。
但是,因为他曾经是刘辨的老师,朝中所有大臣都因畏惧董卓,而对他避之唯恐不及,更无人敢举荐他为官。
王越心灰意冷之下,便又去游历天下去了。
王通初到雒阳时,也曾派人找过他,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没想到今天却在这里遇到了。
既然遇到了,那就不能放过了!
想到这里,便也纵身跃上擂台,朝正在激斗中的两人大声喝道:
“两位还请住手!”
……
(附录图片: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