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集市,犹如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长卷,将大秦的繁荣昌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街头巷尾,人潮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生活乐章。卖糖人的摊位前,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那栩栩如生的糖人,缠着大人购买,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绸缎庄里,伙计们热情地向顾客展示着来自各地的精美绸缎,绚丽的色彩和细腻的质感让人目不暇接;酒楼中,食客们推杯换盏,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高谈阔论,谈论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和民间的奇闻轶事。这繁华热闹的场景,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承载着大秦百姓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期待。
秦府内,秦轩坐在书房中,神色凝重地审阅着楚国旧地的政务卷宗。灯光昏黄,将他略显沧桑的脸庞映照得更加深沉。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他凭借着来自后世的知识和智慧,在秦国的军政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楚国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着秦国的治理与发展。为了寻求破局之法,秦轩日夜操劳,常常陷入沉思,试图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境中找到出路。顾盼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心疼。手中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水,她走到秦轩身边,温柔地说道:“别太累着自己了,先喝口茶,休息一会儿吧。你最近为了楚国旧地的事,都瘦了一圈了。”秦轩抬起头,看着顾盼那温柔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疲惫之感也稍稍减轻。他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对顾盼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有你在我身边,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只是这楚国旧地的问题太过棘手,我实在放心不下。”顾盼轻轻坐到他身旁,为他轻轻捶着肩膀,说道:“我知道你一心为大秦,可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呀。”
就在这时,管家满脸喜气地匆匆走进书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老爷,大喜啊!陛下下旨,要为您和夫人赐婚!”秦轩和顾盼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即惊喜涌上脸庞。顾盼的脸颊瞬间变得绯红,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她羞涩地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秦轩也是又惊又喜,忙向管家询问详情。得知婚礼将在近日举行,整个秦府顿时忙碌起来,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下人们进进出出,搬运着各种婚礼用品;厨房内,厨师们忙着准备喜宴的食材,烟火升腾,香气四溢;绣娘在房间里飞针走线,精心赶制着秦轩和顾盼的喜服,那细密的针脚中蕴含着对新人美好的祝福。
大婚当日,咸阳城万人空巷。秦府被装点得焕然一新,仿佛置身于一片红色的海洋。大红的喜绸挂满了每一处角落,随风飘舞,宛如红色的波浪在翻滚。灯笼高挂,照亮了整个庭院,映照着人们喜悦的脸庞。宾客们络绎不绝,纷纷前来道贺,有朝堂上的官员,身着华服,神色庄重;也有江湖中的豪杰,举止豪爽,言语间满是江湖义气。秦府内,喜宴上推杯换盏,热闹至极。人们欢声笑语,谈论着秦轩和顾盼的郎才女貌,祝福他们百年好合。秦轩身着华丽喜服,虽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依旧难掩那股沉稳与英气。他牵着凤冠霞帔、明艳动人的顾盼,在众人的声声祝福中完成了庄重的拜堂成亲仪式。两人携手步入洞房,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里,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整个世界都被幸福所笼罩。
然而,婚后第三天清晨,一阵急切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与美好。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地冲进秦府,见到秦轩,“扑通”一声跪地,声音带着哭腔:“秦将军,大事不好!陛下在朝堂上要赐死白起将军!”秦轩听到这话,如遭雷击,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震惊与焦急。他只觉大脑一片空白,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白起,那个他一手栽培、视如己出的弟子,那个为大秦立下赫赫战功的年轻将领,怎么会突然面临生死危机?他来不及多想,立刻起身,向着皇宫飞奔而去。
皇宫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秦昭襄王高坐龙椅,面色阴沉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目光如霜般射向跪地的白起。
“白起,你战功赫赫,如今军中威望如日中天,甚至盖过了朕。”秦昭襄王的声音冰冷刺骨,不带一丝感情,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朕不得不防。”
白起心中一震,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和愤怒。他的眼眶瞬间红了,大声说道:“陛下!臣自入伍以来,一心只为大秦,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从未有过二心!每一场战役,臣都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为的就是大秦的江山社稷,为的就是陛下您啊!”白起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那是被冤枉后的悲愤与不甘。他想起多年来在战场上的厮杀,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只为守护大秦的疆土,可如今却被自己效忠的君主猜忌,这种滋味让他痛彻心扉。他想起自己初入军营时,在秦轩的教导下,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那些艰苦训练的日子,那些生死与共的战斗,都历历在目。
这时,丞相范雎迈着慢悠悠的步伐,上前一步,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皮笑肉不笑地说:“白起,你战功确实显着,可如今朝堂内外只知你武安君白起,陛下威严何在?你手握重兵,谁能保证你不会有谋反之心?”范雎的声音尖细,像一把锐利的刀,在大殿中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他心中暗自得意,多年来对白起的嫉妒和怨恨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他要借此机会彻底除掉这个眼中钉。他回想起自己在朝堂上苦心经营,好不容易获得的权势,却总是被白起的光芒所掩盖,心中的嫉妒之火越烧越旺。
白起怒目而视,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他指着范雎,大声骂道:“范雎!你这奸佞小人,平日里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如今竟还想陷害于我!我白起对大秦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你却在这里颠倒黑白,诬陷忠良,你的良心何在?”白起的胸膛剧烈起伏,他的愤怒如同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整个大殿淹没。他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撕烂范雎那张虚伪的嘴脸,但理智告诉他,此刻冲动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他深知自己的命运此刻悬于一线,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忠诚被如此践踏。
秦昭襄王大手一挥,打断了他们的争执,冷酷道:“白起,念你多年征战,朕赐你全尸,自行了断吧。”说罢,一名太监捧着寒光闪闪的长剑,战战兢兢地缓缓走到白起面前。那柄剑,在昏暗的大殿中闪烁着冰冷的光,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剑身上的寒光刺痛了白起的眼睛,也刺痛了他的心,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为大秦出生入死,最终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局。
就在此时,大殿外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秦轩统领的锐志营将士听闻消息,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求情。他们身着整齐的盔甲,手持长枪,步伐急促而有力。为首的校尉满脸焦急,汗水从额头滑落,他高声道:“陛下!白将军是大秦的战神,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他出生入死,多少次在战场上力挽狂澜,拯救大秦于危难之中。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声音饱含恳切,带着哭腔,在大殿外久久回荡。锐志营的将士们整齐跪地,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悲壮。这些将士,有的曾在白起的带领下冲锋陷阵,死里逃生;有的曾受白起的教导,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军中精锐。他们对白起,不仅是敬佩,更是有着生死与共的情谊。他们回想起与白起一起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艰苦的战斗,那些胜利的喜悦,都让他们对白起充满了感激与忠诚。
白起缓缓起身,眼神从在场众人脸上扫过,他的目光中,有愤怒,有不甘,也有一丝无奈。最后,他的眼神定格在秦昭襄王身上:“陛下,这柄剑,曾随我征战四方,杀敌无数,为大秦开疆拓土。它见证了大秦的崛起,也见证了臣的忠诚。如今,您却要用它来取我的性命。”他的声音低沉而悲愤,带着无尽的沧桑和凄凉,那是一个为国家奉献一生却被冤枉的英雄的绝望。他想起自己年轻时投身军旅,怀揣着满腔热血,立志为大秦建立不朽功勋,可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心中满是苦涩。他看着手中的剑,这把曾经伴随他无数次征战的伙伴,如今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秦轩心急如焚地冲进大殿,看到眼前场景,眼眶瞬间红了,他立刻“扑通”跪地,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陛下!白起将军是大秦的中流砥柱,不能杀啊!如今大业未竟,四方未平,正需要将军这样的人才!他的军事才能举世无双,若杀了他,大秦的军队将群龙无首,统一大业恐成泡影!”秦轩的声音带着哭腔,他的身体微微颤抖,那是焦急与悲痛交织的表现。他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本以为凭借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和后世的知识,能够改变白起的命运,让他避开这场灾祸,可如今一切还是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他回想起自己与白起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发现白起的军事天赋,到悉心教导他,看着他一步步成长为大秦的战神,那些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他一直把白起当作自己的亲传弟子,寄予厚望,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他面临生死危机,却无能为力。
秦昭襄王脸色愈发阴沉,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被冷酷所取代:“秦轩,你莫非要抗旨不成?白起功高震主,留他在身边,朕日夜难安。今日,他必死无疑!”秦昭襄王的声音不容置疑,仿佛是命运的宣判。他心中也明白白起的重要性,但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和深深的猜忌,让他做出了这个残酷的决定。他深知白起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担心自己的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权衡之下,他选择了牺牲白起。
白起看着秦轩,微微摇头,惨然一笑:“师父,莫要徒劳。这是陛下的旨意,谁也无法更改。能成为您的弟子,是我白起这辈子最大的荣幸。”他的笑容中带着苦涩和无奈,那是对命运的妥协。他想起与秦轩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把酒言欢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却要面临生离死别,心中满是不舍。他感激秦轩对他的教导和栽培,没有秦轩,就没有今天的他。
白起缓缓伸出手,握住那柄赐剑,他的手却忍不住颤抖。这双手,曾经挥舞着长剑,在战场上斩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这双手,曾经扶起过受伤的战友,给予他们生的希望;这双手,如今却要握住这柄夺命的剑。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长平之战的硝烟弥漫,战场上的厮杀声震耳欲聋,他带领秦军奋勇杀敌,为大秦赢得一场辉煌的胜利;邯郸城下的艰难对峙,他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坚守阵地,虽最终未能攻克邯郸,但他的英勇无畏让敌人闻风丧胆。他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的每一次冲锋陷阵,每一次生死较量,都是为了大秦,为了心中的信念。
“想我白起,一生戎马,为大秦开疆拓土,从无败绩。”白起的声音陡然激昂,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自己一生功绩的自豪,也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我对得起大秦,对得起陛下,对得起万千将士!我白起问心无愧!”说罢,他猛地抽出长剑,剑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那光芒刺痛了每一个人的眼睛。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剑挥向自己的脖颈,鲜血飞溅而出,洒在大殿的地面上。
一时间,大殿内一片死寂。秦轩目眦欲裂,悲痛地大喊:“白起!”他冲上前去,抱住白起渐渐冰冷的身体,泪水夺眶而出,肆意地流淌在脸颊上。他的哭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的悲伤都宣泄出来。他心中不停地呐喊:“我穿越而来,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为你续命十几年,为何还是逃不过这悲惨的结局?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吗?”他紧紧抱着白起的尸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白起讨回公道,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锐志营的将士们听到这声呼喊,也纷纷痛哭流涕,他们的哭声在大殿外回荡,久久不散。
皇宫外,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天空瞬间变得昏暗无光。乌云密布,仿佛是上天也在为这位名将的陨落而悲恸。雷声滚滚,那是天地间的怒吼,是对这不公命运的抗议。白起的死,如一道惊雷,彻底改变了大秦的走向。秦轩深知,从这一刻起,秦国的未来将充满更多的变数,而他也将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 。他轻轻放下白起的尸体,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他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为了白起,为了大秦,他必须继续前行,去揭开这背后隐藏的真相,哪怕前方荆棘密布,他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