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秦国的日益安定繁荣,秦王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文化节,展示秦国在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为百姓增添些欢乐喜庆的氛围。这一消息传开,整个秦国上下都热闹起来,百姓们纷纷准备节目,期待着这场盛会。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讨论文化节的声音,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嚷嚷着要去看表演,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商量着自家参与表演的节目该如何出彩。
秦轩作为文化推广的重要人物,自然也被委以重任,负责文化节的筹备和组织工作。他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要安排场地布置,一会儿又要审核节目内容。这日,他正和几个官员讨论舞台搭建的问题,突然被一阵争吵声打断。
原来是两个村子为了在文化节上谁先表演的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一个村子的代表拍着桌子说:“我们准备的节目可精彩了,是讲述秦国先辈英勇事迹的大戏,必须第一个上场,给大家开个好头!”另一个村子的代表也不甘示弱,跳起来喊道:“不行!我们的节目是集体舞,活力满满,适合开场热场,你们得往后排!”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差点就动起手来。其中一个人气得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指着对方的鼻子大骂;另一个则叉着腰,气得直跺脚。
秦轩赶紧上前劝架,费了好大劲才把两人拉开。他灵机一动,笑着说:“要不这样,你们两个村子的节目合并一下,先跳舞热场,再演大戏,这样既热闹又有内涵,岂不是两全其美?”两人听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这才握手言和,不过嘴里还嘟囔着:“要不是秦大人这个主意好,我可不会就这么算了。”
文化节终于开幕了,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舞台上,各种节目精彩纷呈,百姓们看得目不暇接,时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然而,就在一个杂技表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抛接重物时,不小心手滑,一个大坛子朝着台下观众飞去。观众们吓得惊声尖叫,四处躲避。有个小孩被人群挤倒在地,吓得哇哇大哭。秦轩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将坛子接住,避免了一场灾祸。他稳稳地站在原地,长舒一口气,把坛子轻轻放在地上。台下的百姓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秦大人好身手!”“不愧是秦国的大英雄!”大家纷纷赞叹道。
表演继续进行,后面又有个吟诗的节目。一个书生走上舞台,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自己的诗作。可他太紧张了,念着念着就忘词了,站在台上满脸通红,手足无措。他的手紧紧地攥着衣角,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焦急。台下的观众们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秦轩看着书生可怜,悄悄在台下给他提示。他一边用眼神示意书生别慌,一边小声说出诗句。书生得到提示后,总算顺利完成了朗诵。他走下舞台,红着脸向秦轩道谢:“秦大人,真是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今天可就出大丑了。”秦轩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紧张,以后多锻炼就好了。”
文化节结束后,虽然过程中状况百出,但总体来说非常成功。秦王对秦轩的工作十分满意,当众表扬了他。秦轩笑着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这场文化节,不仅让秦国百姓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也让大家看到了秦国的包容和活力,而那些有趣的小插曲,也成了百姓们日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讲述着文化节上那些好玩的事儿,笑声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