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密谈过后,两人决定采取更为隐晦且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计划。他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与七大家族周旋,也未过多施展权谋手段,而是将目标对准了清管局的经费。
自那以后,朝廷对清管局的拨款开始逐渐减少。起初,削减的幅度尚小,清管局众人虽有所察觉,但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朝廷财政紧张,暂时的举措。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经费削减的力度越来越大。清管局维持日常运作变得愈发艰难,原本充足的物资储备逐渐见底,巡查所需的装备器械因缺乏资金维护,开始频繁出现故障。
巡查组的成员们怨声载道,往日的高昂士气一落千丈。首领左木看着手下们日益低落的状态,心中焦虑万分,但又因家族命脉被胖身影掌控,不敢轻举妄动。
七大家族那边,果然如两人所料,对清管局经费减少一事并未过多干涉。他们秉持着一贯的明哲保身原则,只要自身利益未受直接损害,便不愿卷入这场风波。
但清管局的困境并未就此停止。由于经费短缺,清管局在京城治安维护上越发力不从心。街头巷尾的犯罪活动开始增多,一些不法势力察觉到清管局的疲软,愈发肆无忌惮。
百姓们的怨言也随之而起,对清管局的不满情绪在京城中蔓延开来。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纷纷指责清管局的无能。
看到时机逐渐成熟,胖身影和修长身影相视一笑。他们明白,民众的不满情绪就是他们下一步行动最好的助力。
“看来,是时候迈出下一步棋了。”胖身影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修长身影微微点头,神色沉稳:“嗯,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虽说七大家族目前没有动作,但我们还是要留意他们的动向。”
于是,两人开始着手准备公开弹劾清管局的奏章,罗列了清管局因经费不足导致的一系列失职行为,以及京城治安恶化的现状,打算在朝堂之上正式发难,彻底将清管局推向绝境,为新机构的诞生铺平道路。
在清管局那间狭小逼仄、堆满杂物且弥漫着陈旧气息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灯光昏黄黯淡,在斑驳的墙壁上投下影影绰绰的光影,更添几分沉闷。
方遂满脸都是烦躁与疲惫,胡茬肆意地爬满下巴,双眼布满血丝。他一把将桌上那半包皱巴巴、所剩无几的烟抓过来,动作急切又愤怒。抽出最后一根烟时,烟盒被揉得变了形。他“啪”地一声用那已经磨损得掉色的打火机点着,猛地吸了一大口,烟雾从他的口鼻中汹涌喷出,仿佛要借此驱散满心的郁闷。
“京城里那帮混蛋,怎么不给发钱了?我连烟都抽不着了!”方遂扯着嗓子怒吼,声音在这小小的办公室里回荡,带着难以抑制的怒气。
坐在对面那张破旧不堪、椅腿还晃晃悠悠的椅子上的老李,无奈地重重叹了口气。他停下手中正擦拭着那把破旧枪械的动作,这把枪跟随他多年,如今也因缺乏保养显得老旧。老李抬起头,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与此刻的无奈,苦笑道:“老方,你就别抱怨了,整个清管局都这样。上面经费批不下来,咱们能有什么办法?”
方遂狠狠地将烟头在桌上那堆满烟灰、脏兮兮的烟灰缸里按灭,站起身来,情绪激动得来回快速踱步,脚步踏在地面上发出“咚咚”的声响。“这不是办法啊!没经费,兄弟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工作还怎么开展?那些个上头的人,整天坐在豪华的府邸里,根本就不了解咱们下面的难处!咱们在这拼死拼活维护京城治安,他们倒好,说卡经费就卡经费!”方遂越说越气,声音都带上了一丝颤抖。
老李放下手中的枪,缓缓站起身,伸手揉了揉太阳穴,似乎这样能缓解一下头疼。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忧虑与愤懑,低声道:“听说上面有人在搞小动作,估计是想拿咱们清管局开刀,削减经费不过是第一步。”
“开刀?开什么刀?咱们清管局一直兢兢业业维护京城治安,没功劳也有苦劳吧?他们凭什么这么干?”方遂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可置信,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微微抽搐着。
“哼,谁知道呢。这京城的水太深了,指不定背后有什么利益纠葛。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哪管咱们的死活。”老李重新拿起枪,轻轻抚摸着枪身,动作中透着一丝无奈与不舍,仿佛在安抚一位一同历经风雨的老友。
“不行,我咽不下这口气!”方遂突然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被震得散落一地。“我去找上头问问,到底怎么回事!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给我个什么说法!”说着,他便大步朝门口走去,一副势要讨个公道的架势。
老李连忙快步上前拦住他,双手用力抓住方遂的肩膀,着急地劝道:“老方,你冷静点!你去了又能怎么样?说不定还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现在这局势,咱们得小心行事啊!”
方遂刚要冲出门,就见清管局首领藤木柴和一队队长田英年匆匆赶来,两人一左一右,稳稳地拦住了他的去路。
藤木柴面色凝重,平日里威严的脸上此刻多了几分无奈与疲惫。他抬手示意方遂稍安勿躁,沉声道:“老方,先别急着冲动,事情没那么简单。”
方遂急得额头青筋直冒,大声道:“不冲动?咱们都快没活路了,还怎么冷静!经费断了,兄弟们都人心惶惶,这工作还怎么干下去?我必须得去问个清楚!”
田英年走上前,拍了拍方遂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方局,我们理解你的心情,大家心里都窝着火。但现在这节骨眼儿上,贸然去找上头,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把事情闹得更糟。”
方遂愤怒地甩开田英年的手,吼道:“那你们说怎么办?就这么干等着,坐以待毙吗?”
藤木柴长叹一口气,拉着方遂回到屋内,示意大家都坐下。待众人落座后,他缓缓开口:“最近我一直在查经费的事儿,发现这里面牵扯的势力错综复杂。有人故意在背后推动削减我们清管局的经费,目的就是想搞垮我们。”
田英年接着说道:“而且,我得到消息,七大家族虽然表面上没动静,但暗地里似乎也在关注着这件事。现在的局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方遂眉头紧皱,咬着牙道:“难道我们就任由他们拿捏?清管局守护京城多年,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整垮!”
藤木柴目光坚定地看着方遂,说:“当然不能!但我们得从长计议。现在贸然行动,正中对方下怀。我们要先稳住兄弟们的情绪,然后收集证据,找到幕后黑手,再想办法反击。”
田英年也点头附和:“没错,方局。咱们先冷静下来,团结一心,总会有办法度过这个难关的。”
方遂沉默了许久,胸膛剧烈起伏着,努力压制着心中的怒火。最终,他缓缓吐出一口气,道:“行,我听你们的。但要是那帮混蛋继续欺人太甚,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藤木柴和田英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三人深知,接下来的路充满荆棘,但为了清管局,为了京城的安宁,他们必须携手并肩,在这黑暗的旋涡中寻得一线生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藤木柴暗中安排人手,四处收集关于经费削减背后的线索。田英年则负责稳定清管局内部的军心,每天穿梭在各个部门之间,鼓舞士气,让兄弟们保持警惕。
方遂也收起了往日的火爆脾气,协助藤木柴调查真相。他们发现,经费削减的指令竟然来自一个神秘的组织,这个组织与朝廷中的某些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个组织似乎在谋划着一个更大的阴谋,清管局只不过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随着调查的深入,危险也渐渐逼近。一天夜里,田英年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群神秘人的袭击。幸好他身手敏捷,加上提前有所防备,才勉强逃脱,但也受了不轻的伤。
三人围坐在一间密室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严肃且坚定的面庞。藤木柴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低沉却透着决然:“如今局势紧迫,我们收集的这些证据,若想真正发挥作用,非得面呈皇上不可。”
田英年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可皇宫守卫森严,我们如何才能见到皇上?贸然求见,恐怕还没靠近就被拦下了。”
方遂轻轻敲打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我倒是有个主意。听闻当今皇上年轻有为且心怀百姓,一直致力于整顿朝纲。咱们可以通过亲王殿下牵线搭桥,经他之手,或许有机会面圣。”
藤木柴点了点头,认可道:“亲王在朝中德高望重,与皇上关系也颇为亲近,这确实是个可行之法。只是……”他看向方遂,欲言又止。
方遂明白他的顾虑,摆了摆手道:“你是担心之前我和皇上闹的那点乌龙吧?放心,那次虽说出了点状况,但皇上宽宏大量,并未降罪于我,想来也不会因此事而拒绝我们这次求见。”
田英年微微颔首:“既然如此,那我们即刻着手准备。一方面整理好证据,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方面,尽快设法联系亲王殿下,说明我们的来意。”
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通过一位与亲王府有交情的幕僚牵线,获得了亲王的接见。
在亲王宽敞典雅的书房中,三人毕恭毕敬地站在亲王面前。藤木柴率先开口,言辞恳切地阐述了清管局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调查出的经费削减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
亲王神色凝重,认真倾听着,不时微微皱眉。待藤木柴说完,亲王缓缓开口:“此事关系重大,绝非小事。你们所收集的证据可确凿无误?”
方遂赶忙呈上整理好的证据卷宗,恭敬道:“殿下放心,这些证据皆是我们多方查证,绝无半点虚假。”
亲王接过卷宗,仔细翻阅着,脸色愈发阴沉。看完后,他将卷宗放在桌上,沉声道:“你们的来意本王已了解,此事本王会尽快安排,助你们面见皇上。只是,皇宫之中暗流涌动,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人心中一喜,连忙跪地谢恩:“多谢亲王殿下成全!”
几日后,在亲王的精心安排下,三人终于得到了面圣的机会。
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三人跪在殿下,心中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当今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年轻却不失威严,目光平和地看着下方的三人。
“平身吧,你们有何事要奏?”皇上的声音沉稳有力。
藤木柴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清管局的遭遇、经费削减背后的阴谋以及他们所掌握的证据一一详述。
皇上听完,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竟有这等事!这帮人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胡作非为,妄图扰乱朝纲!”
方遂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清管局上下一心,皆愿为陛下分忧,为京城百姓谋福祉。恳请陛下明察,严惩幕后黑手,恢复清管局的警费,让我们能够继续守护京城安宁。”
皇上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朕定会彻查此事,绝不姑息!你们为朝廷、为百姓尽心尽力,朕都看在眼里。清管局的经费问题,朕自会妥善处理。”
宫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起来。皇上微微皱眉,目光从藤木柴等人身上移开,看向那身着红衣、头发乱糟糟的司马相,以及站在一旁身形肥胖的前任皇上——自己的大伯。
司马相微微躬身,虽已八十多岁高龄,但声音依旧洪亮,只是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傲慢:“陛下,清管局多年来办事效率低下,在三大特殊局中实力最为薄弱。如今京城局势平稳,实无必要耗费大量钱财维持其庞大开支。只需给予些许经费,够他们日常基本开销便足够了。”
前任皇上紧接着附和道:“没错,陛下。清管局存在诸多弊端,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遣散清管局,一来可节省朝廷开支,二来也能让京城的管理更加高效有序。”
藤木柴心中一紧,正要出言反驳,却被方遂暗暗拉住。田英年则握紧了拳头,强忍着内心的愤怒。
皇上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他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司马爱卿,大伯,你们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清管局多年来为京城治安尽心尽力,亦有不少功劳。如今仅凭几句言语便要大幅削减其经费甚至遣散,似乎有些草率。”
司马相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皇上:“陛下,臣并非草率行事。如今朝廷财政吃紧,各方面都需用钱。清管局既无突出贡献,又耗费大量资源,实在没有保留的必要。”
前任皇上也在一旁帮腔:“陛下,莫要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方遂再也忍不住,向前踏出一步,拱手道:“陛下,请容臣等辩解几句。清管局一直以来恪尽职守,京城表面的平稳正是我等日夜巡查、辛苦维护的结果。至于所谓的‘办事效率低下’,实乃近期经费削减,导致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所致。若恢复经费,清管局定能重振雄风,更好地为陛下、为京城百姓效力。”
田英年也跟着说道:“陛下,清管局上下一心,皆愿肝脑涂地。还望陛下明鉴,不要轻信他人片面之词。”
司马相冷笑一声:“哼,你们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罢了。空口无凭,拿什么证明清管局还有存在的价值?”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皇上突然站起身来,目光扫视众人,语气坚定地说:“朕意已决。清管局的去留,不能仅凭几人之言而定。朕会派人详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在此期间,清管局的经费维持现状,不得随意削减。”
此言一出,藤木柴三人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司马相和前任皇上脸色则变得十分难看,但碍于皇上的威严,也只能躬身领命。
“退下吧。”皇上挥了挥手,结束了这场激烈的争论。
退朝之后,皇上并未懈怠,立即秘密安排了几位信得过且清正廉洁的大臣,对清管局的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
调查大臣们深入清管局各个部门,与基层人员交谈,查看过往案件记录,了解经费使用明细。他们发现,清管局在维护京城治安方面确实功绩卓着,多次成功破获重大案件,打击犯罪团伙,保障了京城百姓的安居乐业。而经费短缺后,许多工作被迫搁置,人员士气低落,但即便如此,清管局众人依旧坚守岗位,尽力履行职责。
与此同时,藤木柴、方遂和田英年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一边积极配合调查,提供各种详实资料;一边暗中留意司马相和前任皇上的动向,以防他们暗中使坏干扰调查。
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调查,大臣们将调查报告呈递给皇上。报告中明确指出清管局不仅不应被裁撤,反而应加大支持力度,以更好地维护京城稳定。
皇上仔细阅读完报告后,心中已然有了定论。在接下来的早朝上,皇上再次提及清管局一事。
司马相和前任皇上以为此事已被搁置,没想到皇上旧事重提,顿时面露不悦之色。
皇上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庄重,环视朝堂众人后,高声说道:“近日,朕命人对清管局进行了全面调查。事实证明,清管局多年来为京城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之前有人提议削减其经费甚至遣散,实乃不明真相之举。”
司马相眉头紧皱,想要出言反驳,却被皇上抬手制止。
皇上继续说道:“朕力排众议,决定恢复清管局的俸禄,并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希望清管局上下能够再接再厉,不负朕的信任,继续守护好京城的平安。”
藤木柴、方遂和田英年三人站在朝堂之下,听到皇上的决定,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感动与振奋。他们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朝堂上,一些明白事理的大臣纷纷附和,表示支持皇上的决定。而司马相和前任皇上虽心中不满,但面对皇上拿出的详实调查结果,也只能敢怒不敢言,默默低头。
退朝后,藤木柴三人走出皇宫,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
方遂兴奋地说:“这下好了,咱们清管局又有希望了!”
田英年笑着点头:“是啊,多亏了皇上明察秋毫。咱们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皇上的期望。”
藤木柴目光坚定地望着皇宫方向,沉声道:“没错,接下来的日子,咱们更要团结一心,把清管局的工作做好。不过,司马相和前任皇上那边,咱们还得继续提防着,他们肯定不会轻易罢休的。”
三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都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