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让我陪着舅父去吧。那些人,见不得您好,巴不得找点什么,往您身上泼脏水。”大丫沉声道。
陆弃娘想了想,“也对。我倒是没什么,不过真怕影响你爹,他毕竟是做官的。那这样,明日你陪着舅父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都回来告诉我。那五两银子,给他带着吧,那是他赚来的。”
她本来想把卖身契还给萧晏。
但是萧晏说,他这种朝廷重犯,发放为奴,是不能赎身的。
陆弃娘只能把他的卖身契,转给别人。
陆弃娘说,那还是她拿着吧。
“好。”
可是第二日,萧晏说什么也不要那五两银子。
“在这里打扰多日,已经添了很多麻烦,卖身银子,不能再让你出。”萧晏看着陆弃娘,脸上露出笑意,“弃娘,后会有期。”
他今日出了这道门,是没打算再回来的。
陆弃娘目送他离开,手里捏着五两银子,站在门口许久许久……
中午的时候,大丫回来了。
“怎么样?”陆弃娘问。
“刘兴听说舅父去投奔他,特别高兴,说他爹娘还留下个老宅子,在金马坊,让舅父先去住下。”
“那离我们家,也不算远,没有二里地吧。”陆弃娘问。
“很近,一会儿就走到了。我帮舅父洒扫好房间才回来,他让您放心。”
“没想到,刘兴是个好的。”陆弃娘道,“他安顿下来就好。大丫,等下午你看看,带着二丫三丫,把柴米油盐什么给他送一些去,被褥也送过去……”
她认真地盘算着都要哪些东西,才能让萧晏真正安顿下来。
“好。”
于是,大丫带着两个妹妹,找了隔壁铁柱帮忙推车,推了许多东西送了过去。
陆弃娘又搬回了自己的房间。
晚上,当阿黄习惯性地在炕前“汪汪”叫,等着上炕睡觉的时候,陆弃娘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笑骂道:“你以后可别再想上来了。”
张鹤遥不喜欢狗。
他嫌脏,嫌狗掉毛。
陆弃娘的肚子“咕噜噜”叫了起来。
晚上她没吃饭。
她很饿,但是她得忍住。
她跑去问胡神医,怎样才能尽快瘦下来。
胡神医没好气地道,少吃!
于是,她现在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饿得肚子里的五脏六腑像在打架。
不过她总是想着孙婆子说的,当年她让张鹤遥没面子的事情。
现在她懂事了。
她知道自己不足,总归要努力些,做得更好。
做不到不给他丢脸,那就争取少丢点脸。
现在陆弃娘每天都没办法出去找活干,因为从早到晚,家里几乎不断人。
各种邻居,还有八百年不曾来往的张鹤遥的同窗,现在都来看望了。
陆弃娘每天疲于应付,最后干脆一大早就锁了门,带着几个女儿出门。
“娘,咱们去胭脂铺子看看吧。”二丫提议道。
自知道张鹤遥要回来,她一天都没去上工,直接去把工作辞了。
但是她始终惦记着买胭脂的事情。
“不去。”陆弃娘道,“我要去买猪。”
“买猪?”二丫震惊地看着她,“娘,您怎么想的?我爹都当了大官,您还要养猪?”
“我闲的难受。”陆弃娘道,“这几日都被堵在家里,说着那些车轱辘话,我真的烦透了。我得找点活干。”
二丫:“您这不是天生劳碌命,有福不会享吗?回头要不要让我爹给您打个金锄头,在家里锄地?”
“金锄头锄地,还真不见的有我的铁锄头好用。”陆弃娘冷哼一声,又瞪了二丫一眼,“我承认,刚开始听里正说你爹当官了,我也没沉得住气,太嘚瑟了。但是——”
她话锋一转,语含警告,“你爹就算当了大官,肯定也是青天大老爷。不该拿的不会拿一分一毫。咱们家又没什么家底,以后还得踏踏实实过日子。我可不希望你爹将来因为没钱,被迫贪赃枉法,到时候再被人抓,被人砍头……”
那太可怕了。
二丫却嗤笑一声,“娘,要按照您这么说,谁还去当官?左右当不当官,家里都得干活,都得养猪。去当官,家里还少了劳动力呢!”
“那不是还有俸禄吗?”陆弃娘道,“但是京城东西这么贵,当官俸禄没多少。你又不是没在周府待过,家大业大成那样,私下二奶奶不还放贷才能维持吗?”
“再说了,当官想的是为老百姓干事,想的可不是发财,要不那成什么了?”
反正她想,缺钱她赚,要让张鹤遥两袖清风,做个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好官,清官,给老百姓做主。
“好名声又不能当饭吃。”二丫嘀咕道。
“好名声是不能当饭吃。但是做人还要有志气,光知道吃,和猪有什么区别?”陆弃娘义正辞严地道,“二丫,你别摆谱,咱们从前怎么过,以后还怎么过。”
一切等张鹤遥回来再说。
不能人还没回来,她们先飘到天上了。
所以该干什么干什么,若是误了时节,再想干点什么就难了,这一年都白糟蹋了。
二丫:“我真的不想养猪了……”
“不用你喂。你跟着你大姐学点针线活。我想着,做官家小姐,总归要出去见人,不能弄得灰头土脸,什么都不会。先学点针线,养养性子,以后等你们爹回来,看看能不能给你们请个先生,要读书,要读书……”
“知道了,娘。”二丫满脸不高兴。
大丫握着三丫的手跟在后面,一路上耐心地给妹妹讲解遇到的东西。
猪价到底没落下来,差不多得四百文一头。
陆弃娘咬咬牙,买了十二头。
若是之前,她不敢手里不留钱。
但是现在,张鹤遥要回来了,多少给了她一点底气。
先把猪都买了再说,家里收了不少东西,也够坚持几个月。
那些送钱的,她一概不收。
送东西的,她也掂量着,贵重的都没收,但是日常来往范围内的,她都收下,而且记了账。
她的小鸡,也孵出来了十四只,毛茸茸的很可爱。
陆弃娘把它们暂时养在屋里,因为外面太冷。
她警告阿黄不要动它们,一边喂小鸡一边遗憾:“可惜到清明节还长不大,回头你们爹回来,我还得出去买鸡。他最喜欢我熬的鸡汤了……”
深夜,千里之外,张鹤遥从丫鬟手里接过一盏鸡汤,摆手示意丫鬟退下。
他掀开帘子,脚步轻轻地走进房间。
帘子被掀开,冷风趁虚而入。
歪在榻上的娇艳女子歪头看着他笑,“遥郎,你回来了,我等你等得都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