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士兵不能接受平民的物品,但在当前的情况下,那名士兵别无选择,只能收下姚冉的礼物。
现在酷热难耐,如果没有足够的饮水,几乎无法工作。
把水和香甜的绿豆汤交给那名士兵后,姚冉回到了公寓楼。
在上楼之前,她再提醒权奶奶和权爷爷尽量不要外出。
居民们看到她离开,都松了一口气。
和那个 “女魔头” 待在同一个地方,都会让人神经紧绷,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发疯杀人。
回到公寓后,姚冉坐在阳台上,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看着下面的工人干活。
工人们首先在远离排水沟和建筑物的地方选了一块平,然后,专家确定了水源的位置,架起了钻井设备,让工人们开始挖土。
钻机由柴油发动机驱动,工作时的声响很大。
很快,表层土被挖掉,往井水坑里加入了水,以便让钻机更有效地转动。
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找到水源非常困难。
工人们挖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准确的水源位置,不得不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直到第三天,一名工人突然从井洞里大喊起来。
他兴奋的声音从井洞里传出来,清晰可闻:“找到了!这里有水源!”
他的话在周围回荡,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本以为又要白干一天,找不到水了,然而就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那名工人感觉到有水浸湿了他的脚。
工人们立刻加快了钻井速度。
片刻后,居民们看到第一桶水从井里提了上来,兴奋地欢呼起来。
“水出来了!我们终于有水了!”
“谢天谢地!现在我们不用担心渴死了。”
“谢谢你们给了我们活下去的机会!”
水确实从井里涌了出来,这口井深达一千多米,是打井工人打过的最深的井。
找到水源后,工人们继续挖掘,以打通泉眼。
以前,只需要挖到四百米深就能找到水,但现在得挖到一千多米,而且水质也不如以前。
工人们又挖了五个小时才停下来。
离开之前,政府工作人员提醒居民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因为这些水来之不易。
士兵和打井队离开后,巡逻的士兵接管了这口井。
当巡逻的士兵们清理井周围的泥土时,队长通过扩音器宣布:
“我们今晚开始分水。每人每天可以领到半桶水,先到先得。如果你来晚了,井水已经分完了,那就只能明天再来。”
听到这话,居民们赶紧回家准备水桶。
离天黑还有十二个小时,但居民们已经拿着空水桶在楼下等着了。
既然小区有了水源,军方就停止了向该区域的幸存者分发水。
因为灵苑小区这口井是附近唯一的水源,很多其他小区的幸存者都来这儿取水。
为了防止小区居民和这些外来者发生冲突,军方加强了安保,派人看守这口井,还加强了对灵苑小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监控。
又过了几天,井水的水质一天比一天差。
姚冉没有亲自去打水,但她和龙宇在夜间散步时听到了居民们的交谈。
“唉,这水质越来越差了。昨天水还挺清澈的,今天就变得非常浑浊了。看来这口井要干涸了!” 一名中年妇女经过小区大门时说道。
另一位居民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要是这口井干涸了,就又要缺水了,那可怎么办啊?”
姚冉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注意到士兵们已经把每人的供水量从半桶减少到了只有两升。
一些居民提出了抗议,但一名士兵平静地回答道:“不想要就走开。”
抗议的居民被士兵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乖乖排队。
一周后,这口井终于干涸了。
居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只能提着空水桶,茫然地回家。
唯一的好消息是,气温逐渐降了下来,最终稳定在 70 摄氏度。
尽管气温在慢慢下降,但君城的大火仍在肆虐,四处蔓延,导致附近的温度急剧上升。
由于高温,各地频繁发生自燃现象。
离灵苑小区不远处的高楼被浓烟笼罩,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呛人的烧焦味。
君城外工厂里的化学熔炉发生爆炸,黑烟滚滚升上天空,天空又变回了阴沉的灰色。
姚冉站在阳台上,看着君城好几个地方都燃起了大火。
她喝了一口冰西瓜汁,微微皱了皱眉头:“要是大火继续蔓延,我就得离开这个地方了。”
她正想着,一架直升机飞过灵苑小区上空。
姚冉抬头望去,看到直升机上挂着一个大扩音器,反复播放着同一条公告。
“注意,幸存者们!注意,幸存者们!注意,幸存者们!”
“在君城东南两百公里处,已经建立了一个官方幸存者基地。该基地由军方人员驻守并提供保护,可容纳两百万人。请所有幸存者尽快前往君城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