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婆不肯把钱交出来,吴校长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
他直接来到了教育局,说明了全部情况,
“那钱是我老婆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收的,我知道自己也有责任,我想退回钱,但是她却不肯给我。”
鉴于吴校长是主动坦白交代了错误,上级只是给他了一个记大过的处分。
而他的老婆因为拒不肯退回受贿款项被警察带走了,随后吴校长又向法院提起了离婚。
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原配老婆和孩子重新接了回来。
他老婆原本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离婚以后一直独自带着孩子生活。
对于丈夫的背叛她很是伤心,不过吴校长又是赔礼道歉,又是下跪,她一时心软便跟着回家了。
这时候的吴校长也想明白了,还是原配靠得住。
那是自己孩子的妈,已经是家人了。
陈大明后来知道这些事儿以后感到很高兴,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挽救了一个家庭。
等他再回到2025年的时候,得知吴校长在那之后,就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一心都扑在了学校的教育工作上,后来也升迁当了教委干部。
很多时候一念之差就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晚饭的时候,丁慧芳抱怨陈建国最近几乎天天不在家吃饭,每天都是喝了酒回来的。
陈建国解释说道,“那些工友们挨个拉着我去他们家里喝酒,都是为了之前给他们钱的事情表示感谢,我也不好回绝。”
丁慧芳说道,“他们一个个都不宽裕,再让他们花钱买酒招待你合适吗?”
陈建国说道,“其实他们顶多是炒两个鸡蛋来盘花生米,每次去我也不空着手,都会买点猪头肉或者买只烧鸡什么的。”
“他们有很多好久都没吃过这些东西了,其实买了以后我自己都一口没动,都给他们吃了。“
丁慧芳说道,”不是我心疼钱,不过现在要你这么个花法的话,家里的钱很快就花光了。”
陈大明在一旁看父母说话有点不高兴了,急忙说道,
“不用担心的,老爸就是这么花,一个月也花不了几百块钱。再者说了,人家好意表示感谢,不去也不好。”
“对了爸,现在内蒙那边黄芪已经可以收了,不用等到10月份,早点去给高点价格,他们8月份就能提前收。“
丁慧芳有点不放心,“要不咱们先少拿点钱试试,你确定要把家底一次都投进去?”
陈大明说道,“放心吧,拿回来就有人收的。”
陈建国现在对儿子的话是十分信任的,“你要是真的这么有把握的话,我就叫上那些工友们一起干。”
对此陈大明是有信心的,就算中间出了什么差错,那点钱他也赔得起。
周围的那些工友们听说,是陈大明说的去倒腾黄芪能挣钱,便挨家挨户凑钱要入一股。
那些工友们凑了1万多块钱,
陈建国也不敢太贸然,他每家最多只敢要200。他也知道这东西就算是没像儿子说的涨那么多,顶多原价卖出去,亏不了多少钱的。
现在这些工友们都知道,老陈家的小子虽然年龄不大才15岁,但是特有本事五行八卦都懂。
有些工友想找陈大明来算命,都被陈建国给推脱了,他知道儿子那根本就不是会算命。
于海英也已经从学校离职了,正在办理去公安局上班的事儿。
在那时候,这种真正的好工作都是不对外流通的。
领导干部们的子女直系亲属,私下里也就分了。去公家办事儿,随便哪个工作人员那都是有着雄厚的背景。
工作态度不好,给群众摆脸子,办事拖拉是当时非常普遍的现象。
简单的说,即便是正常的手续,办个户籍身份证之类的不拿钱,不给人家好处就慢慢等着去吧。
干什么事儿都得找熟人,这是当年东北的特色,个别的地方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了,认为所有的地方应该都是这样。等离开这里去了其他地方,当办一件事没有被吃拿卡要的时候,反而吓了一跳,觉得不正常了。
工作的事情由于海英的父母帮着代办就可以了,她压根就不用操心。 学校的代课老师还没找到,她暂时帮几天忙去代课。
她已经把藏着钱的那栋老房子旁边的一个独院租了下来,一年租金只要100多块就可以了。
陈大明让她先付了5年的租金,然后雇了两个泥瓦匠把那房子里外都拾掇了一遍。
隔壁就是于海英家的老房子,他们放钱的地方。原本两家隔着一道木栅栏,现在特意打开了一个门儿,可以随时去老房子那边了。
现在那里的现金还有240多万。
这些钱已经从袋子里拿出来,陈大明找了几个木箱子把钱装在了箱子里,然后堆在杂物底下。
一段时间以来他们都有些担心这钱会被人发现,因为这房子从外面就能跳进来,他们担心有小孩进来捣乱偷东西。
这次陈大明顺便让干活的把地窖又挖深了一米,之后又浇上水泥。
然后把装钱的箱子放进去,顶上再盖上土。然后又把很多杂物塞了进去,这样就保险多了。
不过下次再用钱的时候就比较费劲了,他们在外面留了10万块钱。
在90年代这么多的钱根本就没地方花,这时候的人们对住房也没什么讲究满县城也没什么好房子,除了那些吃公家饭的家属楼会强一些,但是那些房子有钱也买不到。
最多也就是买彩电冰箱那几样家用电器,大街上的衣服种类就那么几种。
拿着钱都没地方去玩儿,除了录像厅,台球厅还有游戏厅,就没啥娱乐的场所了。
于海英也就最开始的时候很兴奋的拿着钱到处去购物买衣服,买几次也就厌烦,不再去逛街了。
这俩人现在也就是吃的不错,每天中午基本上都出去下馆子。这时候的饭店经济实惠,味道还好。
锅包肉,酱大骨,血肠酸菜,汆白肉,地三鲜,砂锅豆腐等等,这时候饭店的菜味道还是相当祖宗的。
等到老陈的年代,基本上很多都失传了,再吃也没有以前的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