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针灸完毕,你们看,这位姑娘的脸色都红润了不少,那么接下来按照诊疗方案,将是开药方的时候,为了避免封号,至于药方大家就别看了。”
顾绍文自然还在直播间,他在想,如果是自己会在哪个经方上加减呢?
于是,他学机灵了,便先刷了一个穿云箭,然后立刻打字:“我想知道汤药的部分药方!”
“感谢文草一心的穿云箭,既然老铁问了,那我问问神医。”
“神医,这汤药的方子我可以看一部分吗?”
许临安对“神医”这个称呼很无语,但也知道这是王建国直播的噱头,为了赚钱,他也就忍了。
听到王建国问话,他并没有让王建国拍摄,而是回答道:“这姑娘是气滞血瘀,加气血双亏,我便以血府逐瘀汤的基础上做加减。”
“多谢神医解惑!”
王建国立刻对着麦克风道:“文草一心老铁,听到了没有呢?”
顾绍文微微点头,跟自己的想法一样,但他实在很想知道该如何加减,毕竟如何加减才是考验一个中医真实水平的。
但很显然这个主播是不可能告诉他的,而且平台似乎也不允许。
当药方开好后,许临安对刘刚和孙远道:“我这里的药材不足,我给你们开一个方子,你们去大药房抓药,如果药房没有,千万不要代替任何一种药材,这一副的价格在四十块左右,一个月后带来我给你再调方子。”
“多谢大夫。”
“多谢大夫。”
刘刚和孙远都感激地鞠躬,随后便离去。
接下来看病的,大都是一些腰痛腿痛或是感冒的老头老太太,并没有多少看点。
但直播间人数稳定在了三千人左右,这些大部分都是忠实粉丝,还有一些就是有病痛折磨的穷人。
而像顾绍文这样的就很少了。
当然顾绍文今日要去参加义诊,所以并没有看多久。
他只是对蒙面神医很好奇,可以看出那蒙面神医还是有点东西,若能招至麾下,那他的中医药集团就如虎添翼了。
许临安自然不知道顾绍文会在直播间,此时的他一边给老头老太太扎针,一边给何静秋解释起来。
因为何静秋想学针灸,他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想到往后他还要修炼,那么赚钱的事情就只能让其他人做了。
这何静秋很明显是一个聪明人,要是培养一下,成为中医徒弟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而王建国也是适时地对直播间说道:“家人们,神医正在为我们的美女学徒传授针灸之法,你们看到了可千万不能自行施针,一旦扎错了,轻则痛苦,重则瘫痪在床,本直播间旨在传播中医文化,没有寻医问诊,也不会推荐任何药品等等,在此本主播做出慎重声明。”
而直播间也是回复起来。
“主播你多虑了!”
“主播瞎操心,谁敢往自己身上扎啊!”
“就是就是,要是瘫痪了怎么办?”
“……”
特别是当有人看到一个感冒的老太太才开了三副药,只收四十五块钱的时候,那人直接破防地打字道:“四十五块钱能治好流行感冒?”
很多人也是回过神来,一个个问了起来。
毕竟一旦得了感冒,要么自己扛,要么去医院,抽血化验都要六十块,再开个药,至少得三百左右。
这四十五块钱能解决?
但王建国的回答是:“各位老铁,若想知道疗效,还请在感冒后来临海城……药材铺问诊,神医资质齐全,医术高明,只要你相信,三副药,四十五块钱,治好您的感冒。”
一波广告之后,王建国把手机固定后,便休息起来。
许临安也不理会,直播的事情是王建国负责,根据协议,他不会插手。
而随着这些日子老头老太太们的传播,附近几个镇子的人也都知道了他这个医生的存在。
导致今天的人有点多。
还好有何静秋帮忙,不然就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此时的他才明白,当年爷爷不过只会看个感冒也会有很多人来这里看病。
真的是穷人还是太多了,舍不得去医院,只能来这种小诊所。
或许他选择这一行是正确的,治病救人,悬壶济世,这才是他应该做的。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许临安规定了看诊时间,时间一到,不管有多少人,他都会停止看诊。
尽管这有些不近人情,但他深知一旦他的身体垮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他还要修炼,不管能不能修炼成功。
随着看诊结束,直播也就停止了。
王建国看了看今日的收益,笑道:“还行,十个穿云箭,五千块钱,其他小礼物一千块,扣税百分之二十后跟平台五五分成,还剩下两千四百块,咱们是每月结算一次,所以这收入就先记账。”
听到两千四这个数字,许临安嘴角抽了下,除了刘刚孙远那三株何首乌外,今天看诊一天的收入才两千块钱,而且还有药材成本一千,去除何静秋的工资和生活成本,他也只能收入不到一千。
再看直播收入,那可没多少成本在里面,更不要说还要剪辑成视频的流量收入。
如此一算,许临安觉得,看来他真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不过好在不算太晚,有他的内容作为驱动,这一天下来的收入也算可以了。
远比自己单纯的看诊赚得多。
当王建国走后,肖琼派人送来了十年份以上的灵芝和何首乌。
检查了药材后,许临安十分满意,两种药材最差的都是二十年份的,最好的都要五十年份。
五十年份的灵芝和何首乌各一株,价值百万以上。
想来那肖琼是豁出去了。
也对,签了对赌协议,若是还不大气一点,就显得太没排面了。
许临安收了药材,随后便与何静秋在外面餐馆吃了便饭后,便丢给何静秋一本针灸穴位指南。
“你先看这本书,最好能背下来,既然想学,那就好好学,我看好你!”
“那我什么时候拜师?”
何静秋问。
“拜师?”
说真的,许临安并没有准备好收徒,毕竟收徒可是一件大事,就比如他的恩师李海厦老师,当初收他为徒时,也是考察了两年的时间,毕竟收徒意味着要传承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