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旭微微一笑,说道:”既然琏二哥如此盛情,小弟岂敢推辞?“
他略一沉吟,便朗声吟道:
“笙箫迭奏迎玉驾,十里红妆映彩霞。
宝扇迎风开锦绣,珠帘半卷透幽香。
良辰吉日结秦晋,鸾凤和鸣谐好音。
但愿此情长似水,天长地久永相依。”
这首诗虽然算不上佳作,但也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毛病。
围观众人纷纷叫好,贾琏却撇撇嘴,“这诗倒是中规中矩,没什么新意。
第二题,新娘子闺名黛玉,新郎官可知‘黛’字的由来?”
苏旭早有准备,答道:“黛,女子用以画眉。林妹妹眉如远山含黛,故名黛玉。”
贾琏挑了挑眉,嘴角噙着一丝戏谑的笑意,慢悠悠地说道:“恭喜新郎官,前两题都答得不错,算你过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提高了声音,说道:“接下来是第三题,也是最后一题,也是最难的一道。”
他故意拉长了声音,吊足了众人的胃口,然后才说道:“请新郎官现场作画一幅,画中需包含新娘子的名字,且要寓意美好,令人一眼便知是为新娘子所作。”
苏旭心中暗道,贾琏果然刁钻,这最后一题,摆明了是要看他笑话。
他估计贾琏已经暗中调查过自己并不善丹青,所以才会出这样一道题,只不过他却漏算了自己乃是穿越人士。
众人屏息凝神,只见苏旭笔走龙蛇,不多时,一幅水墨丹青便跃然纸上。
画中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叶青翠欲滴,微风拂过,竹影婆娑。
竹林深处,一株亭亭玉立的兰花,花瓣洁白如玉。
兰花旁,两只蝴蝶翩翩起舞,寓意着爱情的美好。
众人仔细一看,才发现竹林的形状巧妙地构成了一个“黛”字,而兰花的姿态则像极了“玉”字。
整幅画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令人拍案叫绝。
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整个房间都充满了对这幅画的赞美之词。
其实,苏旭并不擅长绘画,穿越到古代后,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科举考试上,每日埋首于八股文章之中,对于绘画一道,几乎从未涉猎。
这幅画之所以能如此惊艳,完全是因为它借鉴了现代艺术字的技法。
苏旭穿越前,曾因生活所迫,大学时候在街头摆摊,写艺术字为生,因此对于这种形式的绘画,可谓是轻车熟路。
而这种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对于古代人来说,自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新奇得紧。
绕过贾琏设置的重重关卡,苏旭总算是成功迎娶到林黛玉出门。
浩浩荡荡的一百三十六抬嫁妆,一眼望不到头,真真是十里红妆,延绵不绝,引来无数百姓围观赞叹。
这表面上的风光无限,却掩盖不了苏旭内心的复杂情绪。
苏旭看着眼前想起之前和林如海的对话,当时他小心翼翼地建议:“岳父大人,您的身体要紧,这婚事一切从简就好,不必如此铺张。”
林如海当时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却语气坚定:“旭儿,黛玉是我唯一的女儿,她的婚礼,必须风风光光,十里红妆!我林如海的女儿,不能受委屈!”
苏旭当时还想再劝,却被林如海打断:“旭儿,我知道你孝顺,担心我的身体。但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你一定要满足我。”
苏旭无奈,只得答应。
如今看着这热闹的场面,苏旭为自己当初的承诺感到一丝不安。
他曾经信誓旦旦地对黛玉说,这只是一场假婚,是为了哄骗林如海安心养病的权宜之计。
可如今这十里红妆,这宾客满堂,这昭告天下的婚礼,又该如何收场?
只能说他实在太低估一个老父亲的拳拳爱女之心了。
现在唯一的安慰就是黛玉当时也并没有信自己能做到假结婚,只是因为不想父亲加重病情,就答应了这个婚事。
花轿落地,苏旭亲自搀扶着黛玉下了轿,一路行至喜堂。
贾琏也随着送亲队伍来到了苏府,他心中暗自盘算着,苏旭的父母都不在京城,这拜堂可如何是好?
他等着看苏旭的笑话。
迎亲的队伍里也开始窃窃私语,
“这新郎的父母都不在,这拜高堂该如何进行?”,
“是啊,这可是坏了规矩了。”
“莫不是要直接拜天地?”
众人议论纷纷,好奇地等着看苏旭如何应对。
只见苏旭不慌不忙,走到一位老者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学生苏旭,恳请恩师山子野先生代为受礼。”
山子野捋了捋胡须,缓缓起身,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了堂上正位坐下。
宾客们这才注意到这位老者,纷纷打听,
“这位山子野先生是何许人也?”有人答道:“听说是一位隐士高人,精通营造之术,曾设计过不少巧夺天工的建筑。”
也有人说:“我听说他曾经是前朝的官员,后来辞官归隐了。”
一时间,众人对山子野的身份议论纷纷,都对这位神秘的先生充满了好奇。
贾琏听到苏旭称呼山子野为恩师,不禁嗤笑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
“哟,苏公子,您可真是恩师满天下啊!
林姑夫是你的恩师,这位山子野先生也是你的恩师,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见人就拜师呢!”
他故意提高了音量,好让周围的人都听到他的讥讽,“怎么,莫非这满朝文武,过半都是你的恩师不成?”
苏旭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却并未理会贾琏的讥讽。
他深知今日是自己的大喜之日,不宜与人争执,
更何况贾琏的这番话分明是故意挑衅。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悦,转而继续进行拜堂仪式。
山子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待苏旭拜完后,才缓缓开口道:
“诸位有所不知,林公是苏旭的学业恩师,而老夫则是他营造之术的老师。
苏旭这孩子,天资聪颖,于各种学问都极为有天赋。
林公和老夫都爱惜他的才华,这才先后收他为徒,实乃爱才之心,并无其他。”
贾琏这时才仔细端详山子野,也是一愣,心中暗道:“这不是当今圣上的堂叔叔,明德公水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