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雪雁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哭喊道:“姑娘,不好了,紫鹃姐姐……紫鹃姐姐她投河了!”
黛玉闻言,只觉得一股气血直冲头顶,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
胸口一阵窒闷,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着她的心脏,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紧紧地抓住窗棂,指尖泛白,嘴唇颤抖着,半晌才吐出一句话:“快…快去救她!”
翠柳闻讯赶来,见黛玉脸色惨白,摇摇欲坠,连忙上前搀扶:
“姑娘,紫鹃已经救上来了!您先别着急,奴婢这就给您更衣。”
黛玉此时已经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双眼,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翠柳一边为她更衣,一边柔声安慰:“姑娘放心,紫鹃姐姐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翠柳扶着黛玉来到紫鹃的房间,只见她脸色苍白,双目紧闭,气息微弱地躺在床上。
黛玉见状,更是心如刀绞,泪如雨下。
好在苏旭早有准备,府里常驻一位郎中。
黛玉起初还觉得他小题大做,有些浪费,毕竟寻常人家都是有病才延医问诊。
苏旭当时笑着解释说:“这叫未雨绸缪,万一府里有人突然病了,也好及时救治。”
黛玉当时还打趣他:“哪有像你这样养家丁一样的养郎中的?再说,能做咱们一家专属郎中的,医术未必高明。”
苏旭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如今看来,苏旭的“未雨绸缪”倒是派上了用场。
这位郎中医术虽然一般,但针灸功夫却十分了得。
他为紫鹃施针后不久,紫鹃便悠悠转醒。
黛玉吩咐下人:“少爷没几日就要会试,此事不得惊动少爷,我自会处理。还有,不许任何人议论此事,若有违抗,一律杖责十板!”
这是黛玉嫁入苏府以来第一次下令责罚下人,语气之严厉,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纷纷点头称是。
紫鹃醒来后,眼神迷离,似乎不认得眼前的人。
她神情恍惚,口中喃喃道:“我要走……我不能留在这里……我会害了姑娘……”
紫鹃并非贾府的家生奴才,而是赖大从外面和晴雯一起买回来的,无亲无故。
她为何执意要走?
黛玉心中疑惑,隐约觉得此事与昨日贾宝玉的那封信有关。
若是往常,这样的事情她定会告诉苏旭,让他来处理。
苏旭心思缜密,总能将事情处理得妥妥帖帖,让她省心不少。
可如今苏旭即将参加会试,正是关键时刻,她实在不忍心用这些琐事去打扰他。
况且,此事牵扯到贾府,又关系到宝玉对自己的那份心思,她担心苏旭知道后会责怪紫鹃,甚至将她赶走。
毕竟,紫鹃帮着宝玉送信,这事传出去实在不成体统。
在别的府里,丫鬟替外男送信给主子,这可是大忌。
黛玉担心苏旭会因此事多想,误以为自己与宝玉之间有什么私情。
虽然当初成亲时,苏旭说是假结婚,但如今两人朝夕相处,早已情愫暗生,和寻常夫妻无甚差别,只是……只是还未真正圆房罢了。
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先将紫鹃的事情处理好。
于是,她吩咐苏礼去请城里最好的郎中来给紫鹃诊治。
郎中来后,为紫鹃开了些安神的药,只说是心病还须心药医。
黛玉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紫鹃的病情让她忧心忡忡,郎中的话在她耳边回响——心病还需心药医,可这心药究竟是什么?
她毫无头绪,思绪如麻,直到窗外天色渐亮。
翌日清晨,黛玉强打起精神,梳洗打扮。
今天苏旭终于结束了在假山书房的闭关,因为他后天就要参加会试了。
苏旭从书房出来,精神奕奕,这几天他全身心都扑在文章上,感觉状态不错。
看到黛玉略显憔悴,他关切地问道:“黛玉妹妹,你脸色不太好,可是没休息好?”
黛玉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许是昨夜有些着凉,不妨事的。倒是你,这几日辛苦了,感觉准备得如何?”
苏旭自信满满:“还不错,我觉得这次会试应该能有个还行的结果吧。”
黛玉柔声说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预祝你金榜题名。”
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考试用品,满满当当一包袱,里面有替换的衣物、薄被、笔墨纸砚,以及一些餐食、糕点和茶水,都是苏旭爱吃的。
苏旭接过包袱,心中一暖:“娘子真是贤惠,我真是太有福气了。”
“快别贫嘴了,”黛玉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可别落下什么。”
“放心吧,都齐全了。”苏旭笑着说道。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凉意。
今日便是会试之日,苏旭早早起身,整理衣冠,准备前往贡院。
黛玉也已梳洗完毕,带着雪雁和苏礼,一同送苏旭到府门口。
因是会试,考生大多是外地的,送考的家眷通常不会太多。
而苏旭也自觉不是什么大家公子,排场也无需过于隆重,因此只带了两三个随从。
一行人到达贡院门口后,按照规矩,黛玉和丫鬟小厮们不能再往前走,只能在门口等候。
苏旭随着人流缓缓进入贡院,临进门前,苏旭回头大声叮嘱苏礼:“好好照顾你们少奶奶,别让她累着。”
苏礼点头称是。
送走苏旭后,黛玉一行人在贡院门口站了一会儿。
黛玉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苏旭能够高中,口中念念有词:“菩萨保佑,佛祖保佑,保佑苏郎高中。”
其实苏旭现在才19岁的年纪,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就算这时候考不上进士也是正常的。
毕竟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者寥寥无几,多少学子皓首穷经,却依旧名落孙山。
自己的父亲林如海是三十多岁中的探花,在高中的前三甲中都算年轻的。
多少人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如此荣耀,苏旭如此年轻,即便这次不中,下次也定能高中。
但是黛玉知道苏旭对此次考试势在必得,他下的功夫自己都看在眼里,就为了今朝一搏,心下也是为他揪着心,不知他能否得偿所愿,蟾宫折桂。
黛玉正欲转身离去,忽而听见有人在后面叫住她,“林妹妹,怎么这么巧,你也来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