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苏府内却是一片宁静祥和。
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下人前来通报,说是山子野国公爷到访。
苏旭连忙出门迎接。
“老师,您怎么又挑这个时候来?”苏旭笑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山子野捋了捋胡须,笑道:“为师夜观天象,掐指一算,今夜你府上必有喜事,特来沾沾喜气。”
苏旭侧身让山子野进屋,一边说道:“老师,您就别拿学生寻开心了。您每次都挑晚上来,害得学生睡眠不足。”
山子野哈哈一笑,在椅子上坐下,说道:“为师这不是喜欢睡懒觉嘛,白天容易错过好梦。再说,今日之事,我也是刚刚才得知。”
“今日之事?”苏旭故作疑惑,“学生愚钝,不知老师指的是何事?”
山子野故作严肃,说道:“说的当然是元妃娘娘收回懿旨一事!你与我约定五日之期,如今才第三天,看你这么轻松,想是对这件事胸有成竹了?”
苏旭微微一笑,说道:“学生没有十成把握,亦有九成。再不济还有您这个国公爷给我兜底,我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山子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你这小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每次都兵行险着,让人看着揪心,却又偏偏每次都能成功。我今日来,就是告诉你,宫里传来消息,元妃娘娘真的收回了懿旨,而且据说……”
山子野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苏旭的反应。
苏旭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山子野接着说道:“据说她为了收回懿旨,低声下气地去求徐贵妃,各种委曲求全,面子里子都丢尽了。如今宫里都传遍了,说是元妃失了圣心,这才不得不低头。”
苏旭听罢,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没想到我还多算了两日,早知道就和老师您说三日之期了,如此更能显出我的厉害。”
山子野瞪了他一眼:“你小子,少在这里得意忘形!快说,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师好奇得很!”
苏旭故作神秘地笑了笑,缓缓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略施小计罢了。“
随即苏旭把知道贾宝玉和琪官以及忠顺王的牵扯给山子野说了一遍,随后说道:
“那忠顺王爷一直派人四处寻找琪官的下落,我恰巧知道琪官的去处,便顺水推舟,帮了忠顺王爷一把。”
山子野捋着胡须,饶有兴致地问道:“那你是如何得知琪官下落的?”
苏旭神秘一笑:“机缘巧合,我恰好知道琪官的去处,也知道忠顺王爷正在寻人,便想着,不如顺水推舟,帮王爷一把。”
“哦?你是如何帮的?”山子野追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苏旭轻描淡写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将琪官所住客栈的地址透露给了王爷的人,让他们自己去找。”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一丝狡黠,“不过,我‘不小心’地将琪官的包袱也一并放在了客栈,这样官兵更容易搜到。”
山子野疑惑地问道:“包袱里有什么?”
苏旭故作轻松地回答:“一些琪官的私人物品,比如书信、汗巾之类的。”
山子野顿时恍然大悟,捋着胡须哈哈大笑:
“你小子,真是鬼机灵!
原来你是把宝玉和琪官来往的证据交给了忠顺王爷。
那忠顺王爷有了真凭实据,又素来与贾府不对付,岂能咽的下这口气,他必然要去皇上那闹。难怪元妃娘娘会收回懿旨。”
苏旭笑着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毕竟没有实际证据,也不好闹大。”
山子野沉吟片刻,又说道:“你这计策虽妙,却有一个漏洞。那就是琪官必须不能被忠顺王爷找到,若是找到了,王爷就不会去找皇上出面了。”
苏旭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提前一步将琪官迷倒,送到了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藏了起来。”
山子野疑惑地问道:“只是藏起来?”
苏旭知道山子野的言下之意,在这个时代,一个戏子的性命如同草芥,最好的办法是将琪官处理掉,永绝后患。
但他来自现代,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尊重让他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
苏旭坦然承认道:“是的,我只是将他藏了起来。”
山子野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旭儿啊,我知道这是你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爱兵行险着,但又从不愿伤及无辜。只是不知,你以后是否要为你这种原则付出代价。”
苏旭洒脱一笑:“我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还这样,也不想在老师这里标榜什么。起码这一刻,我能力上能做到的,我还会这样,不过多费点心力罢了。”
山子野大笑,捋了捋胡须,赞赏道:
“好好好,老夫当初收你做关门弟子,就是看上了你的与众不同!这世道,聪明人多的是,可像你这般,既有玲珑心肝,又存一分善念的,却是少之又少。也罢,今日便与你推杯换盏,不醉不归!”
送走山子野后的第二日清晨,苏旭起了个大早,穿衣的同时,思绪也弥漫开来。
他回想起近日的纷扰,贾府的危机总算尘埃落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而眼下,唯一让他牵挂的,便是与黛玉之间尚未消融的冷战。
他叹了口气,暗自思忖该如何打破这僵局。
正琢磨着,苏礼前来禀报,说是几位姑苏同窗又来下帖子邀他去京城着名的会宾楼一聚。
苏旭欣然应允,直到傍晚时分,黛玉独自一人坐在窗边抚琴,琴声低回婉转,却透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雪雁在一旁侍候着,见黛玉午膳未用多少,便劝道:“姑娘,用晚膳吧,您中午就用了点粥,如何使得?”
黛玉轻轻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我吃不下。”
雪雁见状,又说道:“姑娘,我这里有几个新鲜小菜,是姑爷特意从会宾楼给您点的,您看看合不合意?”
黛玉一听是苏旭送来的,心中更加烦闷,赌气般地别过头去,说道:“不想看。”
雪雁笑嘻嘻地说:“姑娘,这会宾楼可不得了,是京城里最有名的酒楼,专门接待进京赶考的举子老爷们。”
她顿了顿,又神秘兮兮地说道:
“听说啊,这会宾楼的菜肴有灵气,吃了就能高中,特别吉利!好多举子老爷们都来这儿沾沾喜气呢!姑娘您若是不吃,岂不是把好运气往外推?”
黛玉虽心中不悦,但听到“不吉利”三个字,还是有些在意,毕竟明日就是放榜日。
她心中当然还是希望苏旭能够高中,于是勉强拿起筷子,每样都夹了一些。
这几道菜肴味道中规中矩,并非黛玉喜欢的口味,但冲着这好意头,她还是坚持吃了一些。
黛玉正默默地品尝着菜肴,身后突然传来苏旭的声音:“没想到黛玉妹妹还愿意为了求我高中去吃自己不爱吃的东西,既然这样,我们这次就和好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