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弥漫的烟雾缓缓散去,眼前景物逐渐清晰,苏旭突觉一阵头晕目眩,眼前金星乱冒,天旋地转一般。
他心中暗叫不好:“这烟雾竟然有毒!”
他一边强忍着不适,一边暗骂那黑衣人阴险狡诈。
这迷烟之中竟然暗藏毒素,实在是防不胜防。
想他苏旭在现代也看了些网络小说和影视剧,也从未见过如此歹毒的伎俩。
迷烟就是迷烟,何曾见过有人在迷烟里掺毒的?
太不按牌理出牌了吧?
“这黑衣人用心险恶,此刻定然潜伏在附近,等着我毒发之后,再来取我性命!”
苏旭心中思忖,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赶忙从怀中掏出备好的沁心丸,倒出一粒,迅速吞服下去。
沁心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气瞬间流遍全身,原本的晕眩感也渐渐消退。
苏旭定了定神,目光落在地上的贾宝玉身上,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纠结。
他本不想救这纨绔子弟,这贾宝玉是自己偷跑出来,如今落得如此境地,纯属咎由自取。
可转念一想,那黑衣人既然费这么大力气绑架贾宝玉,必然有所图谋。
自己若是就此离去,贾宝玉必然会再次落入他的手中。
更何况,若是贾宝玉失踪的消息传开,那琪官定然会心急如焚,四处寻找,说不定还会因此暴露身份,引来更大的麻烦。
思来想去,苏旭还是决定将贾宝玉送回贾府,以保万全。
夜色渐深,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苏旭趁着夜色掩护,将贾宝玉送回了贾府。
当然,他并没有将贾宝玉送回那满是丫鬟婆子的锦绣卧房,而是直接将他丢进了府里的马厩。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对贾宝玉格外开恩了。
第二天苏旭也得知了长史官前来兴师问罪的事情。
他忍不住捶胸顿足,心中懊恼不已:
“那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该不会是为了让我做贾宝玉的金手指,才特意传授我武功的吧?
别不是因为这贾宝玉是个懒惰的公子哥,就算给了他武功秘籍,相信他也不会修炼,如此才要找个牛马修炼了来帮他这个男主吗?”
此前,苏旭一直以为这二人指点自己进入林府,又传授高深武功,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林黛玉的金手指,帮助她摆脱悲惨的命运。
如今看来,事情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我怎么最后竟然会阴差阳错地救了贾宝玉,还帮贾府躲过了一劫?”苏旭心中充满了郁闷和懊悔。
只是这懊悔持续不了多久,很快就被危机感所代替。
这长史官一大清早就登门问罪,也让苏旭心中疑窦丛生。
他暗忖道:“忠顺王府既然以前知晓宝玉失踪,想来掳走宝玉之人,极有可能便是忠顺王府。”
念及昨晚那黑衣人与假扮林忠之人的轻功路数如出一辙,苏旭不禁心头一凛:“莫非这二人皆是忠顺王府的爪牙?”
进而他又想到林如海中毒之事,先前种种迹象表明,有人意图将林如海之死嫁祸于他,而如今看来,这幕后主使,莫非正是忠顺王爷?
这一念头如同惊雷般在苏旭脑海中炸响,令他惊出一身冷汗。
思及此,苏旭不敢再耽搁,连忙向贾府众人告辞,带黛玉速速返回苏府。
他心中盘算着,必须尽快修书一封,将近日发生之事告知林如海,也好让他早做准备,以防不测。
贾府众人近日来诸事缠身,府中又接连发生变故,早已是惊弓之鸟。
如今宝玉失踪,更是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唯恐被苏旭这个外人看了笑话,是以也不多做挽留。
苏旭回到府中,径直走向书房。
他一刻也无法放松,眉心拧得死紧,挥手遣退了伺候的下人后,就提笔蘸墨,落笔如飞地写信。
苏旭将近日所发生的种种,包括元妃欲申斥林黛玉一事,一字不漏地告知林如海,言辞中既有忧虑也有隐隐的愤慨。
他写完后,又认真检查了一遍,生怕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来人!”苏旭的声音低沉如古钟,“苏礼,你亲自将信快马送到扬州林家,务必亲手交到林大人手中。此事,谁也不可透露。”
苏礼接过信函,频频点头,却仍小心翼翼地窥了他一眼,还想开口,苏旭冷哼一声:“还不快去!”
不等苏礼迈步离去脚步,苏旭忽然喊住苏礼,
“等等!”他缓缓靠近,凛然叮嘱,“路上若见异常,立刻毁信,再伪称我所托非此事。并将此信内容牢记心头,不得怠慢!”
苏礼闻言额上冒汗,扑通跪下道:“小的必不辱命!”
送走苏礼,苏旭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下来的几天,他闭门谢客,专心准备殿试。
但贾府以及忠顺王府之事如同鲠在喉,让他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一日复一日,林如海的回信始终没有传来,这让他心中越发焦躁不安。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手上的书卷早已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贾府和忠顺王府,以及如何才能保全自身和林如海林黛玉父女。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忠顺王府的势力如同泰山压顶,他一个小小少年,该如何与之抗衡?
他反复思量,却始终找不到一个万全之策。
窗外鸟儿叽喳,更衬得书房内一片寂静。
他烦躁地将书卷扔在桌上,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出神。
难道自己就这样束手无策,任人宰割吗?
不!
他猛地握紧拳头,心中升起一股不屈的斗志。
他是来自现代社会的人,骨子里就带着对强权的反抗。
王权?皇权?
在他眼里,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谁敢动他想要保护的人,他必将加倍奉还!
这才不枉他两世为人!
黛玉这几日也察觉到了苏旭的异样。
他往日里总是谈笑风生,如今却沉默寡言,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她几次想开口询问,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默默地陪在他身边,为他研墨添茶。
一日,苏旭正在书房温书,府中管家李宇匆匆入内,禀报道:“少爷,山子野先生求见。”
苏旭连忙起身相迎,“快请老师进来!”
山子野先生精神矍铄地走进来,与苏旭寒暄几句后,说道:“旭儿,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求。”
苏旭恭敬道:“老师有何吩咐,尽管说便是。”
山子野捋了捋胡须,说道:“我正在设计徐贵妃省亲别院,贵妃娘娘要求将一颗重达二百斤的石球置于一个院子的大门顶端,只是人力难以做到,我知道你素来对这些机关巧技颇有研究,这才来向你请教。”
苏旭听罢,心中暗道:这不正是我的老本行吗?于是他笑着答道:“老师放心,此事并不难,待我到现场勘察一番,再绘制图纸,定能解决。”
山子野欣慰地点了点头,又有些犹豫地说道:“还有一事,旭儿莫要多想。我近来也接了贾府省亲别院的设计,实在是他们给的太多了,旁人给五万两,他们却给二十万两。”
苏旭心道:贾府果然是挥金如土,难怪后来会败落。
他坦然说道:
“老师多虑了,做营造设计理应一视同仁,学生与贾府有些旧怨,但这并不影响老师接他们的生意。只是那贾氏一门,终究是风水不存的陋屋,即便墙上糊满金银,最后倒塌时,怕也是毫无体面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