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从城西的苏府门前掉头缓缓前行,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黛玉略显疲惫却又好奇地望着窗外的街景,不禁幽幽地问道:
“旭哥哥,这下我们打算在哪里落脚?
总不能再回那个让人难堪的地方吧。”
苏旭推开车窗,轻轻叹了一口气,神色间透着几分无奈却又带着一丝轻松,说道:
“去城东我伯父家吧,也算免得和家里再起争端。”
接着,他略一停顿,补充道,
“我伯父苏仁现任陕西督粮道,如今人在外任上,并不在家中。
家中有伯母赵氏管理日常,还有两位哥哥正在读书,此外,还有一位未出阁的堂妹陪伴在伯母身边。
按规矩来说,伯父伯母也是长辈,多年未见,正好可以去拜访一番,也顺便借住几日。”
黛玉点了点头,看似不解又忍不住轻声问,
“大伯父不在家,那祖宅那边接待我们会不会有些贸然?”
苏旭笑了笑,安抚道:
“无妨,伯父早在任上得知我高中后,特地写信嘱咐过,要我回乡后务必先去祖宅宗祠祭祖,让我去给祖父上香,也算尽一份孝心。
伯母为此特意将祖宅收拾妥帖,几间房早已准备好供我们居住。”
说到此处,他稍稍向黛玉靠近些,低声说道:
“更何况,这城东与城西路途遥远,若一早去了祖宅祭祖,也显得有礼有节,就算是我家那几位想挑毛病也难得开口。”
黛玉仔细看看他的神态,微微倚着车壁,缓缓点头说道:
“原来如此,想来伯父一家倒是通情达理,倒让我心生几分好感。”
苏旭闻言,轻轻摇头,
其实在他的认知中,苏家的家族脉络向来规矩森严,
大伯父苏仁作为嫡长子,一直以来对家族的旁支庶出报有一种隐隐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他对家族其他成员的态度中也多多少少有所体现。
城西苏家,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血脉渊源上,都显得边缘化,不被视作什么苏家的重要组成。
至于自己的父亲苏俭,在伯父眼里,恐怕更是不值一提。
而自己的嫡母王氏,虽然喜欢在自己和自己姨娘面前摆自己大房的谱儿,可在那高门大院、讲究血统分明的苏家老宅里,也始终不过是个身份低微的庶出二房的媳妇,注定难以翻身。
在苏旭的记忆里面,这大伯父在自己小的时候从未有过显着的关怀,不如说,他对父亲,对家中其他不太攀得上高门的兄弟姐妹,都一律保持着冷淡而疏离的态度。
然而,事情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却是从自己中了举人之后,大伯父陡然变得“热络”起来。
他写信的笔触忽然变得亲切频繁,甚至屡屡在信中言辞恳挚地谈及对自己的殷殷期许,若单从通信的频率来看,竟还要胜过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其中的缘由自是不言而喻。
不过也是人之常情,苏旭乐见其成,也正好加以利用。
想到这里,苏旭笑着对黛玉道:
“我原本打算在城西的家中住上一两天,然后以拜祭祖父为由再搬去主宅,可没料到……王氏直接不给我进门,这倒也省去了我的诸多麻烦。
这样一来,正好直接住进老宅去,也算有些天意。”
他言语间自带几分平和洒脱,而这洒脱中却又隐隐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释然。
黛玉噙着笑,唇角轻轻一翘,她瞧着苏旭那若无其事的模样,心下却略有所悟,暗自想道:
“旭哥哥看似从容,但若是没有王氏这番言行,他原本的安排竟还多了几分忍让之意。
好在如今形势如此,天意果真如他所说的般,总爱在计划外点拨人心。”
她轻轻咬了咬唇,嘴角漾上一丝浅浅的笑容。
苏旭吩咐苏礼先行一步,去往城东苏家祖宅报信,并特意叮嘱老管事苏福跟随一同前往,也好提前安排妥当。
打发走二人后,苏旭转过身来,柔声对黛玉说道:
“我先让苏礼和苏福去老宅知会一声,咱们随后就到。”
黛玉轻轻颔首,表示应允。
马车缓缓驶向城东,不多时,苏家祖宅的巍峨轮廓便映入眼帘,
远远望去,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坐落在青砖黛瓦之间,高大的石狮子矗立在朱漆大门两侧,似乎在无声地彰显着这户人家的尊贵与显赫。
众人尚未下马,便有苏府的管事带着几个下人上前迎接,模样甚是恭谨:
“老爷所嘱的事情,小的们早已备妥,旭少爷和少奶奶舟车劳顿,快快进内休息吧。”
苏旭下了车,含笑回应:
“多谢大伯母费心。”
说着,他侧过身搀扶黛玉下车。
黛玉步伐轻盈,虽略显疲惫,仍镇定自若地向管事颔首致意,
那一身清丽秀雅的气质,顿时让那些下人眼中都不觉多了几分敬畏与好奇。
进入苏家老宅,黛玉忍不住环顾四周,玉手轻掩唇边,低声感叹:
“这老宅果非同凡响,气势恢宏,云烟浮动间触目尽是深沉雅致之意。”
苏旭嘴角一勾,语气淡淡:
“不过是些百年老景罢了。”
然而,两人这一会儿的短暂宁静,很快便被走廊尽头的阵阵脚步声打破。
走廊尽头,一群衣着光鲜的妇人簇拥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夫人走了过来。
那夫人身着墨绿色的刻丝褙子,头戴点翠嵌宝凤钗,手上戴着赤金镶玉镯,一看便知身份不凡。
她身后跟着的妇人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脸上堆满了笑容,却又带着几分谨慎和讨好。
黛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来人,心中暗自揣测这便是苏旭的伯母,当家主母赵氏了。
“旭儿回来了!”那夫人远远地便开了口,声音洪亮,带着几分威严,“一路辛苦了。”
苏旭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见过伯母。”
黛玉也跟着行礼:“见过伯母。”
那夫人目光落在黛玉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她脸上堆起笑容,亲切地拉过黛玉的手:“这就是旭儿家的媳妇儿吧?
果然是标致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果然不愧是这我们这里一等一的世家林家的女儿。”
黛玉微微一笑,谦虚道:“伯母谬赞了。”
“一路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夫人说着,转头吩咐身后的丫鬟,“快带旭少爷和少奶奶去兰雪堂歇息,准备些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