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腔的微微起伏。
病房里灯光惨白,消毒水味无孔不入,将他紧紧包裹。
点滴管里的药水有条不紊地滴落,发出细微的“滴答”声,在这寂静的空间里被无限放大。
他的手机被调成了静音,可震动却一下接着一下,屏幕上不断闪烁着未接来电和消息提示。
起初,是单位同事们纷纷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关切与敬佩:“林佑,你可太了不起了!我们都在为你骄傲,盼着你早点康复回来。”
接着,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也联系上他,语气中满是惊叹:“在新闻里看到你,真没想到当年那个热血少年,如今成了大英雄!”
而在网络世界里,林佑的事迹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一张他被抬上救护车时,依旧紧紧护着孩子的照片被疯狂转发,配文“平凡英雄,用生命守护生命”。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数和转发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有人说:“这就是真正的英雄,在危难面前毫不犹豫,舍己为人。”
还有人感慨:“看到这一幕,心里满是感动,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在黑暗里为我们点亮希望。”
在清平镇,曾经和林佑一起参与救援的队友们,向每一个前来了解情况的人讲述着当时的惊险细节:“那余震来得太突然,房梁摇摇欲坠,林佑完全不顾自己,就想着护住孩子。”
街头巷尾,居民们也在热议林佑的壮举,孩子们眼中满是崇拜,大人们则满心感激:“要不是他,那孩子可就危险了,他是我们清平镇的大恩人呐!”
尽管林佑躺在病床上,对外面的一切知晓有限,但这股关于他英雄事迹的热潮,正以汹涌之势蔓延开来,温暖着每一个听闻的人,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中坚守善良与勇敢 。
病房里静悄悄的,只有林佑的呼吸声和点滴的滴答声。林佑躺在病床上,身上的伤痛让他行动不便,但他的意识已经清醒。
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病房的寂静,林佑伸手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是母亲的来电。
林佑微微坐起身,调整了一下姿势,按下了接听键。
刹那间,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佑儿,你咋这么傻啊!为了救那个孩子,把自己弄成这样。你知道妈有多担心吗?”
林佑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母亲在老家的模样。
当时母亲正坐在院子里择菜,听到同村人说起,差点把手里的菜篮子打翻,满心的担忧瞬间将她淹没,连围裙都来不及解,就赶忙进屋给儿子打电话。
林佑心里一酸,眼眶也跟着红了,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精神些:“妈,我没事,就是受了点伤,医生说养养就好了。您别担心,我这么大个人了,能照顾好自己。”
“你还说没事,我在新闻上看到,你被抬上救护车的照片,脸色白得吓人。”母亲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
林佑耐心地安慰着母亲,软声细语地哄着:“真的没事,您看我现在不还能跟您打电话嘛。等我伤好了,就回家看您。”
好不容易安抚好母亲,电话刚挂断不久,父亲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林佑猜市里务工的父亲,是从同事口中得知了自己救人的事,当下就心急如焚地拨通了电话。
果不其然,电话接通,传来父亲带着欣慰与自豪的声音:“儿子,好样的!爸就知道,你是个有担当的孩子。不过你这伤怎么样了?医生怎么说?”
林佑嘴角微微上扬,笑着回答:“爸,我没事,手术很成功,医生说恢复得挺好的。您别担心,我就是惦记着您和妈,怕你们操心。”
“操心肯定是操心的,但你做的是好事,是救人的大事,爸为你骄傲!”父亲的语气坚定又有力,“在医院好好养伤,别惦记家里,有啥需要跟爸说。”
和父亲通完电话,林佑靠在枕头上,虽然身体还很疲惫,但父母的关心让他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无论自己身处何方,做了什么,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
突然,一阵轻敲打破寂静。门被推开,被林佑救下的孩子怯生生探进头,手里捧着一束带露珠的野花。
“叔叔,你醒啦!这花是我和志愿者姐姐采的,谢谢你救我。”孩子声音清脆又小心,眼中闪着纯真光芒。
林佑露出虚弱又温暖的笑,接过花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家伙,你没事就好。”
这时,一群记者涌入。为首记者礼貌点头:“林先生,我们想采访您。当时那么危险,是什么让您救下孩子?”
林佑微微皱眉,陷入回忆,语气平静却透着坚定:“当时情况危急,根本没时间细想,就看到有人在生死边缘求救。
我曾经是名军人,现在又是政府驾驶员,这身军装虽已脱下,可骨子里的担当还在,不管从哪个身份出发,我都有责任冲上去。”
记者继续提问,闪光灯不断。林佑耐心作答,汗水却从额头渗出,身体的伤痛愈发明显。
孩子见一群记者将林佑围得水泄不通,小脸满是担忧,眼眶泛红,心急如焚地侧身挤到林佑身前,小手张开,像只护崽的小兽。
他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大声说道:“叔叔才刚醒,身体还很虚弱,你们别问了!”
话一出口,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孩子察觉到自己语气太过生硬,有些不好意思,又努力让自己镇定。
朝着记者们微微鞠躬,声音软糯却透着认真:“叔叔需要休息,大家能不能先别采访了呀?等叔叔身体好一点,你们再来,好不好?谢谢哥哥姐姐们啦。”
记者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满是惊讶与动容,旋即露出歉疚的神情,意识到自己为了追新闻,确实忽略了林佑的身体状况。
他们纷纷点头,收起设备,轻手轻脚地离开了病房,还贴心地带上了门,病房里终于恢复了安静。
孩子拉来椅子坐在床边,像小大人般叮嘱:“叔叔,你快休息,我帮你看点滴。”
林佑看着孩子,心中暖流涌动,缓缓闭眼,在温暖中进入梦乡 。
病房里的野花静静散发芬芳,诉说着这场救援背后的希望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