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是我从镇医院退休的陈医生那儿听来的。解放初期,陈医生还是个年轻的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村串户给人看病。
那年深秋的一个深夜,隔壁村的接生婆火急火燎地拍门:\"陈大夫,快救命!张猎户家媳妇难产,怕是要血崩!\"陈医生二话不说,揣上止血钳和银针就往外跑。
出村要经过一片乱葬岗,岗子中央有条青石板路,据说是解放前大户人家出殡用的\"阴阳道\"。陈医生借着月光赶路,突然发现石板路上每隔十步就刻着个朱砂圈,每个圈里都画着歪歪扭扭的符咒。
\"怪了,白天走还没这些东西。\"陈医生嘀咕着,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沙沙\"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月光下站着个穿寿衣的老太太,拄着拐杖冲他笑:\"后生,能帮我看看脚底板的鸡眼吗?\"
陈医生头皮发麻,这老太太分明是上个月刚下葬的王阿婆!他强装镇定道:\"老人家,我急着去救人,您改天再来诊所吧。\"说完加快脚步,却发现怎么走都绕不出乱葬岗。那些朱砂圈像活了似的,在眼前不断变换位置。
\"救命啊!\"一声凄厉的女声从东边传来。陈医生循声跑去,却见一座黑漆漆的宅院突兀地立在乱葬岗中央。朱漆大门虚掩着,门楣上挂着两盏惨白的灯笼,映出\"义庄\"两个血字。
陈医生壮着胆子推开门,院子里摆满了棺木,每口棺材上都贴着黄纸符咒。正屋的门\"吱呀\"一声自己开了,里面传来婴儿的啼哭。陈医生摸出火折子点亮,只见炕上躺着个面色铁青的产妇,怀里抱着个浑身发紫的死婴。
\"大夫,快救救我娃......\"产妇突然坐起身,眼球却诡异地转向脑后。陈医生这才发现,产妇的肚子上有道恐怖的裂口,肠子正顺着大腿往下淌血。
\"这......这不是张猎户家媳妇!\"陈医生倒退两步,撞翻了身后的供桌。供桌上的牌位哗啦啦散落一地,每张都写着\"无名氏\",落款竟是同一天——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
就在这时,所有棺木同时发出\"砰砰\"的闷响,棺盖缓缓滑开。陈医生看见里面躺着的尸体都穿着同样的寿衣,脚底板上都长着铜钱大的鸡眼。最前排的棺材里,赫然是刚才问路的王阿婆!
\"拿命来......\"阴森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尸体们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朝着陈医生逼近。陈医生本能地掏出银针,却发现针筒里的酒精不知何时变成了黑红色的血水。
千钧一发之际,陈医生腰间的铜铃突然响起清脆的响声。这是他师傅临终前送的镇魂铃,据说能驱邪祟。铃声响起的瞬间,所有尸体都定在了原地,产妇的哭声也戛然而止。
陈医生趁机逃出义庄,却发现乱葬岗变了模样。原本的青石板路变成了泥泞的土路,路边插满了写着\"冤魂\"的招魂幡。更恐怖的是,他看见自己的倒影在招魂幡上扭曲变形,变成了一个吊死鬼的模样。
就在陈医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远处传来了雄鸡的啼鸣声。随着第一缕阳光的出现,乱葬岗和义庄都消失了,陈医生发现自己躺在张猎户家的院门口,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空药箱。
后来,陈医生从村里的老人口中得知,这片乱葬岗在解放前是个专门停放无主尸体的义庄。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义庄突然起火,所有尸体都被烧得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身份。从那以后,附近的村民经常在深夜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和女人的惨叫声,而那条\"阴阳道\"也成了大家谈之色变的禁忌之地。
从那以后,陈医生再也不敢走夜路了,每次路过那片乱葬岗,他都会绕道而行。而他的这段经历,也成了村子里最惊悚的传说之一,被老人们用来教育后辈不要轻易涉足那些阴森恐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