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发现之后,众人赶忙都行动了起来。
由专人将瓦罐碎片与臭泥分开,随后小心的装进了稻草框里,连夜送往了总局进行检验。
清晨醒来,怀里的小抱枕已经没了踪影。
郝仁听着外面的鸟儿吱吱喳喳的叫个不停,也没了赖床的心情。
阳光明媚的透过窗帘照在了床上,郝仁索性就穿起了衣服,走进卫生间解决了一下个人卫生问题。
浑身轻松的走到窗户边上,饶有兴致的做了套不知名广播体操。
拉开窗户换了换空气,昨晚的大风已经没了踪影。
餐厅里,秦淮茹将两碗清汤面端到了桌子上,还准备了一碟泡菜。
“快出来吃饭啦~早饭准备好喽~”
“来了!”
猪油化开的汤底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手擀面光滑劲道,翠绿的小青菜上面裹着油花,溏心的荷包蛋也煎的恰到好处。
郝仁从卧室里走出来,凑过去亲昵的贴贴了一下。
“哇~真香哎!怀茹,你这手艺,可真是越来越进步了~”
“嘿嘿~你要是喜欢我以后就多给你做。给,筷子~快尝尝吧?”
刚吸溜了一口面条,立马就抬手比划了个大拇指,随后就是翻卷残云,一碗暖胃驱寒的清汤面下肚,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
“对了,仁哥,我有个事儿想给你说。”
“怎么了?”
秦淮茹将手里的剥好的鸡蛋放到盘子里之后开口说道,“最近大院里的二大妈老是找我搭话~都好几天了,每天一见我就凑上来,笑呵呵的我也没法装没看到。”
“找你都说什么了?应该是打听你工作的事情吧?”,说完之后,便一口将鸡蛋塞进了嘴里。
被郝仁一口道破了玄机,秦淮茹也不再拐弯抹角了。
“没错,不是问我有没有什么门路,就是明里暗里在那暗示我,是走关系后门得到的这份工作,气死我了!”
听到这里,郝仁也就大概明白了二大妈的盘算。
这是知道老大废了?都给下面的老二老三物色起工作了?
没有太放在心上,一群跳梁小丑而已,你越搭理他,也就会越给你来劲。
“恐怕不止是二大妈这样给你说过吧?呵呵~,没事的,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就把借口推给妇联徐主任就好。”
“你的工作是三方共同协商决定的,随她们怎么嚼舌头,也不会耽误你上班挣工资~酸就酸吧。”
秦淮茹乖巧的点了点头,端起碗筷就进厨房收拾了起来。
郝仁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公文包,开着车便先一步去上班了。
秦淮茹为了掩人耳目,自行车一直都停在前院的自己家里,上下班都不会赶到一起。
总局里,一间摆满了各种仪器的屋子里,几名白大褂正在小心翼翼的拿着器具在一堆瓦罐碎片上研究着。
时不时低头交流几句,还会走到书柜旁翻看一些资料。
一个小时左右,一份鉴定报告从总局传达到了派出所。
所长带着人去医院了,留守的汪副所长接到了鉴定单,从上到下认真的看了一遍,注意到中间的一行字之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经我司鉴定,确认18片碎片均属于清晚后时期的民窑瓷器产物。由于破碎程度严重,暂无法估算价值,但可用同时期民窑瓷器为参考……”
就连郝仁也估计想不到,自己随手玩弄的一个恶作剧,居然捞出来了个古董。
虽然这个时期的民窑瓷器在几十年后并不怎么值钱,但是放在这个年代,都被惯称为古玩儿。
与此同时,郭顺的身份根据各个街道办的指认,也被查了出来。
派出所拿到郭顺的档案之后,从中查到了在之前就有过偷东西的案底。
前往郭家探查情况的民警也从周边的邻居那里获取到了关键情报。
在去年,凶手郭顺的弟弟与受害人贾东旭产生过冲突,为此,还导致郭顺的弟弟进了医院。
虽然后续双方达成了和解,但是贾东旭作为过错方,向郭家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
一个又一个好消息顿时让汪副所长大喜过望,抓起报告单和档案情报就往医院跑去了。
病房里的于科长已经清醒了过来,正和一众前来看望的同志们聊着天。
听完汪副所长带来的好消息之后,直接让安静病房炸开了锅,所有人的心里都放下了那块儿压了很久的大石头。
从接到医院报案有无辜居民遭受入室抢劫而重伤昏迷开始,到线索中断,寸步难行,再到现在歹徒被缉拿归案,“真相”水落石出,所有人都觉得身上一轻。
“哈哈,老于呀!你可真是一声不吭的干了一件大事儿呀!现在凶手被缉拿归案了,你真是咱们所里的大功臣呀!”
所长紧紧握着于科长的手,语气不免有些哽咽,更多的却是保住帽子的放松。
“领导您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再说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轧钢厂的郝处长,还有张鸣、阿东、树根儿,还有后面来支援的同志们,都是大功臣!”
“最重要的还是两位领导的火眼金睛,要不是您们两位明察秋毫,及时察觉了歹徒的目标是瓷器,也无法为真凶判罪。”
于科长也是老江湖了,哪里不懂的人情世故。
直接就将身上的功劳又推向了众人,屋内的民警们俱有荣焉,两位所长也很满意,不仅没被问责,还能沾上点功劳。
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胜利的果实分配完毕之后,两位领导的态度更加亲切了起来。
不仅嘘寒问暖着安排好了专人照顾的饮食起居,还贴心为于科长多安排了半个月的病假,只为能够好好养伤。
基调一旦定下,所有人都会向同一个方向使劲儿。
不到中午饭点,派出所的结案报告就总结好递了上去。
尽管当事人昏迷不醒,歹徒重伤濒死,但是由于作案动机、作案嫌疑、作案手段等等证据都指明了郭顺,再加上被“英勇无畏”的于科长亲手在现场抓住了。
上面开会一番讨论之后,便为这起恶性事件落下了拍板。
于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的郭顺,在黄泉路边上,成为了刀头等人的替罪羊,用生命和骂名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
一觉醒来的郭大撇子,吃过郭母准备的早饭之后,就去轧钢厂上班了。
虽然在饭桌上没见到哥哥郭顺的人,但是多年来,也习惯了郭顺经常不见人到处厮混,所以心里也没怎么在意。
在工位上一忙碌起来就忘了时间,下午的时候,一车间又分配到了一批新工件。
郭大撇子和几个年轻的工友一起,围在易中海周边认真的听着老师傅传授着经验技巧,心里琢磨着工件所用的技术。
听完易中海讲课之后,郭大撇子便回到了工位上,对着自己手里的工件打磨了起来。
下午三点钟左右,一队民警带着下发的通知文件前往了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