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之下就没有张不开的嘴。樊押司再见到假冒的县令时,已然是晌午,只见假冒县令满身是伤,已经是皮开肉绽。“招了没有?”樊押司问道。“招了招了,大人,这下可有意思了。”一名亲事官满脸谄媚,递上记录,樊押司接过,仔细看着。“好大的狗胆,竟敢杀官冒官!”
原来这位冒牌的县令竟然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人士,名叫崔宝。他早年曾考取过秀才功名,但此后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渐渐地便心灰意冷起来。就在他灰心丧气地踏上返京之路时,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平潭山上土匪窝的大当家。一番交谈之后,崔宝毅然决定加入这个土匪团伙,并在山寨之中扮演起了狗头军师的角色。
那个时候,这座山寨的规模还相当小,总共也就只有七八个人而已。然而,就在三年前的某一天,他们意外地劫持了三个人。原本,这群土匪只是打算借此机会干一笔绑票的买卖,可谁能想到,被他们劫持的那个人竟然是即将赴任清源县令一职的官员!
得知这个消息后,那位大当家瞬间慌了神。如果就这样放走这三个人,那么后续官府必然会前来围剿;但若是将这三个人杀掉,又没有人去接任清源县令一职,一旦上头追查下来,同样也是死罪一条。正当大家都手足无措的时候,崔宝突然发现眼前这位县令的容貌居然和自己有着七分相似之处。刹那间,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于是,崔宝开始极力怂恿大当家杀掉这三个人,并由自己来冒充这位县令前去上任。如此一来,既能够解决眼下的困境,又可以趁机谋取一些利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已经慌乱不堪的大当家在听了崔宝的建议之后,思前想后,觉得这似乎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最终,他咬咬牙,狠下心来按照崔宝的计划行事……也就应了他。话说当时情况紧急,为了达成目的,他们毫不犹豫地痛下杀手,结果了三条人命。随后,崔宝伪装成县令模样,还带上了一名亲信山匪——也就是如今众人所知的赵捕头,一同踏上了前往县衙赴任之路。
自崔宝上任之后,对大当家的种种恶行采取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态度。甚至有时还会暗中给大当家通风报信,在这种默许与纵容之下,大当家的势力迅速扩张,没过多久便已颇具规模,成了一方不可小觑的势力。
随着时间推移,大当家逐渐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实在难以继续从事这刀口舔血的山匪生涯,遂萌生出金盆洗手的念头,打算携带多年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到地方上去当个富家翁,从此过上安稳日子。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没有合法的户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遭到拒绝和排斥。无奈之下,大当家只好回过头来强求崔宝帮他办理落户事宜。按常理来说,以崔宝身为一县之长的权力,要为一个人办理户籍并非难事,但这位大当家却是个极重义气之人,执意要求将手下大大小小三十多名山匪一并落户,这可着实让崔宝感到颇为棘手。
面对大当家一次又一次的胁迫,崔宝心中渐渐滋生出不满和怨恨。恰在此时,山匪们竟然丧心病狂地下手屠杀了一个村庄,造成无数无辜百姓惨死。眼见此情此景,崔宝终于下定决心要铲除这群恶贯满盈的土匪!一来能够借此立下赫赫功绩,二来也能彻底摆脱大当家等人的纠缠,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
只可惜,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崔宝精心谋划剿匪行动之时,不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张希安无意间发现了隐藏在山寨的密室,并从中找到了信件。正因如此,最终崔宝非但未能如愿以偿,反而身陷囹圄,落得这般悲惨下场。
樊押司可不管这般那般,他只知道他的富贵前程来了,他满心欢喜地走到已经昏厥的崔宝面前,左看看,右看看,仿佛在欣赏一件珍宝,“那个赵捕头呢?”樊押司问。“禀大人,他也招了,这崔宝也是厉害,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打算带上三千两去青州府叙职,一边让这小子把五千两银子放在城外的庄子里。以防生变。还好大人您当机立断,速战速决,这才没让歹人奸计得逞。”那亲事官奉承道。“可有他人加入其中?”樊押司巴不得把事情弄大,这样功劳才大。“这倒没有,毕竟是杀官冒官的大罪,他也不傻,自然不会胡乱声张。”“嗯,说得也是。这俩人看好了,好生伺候,我升官发财全指着他们,出了差错,你小子完了。”那亲事官听了,躬身称是。樊押司这才走出来,顿感世间万物尽皆美好,升官发财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