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哀嚎了,估计不久之后,你的二哥也会成为我们主公的俘虏,等待裁决。”
至此,随着寿春的攻破以及主将孙翊的被擒,九江郡其余各地闻风而降。
黄忠一时声名鹊起,威震江东。
丹阳方面,魏延正攻打芜湖,听到黄忠夺取九江的消息后心生争胜之意。
想他与黄忠同为长沙防御的核心力量,并一同归附了寇封。
魏延长期镇守长沙却未能建立显赫功绩,相反,由于最近的表现黄忠成为了寇封手下武将中的佼佼者。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逊色于黄忠,在攻取丹阳时魏延更加积极。
丹阳共有十六县,分别是:宛陵、芜湖、春谷、溧阳、丹阳、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潜、泾县、陵阳、黟县和歙县。
它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是“天下精兵出丹阳”。
早先陶谦麾下拥有一支丹阳军队,但在失败中溃败;而孙策则在此招募五百名士兵,由此开创了统一江东六郡的大势!
后来听说司马炎能击败东吴,也是因为他拥有了一支同样来自丹阳的精锐部队!总之丹阳地区的人普遍精通武艺,具备成为全国最强军事单位的基础,算是最优的军事人才库!
然而可惜的是经过多次诸侯在此征召士兵,丹阳地区壮丁的数量大大减少。
即使这些年孙权也试图大力恢复和发展丹阳,但当寇封直接发来数十万大军向江东发起冲击时,丹阳仍无力抵抗。
如果丹阳落入寇封之手,则又为他增加了实力!
孙权虽还有些丹阳兵可用,但这对目前的局面已无关大局。
但这支军队如今并不在丹阳郡,而是随孙权在豫章,即由周泰亲自率领的亲卫军!
魏延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此刻心下一横,大声疾呼道:
“众将士听令!芜湖乃是丹阳的战略要地,只要攻下此城,就能击溃步骘的主力部队,一举占领整个丹阳郡!”
“黄忠将军已成功拿下九江郡,我们绝不能落后。
主公命令我等为先锋,务必要夺得出师头功!”
“立即传令,挑选最精锐的五千战士,随我一起攻打芜湖,俘虏步骘,攻陷丹阳!”
随着魏延的声音爆响,他麾下的将士们一个个奋勇当先,士气陡然高涨。
随后,只见魏延下了战马,一手提刀,一手持盾,注视着眼前精选出的五千精锐,激昂地喊道:
“兄弟们,你们都是我在长沙的生死之交。
我们厉兵秣马一年多,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我长沙兵马的勇猛!”
“夺取庐江虽是我们的骄傲,但还不够。
我们必须迅速占领丹阳,南下与主公会合。”
“只有亲眼见证自己的功劳被主公所认可,才能对得起那些战死的袍泽!今日我魏延定与你们并肩作战,必取芜湖南门,活捉步骘!”
的确,魏延真是一代名将:精中选精,并亲自冒着矢石与士兵一同攻城!
在这种激励下,这五千人如何敢不尽最大努力?高昂的士气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
只见魏延手持盾牌屹立于最前方,右手挥刀吼道:“投石车准备,进行三 ** 击,为我大军攻城铺路,随我冲杀!”
魏延下令之后,士兵们便迅速举盾组成密集阵型,朝着芜湖县城进军。
而投石机则装载巨石开始猛烈轰击城墙,避免敌军给己方造成大量伤亡。
利用投石机的优势压制对方弓箭手,给足时间让魏延率军接近城墙,如此才能借这五千人之力拿下芜湖。
无数巨石落在城墙上,守城的弓箭手纷纷倒下。
趁此良机,魏延率领前锋冲到城楼下约数十步后停止投石车射击,以免误伤己军。
接下来便是激烈的攻城战。
当守城将士重组队形向下射箭时,云梯已然搭上城墙。
魏延当即扔下盾牌,持刀直扑城墙。
若是能抢先登上城墙,并凭借个人勇武守住几座云梯,就能确保后续大军源源不断登上城墙。
凭借数量优势,魏延有信心完全占领芜湖并消灭步骘的数千残军。
此刻在城墙上,步骘身穿重甲,剑指魏延所在的下方位置,神情阴沉无比!
莫小看这个时代文人的军事素养,在汉朝,即使身为文职,也有足够的格斗技巧。
至少步骘手中的剑足以对付几名普通士兵的进攻。
当初在朝堂上,那些士大夫若是争吵起来,脾气一上来,整个朝廷就会变成集市,士大夫们会挥舞着手中的武器互相攻击。
魏延杀向城墙的行为让步骘明白到此举对芜湖的严重威胁。
只听步骘大声呼喊:
“赶快阻止魏延登上城墙,否则芜湖今日必失,丹阳郡难保,江东将陷入危机!”
伴随着步骘的叫声,士兵们纷纷涌向魏延攀登的云梯,并举起落石试图击退他。
然而,在战刀和落石碰撞之际,凭借魏延的全力一挥,石头反而被拍向一边。
眼见阻挡无效,士兵们开始弯弓搭箭瞄准魏延——他们清楚,若中一箭,魏延非死即跌下城去。
深知利害的魏延迅速作出反应,单手抓住云梯迅速翻身到另一侧,巧妙地避开箭矢的袭击。
躲过两次攻击后,他迅速爬到云梯顶端,猛力一跃,跳上了城墙。
随着魏延冲上城墙,这一幕意味着一只猛虎闯进了羊群,所遇无人可敌。
魏延挥手之间便将几名拦路士兵击杀。
江东军无力抵抗魏延,逐渐溃散。
长沙兵随后也陆续登上城墙,在魏延的带领下组织起战斗序列展开激战。
随着时间推移,魏延拼命抵挡住敌军反扑,令越来越多的盟友登临墙头,最终成功占据了最后一段城墙。
面对被魏延包围并满脸绝望的步骘,魏延冷冷说道:
“步骘,鉴于你的才能与家世地位,如肯投降我不杀你,否则今日步家便和你一同陨灭!”
这突如其来的威胁使步骘脸色大变。
他想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尚可忍辱投降,但若牵连步氏家族,必须三思而行。
虽为孙权提拔之臣,世家利益始终为首,
更考虑到步氏一门中有孙权宠妃步练师的存在——若真触怒孙权,则后果难以预料。
可现实情况是:江东局势已经今非昔比,失去了庐江、九江郡之后,如今连丹阳郡也被攻破,
六郡之中失去了一半。
步氏家族没有必要为了孙权陪葬。
想到先人艰辛传承下来的一切,无奈之下,他只得放下手中兵器,望着南方痛哭着说:
“主公啊,我对不住您了!”
面对这一局面,魏延的脸上露出了几丝笑意,随即下令将步骘带离,并妥善看押。
这一次,他不仅攻下了庐江郡,俘获了大乔与孙绍,还攻克了丹阳,成功生擒步骘!这次攻打江东,他魏延想必立下了头等战功!
若大乔能入寇封宫中,而步骘成为其麾下的重臣,那么至少在寇封面前,他会因此建立起自己的人脉。
这些人脉对他魏延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让他在寇封的手下不再孤立无援。
任何势力都会有派系争斗,即使是寇封的队伍也难逃这一规则。
目前,寇封面下的重要将领文臣可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由刘伯温、罗成、杨再兴等初创之臣组成;另一派则是以荆襄人士为主,包括诸葛亮、庞统、黄忠、文聘和蒯越等后来投靠的谋士武将。
至于像赵云、岳飞这种不热衷于参与 ** 的将领,则完全置身事外。
对此,寇封心知肚明。
** 古来有之,即使是像寇封这样的一代雄主也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平衡各派的利益才是治理的关键。
寇封深知这一点,预料随着自己势力的不断壮大,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派系。
当前,这两个主要派系之间的冲突尚属温和且关系不错,因此总体而言,利还是大于弊的。
如果今后有任何派系之间出现恶化的迹象,寇封自会出面调节,不过当下并无这个必要。
所以魏延如此渴望立功也不足为奇,因为他性格直爽,在无意间容易得罪人。
若能有人在他的上司面前为他说些好话,无疑是最佳的状态。
接下来,在攻占芜湖之后,魏延即令手下将领分别占领其他各县。
既然芜湖已拿下,而其余地区驻防较少,丹阳郡全境的掌控变得轻松得多。
但就在此时,寇封的指令也随之到达。
为了尽快覆灭孙权并防止刘备从后偷袭丹阳,要求魏延带领两万士兵驻守丹阳。
不仅要阻挡住刘备,同时还要抵御可能来自北方曹操的攻击。
得到这道命令后,魏延尽管渴望再建奇功但也明白,坚守丹阳给寇封主力军队争取到的时间也是不小的贡献。
于是魏延奉命坐镇丹阳郡。
而另一边,战斗也开始进入决胜时刻。
当黄忠成功夺取九江后,便分兵五千留守九江,交给魏延负责,亲自带军前往豫章。
如今的豫章既有寇封装率的五万大军,也有戚继光和甘宁统帅的四万水师以及黄忠带来的两万五千士兵,总计十一万五千兵力,由水陆骑兵三方形成合围之势将豫章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