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太史慈无意与江东扯上关系,毕竟寇封对他如此倚重,而孙权却为了刘备三兄弟,宁愿舍弃这位江东首屈一指的大将!
实在是讽刺!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太史慈主动提出攻占章陵郡以表明心迹,从而使黄忠放宽心!四位将领共同指挥的军队共有七万之众,他们目标直指荆北地区的四大郡县!
历史上的记载中,刘备和周瑜为了夺取南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主要是因为那时曹操的主要部队未被消灭干净!
当时曹仁仍能调动兵力固守荆北地区,对孙刘联盟施加极大压力,抵御了超过半载!
然而现在,随着曹操带着残部返回许昌后,荆北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片无人管理的土地!
当襄阳成功落入盟军手中之后,太史慈和罗成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迅速拿下了章陵和南阳两郡!唯一坚守的一万曹军只存在于南郡境内!
这部分曹军人数较少,并且当初是为了防止孙权突然介入战争而不曾投入前线战斗!而如今,南郡已然成为了一座孤城,周围尽是孙权和寇封控制的疆土!
在面对由黄忠率领的一万五千士兵的突袭时,南郡的防卫官吕旷曾试图坚持等待救援!
但在他看到进攻者竟是个年老战士时,不由产生了蔑视的情绪!
尽管不久前,黄忠单挑击杀夏侯惇的事件广为人知,名声显赫;但是在吕旷看来,这是黄忠使用诈术误导了夏侯惇,趁着夏侯惇混乱中疏于防范将其 ** !
否则,像夏侯惇这样着名的将领怎么可能会轻易败在一个年迈士卒的手中呢?
受此影响,吕旷带着城内的全部士兵冲出来,打算在阵前解决这个所谓的功名猎手!
其实质原因还在于吕旷希望 ** 为他兄弟吕翔雪恨,因后者曾在与敌方混战中被赵云斩杀;但今日攻击南郡的人不是赵云,故而吕旷的满腔仇恨都转嫁给了黄忠身上!
吕旷心想,如果杀了黄忠,或许可以促使寇封派兵前来救援自己的弟弟,并有可能找到机会杀害赵云报此深仇大恨!
这种心态并非个例,在许多史料记载中,如刑道荣虽知张飞英勇无敌,但仍敢于出言不逊,称其为屠夫之辈。
基于这样的心理,当吕旷指挥大军出城时,手持长枪,远远眺见黄忠便勃然大怒!
“大胆老贼!你竟敢带兵入侵我南郡,难道是要自寻短见于我的枪下吗?”
说完,他对着对面的黄忠怒斥道。
而黄忠则是一阵大笑作为回应!
“无名之辈,可认得长沙黄忠黄汉升?哪怕是夏侯惇,亦不过是老夫刀下的冤魂罢了!”
“你若是不想命丧黄泉,还不如早早投降。
不然,你就会成为凤嘴刀下的又一条亡灵!”
然而,黄忠话刚出口,吕旷却是勃然大怒却随即展露冷笑:“你使诡计杀害了夏侯将军,还以此沾沾自喜,真是个狡诈的老贼!受死吧!”
说完便策马上前,手持长枪直冲而来!
“老东西,接招吧!”
吕旷怒吼一声,挺枪向前。
下一刻,黄忠提刀跃马迎上。
“既然你非想寻死,那老夫便满足你,接刀吧!”
随着两人马匹交错,黄忠手中凤嘴刀突然一沉!吕旷的长枪直刺而至时,黄忠瞬间起身,手挥刀,以一往无前之势向下劈来!这惊天一刀不仅劈断了吕旷手中的兵刃,更是将吕旷连人带马一分为二!刹时之间,吕旷身上的血花洒满战场,更在黄忠的甲胄上留下了狰狞的一幕。
随即,黄忠举刀遥指南方下首的上万曹军,高声喊道:“吕旷已死,凡投降者,绝不屠戮!”
“曹操已然弃你们于不顾,自己逃跑去了许昌。
让你们在此送死,难道你们还想作最后一搏,不惜性命?”
听到这话,再加之亲眼见证了黄忠一刀毙敌的场景,在众人心中,那位白须老人犹如厉鬼附体一般恐怖无比。
一时间,恐惧迅速蔓延,几名胆小士兵立即弃械跪倒请求饶命!
见到这一情形后,其他将士纷纷跟随其后,相继丢弃武器跪倒在地表达了投降意愿。
见此情此景,有几名校尉愤怒至极,抽出利刃砍杀了身边试图投降的士兵,“不准投降,谁要是投降就会必死无疑,难道你们不明白……!”
他们的声音还未落下,黄忠已是张弓搭箭,未作任何犹豫,连环三箭瞬发!
随之而来的,便是数名校尉惨叫声四起,他们纷纷栽倒在地,胸前插着的羽毛箭证明了最后的瞬间。
看着黄忠如此英勇无畏,加之他精湛的射箭技艺,身后万名日暮骑兵纷纷欢呼:“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吼声,南郡驻扎的近万名曹军,士气彻底崩塌,选择投诚于黄忠。
至此,荆北四郡完全收入麾下。
寇封也顺利完成了对荆北之地的全部掌控,拥有了整个荆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这片疆域,不仅面积辽阔能与北境与中原多州媲美,其居民总数更达到了三四百万人。
在这乱世割据长达数十年的东汉末期,这四百五十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甚至超过这一比例。
包括北方及中原地区的共八个州的人口总数也仅仅约为二千万,由于连绵的战火不断,实际人口已经远少于这个数字。
如此一来,通过占据荆州,手握全国六分之一人口资源,为寇封争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若是能夺取益州,再多出四百余万的人口,足以支撑霸王之业!
而在历史上,刘备并没有拿下江夏与荆州北部四郡,因此他在荆州实际只获得了约一百万人。
因此,无论是蜀汉怎样与曹魏抗衡,始终难敌对手!
另一方面,此刻曹操终于带着曹仁、张辽、许褚、曹洪、张合等将领及五万余败退部队回到了许都!
此役过后,他中原的主力军队几乎全毁,现今只剩下了镇守北方的十万人,以及陇西夏侯渊统领下的十五万人。
即使加上各州县的驻防军,曹操现在能够调动的兵力顶多也只有五十万,其中包括了战兵与辅助兵力。
其中至少三十五万兵力不能轻易调动,因为一旦这些兵力抽离,北境与西凉地区的异族就会乘虚而入!这令曹操愈发悔恨不已!
当想到庞统那一副讨厌的面孔时,曹操更是气恼得几乎晕厥!荀彧得知曹操终于回到许都的消息后,才稍感宽慰!
如果曹操真的战死了,北方也就算是彻底失去了依靠!
然而由于曹操尚在,一切都有了重建的可能!
毕竟,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众多,只要有几年时间的恢复和发展,就能重新集结百万大军。
到那时,便可以再与寇封较量一番,至少此次失败对曹操来说仍是可以承受的。
虽然这次失败的影响极其严重,但在诸侯之间,曹操仍然是最强大的一方。
于是,待曹操安全返回许都后,荀彧立即前去拜见他。
曹操听到荀彧来访的消息,立刻予以接见。
两人重逢之后,曹操面露遗憾之色地说道:
“真不该听信文若之言,暂缓南下。
今我惨败,恐怕也要成为第二个袁绍!”
“哎,真是悔不当初啊!”
话至此时,哪怕是曹操也不禁满脸悲痛。
从步入政坛以来,曹操一直势如破竹:
营救天子、击败袁术、消灭吕布、压制刘备、征服张绣、横扫袁绍、全面平定北方、摧毁乌桓部落,迫使南匈奴投降!
这一切都让曹操渐渐产生了天下无人能敌的自负。
任何人都能在中原和北方被彻底征服后,认为那未被纳入疆域的江南之地只不过是自己手中的东西罢了!
正是这败绩让曹操彻底醒悟了过来!
看到这种局面,荀彧却笑着说道:
“人们都说,丞相打了败仗,距离 ** 已经不远了,可我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荀彧的话音刚落,在场众人面色皆变,但曹操的眼睛里闪过几分光芒!
“文若所言何意,快快道来!”
荀彧闻之亦是恭身行礼答道:
“近年来,丞相连年征战,特别是消灭了最大的劲敌袁绍之后,自丞相以下!”
“无论是我这样的谋士,还是各位将军、文臣,甚至是丞相军中的普通士兵,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骄傲和自我满足的情绪!”
“的确如此,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丞相最可怕的对手袁绍战败后,丞相开始有所放松!”
“相爷似乎愈发显得焦虑,心中渴望统一四海。
然而自此刻始,相爷便成了自满的将领!”
“俗话说‘骄傲之师必定溃败’。
这样的军队久疏战场,如何避免失败呢?”
“此次相爷大败,等同于一把利剑高悬其颈。
若相爷依旧自大如斯,这把剑终将了结相爷性命!”
待荀彧慷慨陈词后,曹操瞬间喜形于色,急急起身。
“先生言之有理,之前是我过于骄傲了,因此才有如此惨烈的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