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弟把家务麻利地忙活完,把闹人的弟们安顿睡下,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一下。夜幕下的小镇渐渐安静下来,这时隔壁点爸家的小书屋的灯,像昨日一样亮了起来。这时带弟就会拎起早己准备好的一壶开水悄悄推门而入,给正在看书头都没抬的点爸冲一杯浓浓的咖啡,点上一支熏香插在书案上的小铜香炉里,在淡淡弥散开的幽香中,带弟从书柜中取出一本书端着杯咖啡安静地坐在角落的小沙发上。
自从踏入这座小书房,带弟从不打扰点爸,有不认识的字就去翻那本“不求人”的《新华字典。》有看不懂的整不明白的不理解也不问,她奉行的一条人生哲学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现在不懂不明白不理解的将来自已一定会懂想明白能理解,她尤其爱看那一套《成语大词典》,一条成语一幅插图一段历史故事一页,生动活泼而引人入胜。点爸在休息之余时常也会给带弟讲一些,唐诗宋词,楚骚元曲,屈原李白杜甫,,,,小小年纪的带弟有了那么一丁点“生亦人杰,死亦鬼雄”之类的情怀。翻开那一本本厚厚的书册,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历史的故事在眼前历历而过,哪怕呡上那么一小口咖啡,闻一闻一丝丝熏香,沁入心脾,一天的疲劳立马化为乌有而心静气顺!从踏入这间小书那天起,弟带就染上了酷爱喝咖啡这么个奢侈的坏习惯!
工人文化宫逢双日在职工夜大请市师范教师开一节讲作课,晚八点开课主讲历史文学类,几十人的教室挤地满腾腾地,没地方坐过道一直到讲台就地而坐,讲台边也坐满了听众,四个窗口,两扇门都挤满脑袋,带弟带着小马扎直接坐在老师脚边,面对刚下班而来工人师傅,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把一段段历史和文学史上的人物事件?显易懂娓娓道来,工人师傅听地是如醉如狂,一片片欢声笑语,一教宝的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见怪不怪地看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在亲娘怀里耍娇穿着开裆裤死淘,而出出进进的小丫头旦子挤在犄角旮旯托着腮帮子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一眨一眨,也不缺课,一听就是两年,讲课的老师也奇了怪,这小丫头片子能听懂个什么?反正带弟成了工人夜校的一道风景和大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那谁谁的家的孩子!
那年学前班,带弟参加市里少年宫举行的“六一”幼儿识字大赛!一路闯关夺将,杀入决赛,最终夺得“听写”和“识字”两项第一,为学校赢得一架脚踏琴,就摆在学校音乐教室里。大赛颁奖时出现这么一个插曲,当带弟上台领奖时,评委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仔细打量着这眼前的小姑娘,五六岁大,胖胖的白脸蛋,一双明亮的大眼晴透着一股聪明劲,两条又粗又长油黑锃亮的大辨子几乎拖到小腿肚,辨梢扎着一大节红毛线,白衬衣洗的发黄,领子袖口都打着补丁,一看就是大人衬衣改过的,黑裤子裤腿分明接着一大节。老先生问,“你叫带弟?”“哪所学校的?”“工业区小学!”“噢!”老先生想这真是鸡窝里飞金凤凰!那所小学几乎无人知晓,大概刚成立不久吧?这小姑娘的成绩也太出众,鹤立鸡群,得了俩满分!老生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字,递给带弟,带弟拿过来低头一看,“叵”,带弟抬头看着老先生,恭敬地回答,“读po”三声!有一个成语叫“居心叵测”就是这个字!是不可不可之意!老先生当场一愣,还没反过神来!旁边有一位女评委,“带弟同学,老师也给你写一个字,你看看!”带弟接过一张白纸,低头看了一眼,“乐亭”带弟抬起头一脸自信,朗朗回答!“Iao读三声,ting,是一个地名,古时一场出名的战争就发生在这里。”那女老师的眼镜几乎惊掉啦!这小姑娘知道的可真多!
这时有一位市教育局的领导问带弟,“小同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带弟抬着头,看着主席台毫不迟疑大声回答“我的理想是!帮妈妈多干务,带好弟弟们!”“啊”全场所有老师和同学以及领导都惊呆在那里!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孩子的答案不外乎是什么科学家,解放军,飞行员,工人,老师之类的!带弟的这个回答太离谱,太出乎人们的意料!那位领导接着说“啊!小同学是这样的,我是问!你长大想干什么?”带弟不加思索干脆响亮回答!“帮妈妈干好家务,不让妈妈太劳累!带好弟弟们!”全场所有的人都大笑起来!那个领导一脸笑意又问“小同学!你有几个弟弟?”“四个!招弟,唤弟,梦弟来弟!”“呕!原来是五朵金花呀!”从此市教育界无人不晓,在那所偏僻的工业区小学有一位小秀才叫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