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部队医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只有两天,首日各科室业务评比,嘉宾观摩!第二日,论文研讨,晚上嘉宾宣讲,总结领奖。点妈从战火中走出,来了基层小医院,她哪里见过大医院是个怎样的排场,先进的医疗设施,正规化的管理条例,严谨的摇作程序,先进的护理理念,看着,听着老专家的点评,点妈是大开眼界。可长了见识。
人们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点妈看着那进进出出,来去匆匆的小护士,稳稳当当象飘着一样从眼前走过,一丁点脚步声都没有,相互之间没有语言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表达着各自的需求,不象自己那个小医院,护士穿着高跟鞋,叮叮当当敲着地面, 有个鸡毛蒜皮大的事,扯个嗓子吼的隔老远前都能听得见,没事就挤在一起扯着家长里短的那些烂事,说的是吐沬星子横飞,裂着大嘴笑的前仰后合!点妈暗自叹着气!
说巧不巧的是,就在嘉宾观摩之时,一辆接一辆救护车开进医院,停在抢救室门口,一起车祸四五位重伤患者被担架抬进抢救室,这真是在考验着医院的紧急应对能力,有外伤,有内伤,有骨折,有头部受伤的,有胸部挤压的,有腹部出血,还有口腔,眼科,等等,一瞬间就牵扯到全院几乎各个科室。一个抢救室合理地调配安排各个相关的科室,按部就班争分夺秒,步骤果断准确分工明确,行云流水般井井有条进行着,毫无应景之嫌!看得出在平时这紧急预案就准备的很扎实,准备的很充分!在场观摩的各位专家评委!在大会总结时,一字不提各科比赛的成绩,而是就这场车祸的应急措施中的各个环节展开了热烈讨论,都是行家里手,都不是外人,交换着各自的看法,总结着其中的经验与得失,对这次车祸医疗过程给予极高的评价!
下午一众嘉宾到处置室观摩,二十几张床一字排开,每张床前坐着一位小护士,床上躺着一位小战士,比赛的科目是扎头皮针,叫一针准,也叫一针见血,考地是基本功,心要静,手要稳,动作要准要快!只见一位近四十的女护士长,一声“开始!”坐在床前的各位小护士,麻利地作好各项准备工作,然后打开床前一盏小台灯,在灯光的照射下,一针见血,眨眼间二十几位选手都准确完成!同是干这行的点妈,看在眼里,心里却在那嘀咕着!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劲?这练的是哪门子基本功?
点妈正在那自顾自想着心事,那位护士长稍微带着点得意的总结完毕,然后请各位嘉宾专家评委点评,言谈之间有让各位专家评委也一试身手,比试比试供她们学习什么的,点妈就感觉到这位护士长就有点冒失啦!含有显摆之意!这就是一项基本功,也没做到极致!有什么值的张杨的?自己没什么本事,要论起扎针,也不是小瞧她们,不是自己在吹,就看刚才她们那几下子,她们全加在一起也不顶自己一个,再说啦,基本功也没这样练的!
点妈看着那脸上稍带得意之色的护士长,心想,她是小看了这二十几位专家评委,哼,那个站出来也够她喝一壶的!不能让她小瞧了自己这帮子老头老太太!让她明白天在哪?地在哪?于是上前几步,面带笑意地说,“自己呢是回娘家,也是向娘家人呢汇报一下点滴什么的,只供大伙乐和一下!大家别见笑就是啦!”
点妈嘴上说着 谦虚的活,一点不客气的拿过两个点滴架,一左一右安置在自己身边,自信的坐下,先把左右两个手背消了毒,撕下四块胶布分别贴在左右俩个手背上,然后摘下围在脖子上天蓝色的围巾,蒙住了双眼,左右两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攥着两团酒精棉团,没有用止血带,拇指和食指捏着针头,中指在手背向前按了几下,拇指和食指向前轻轻一送,立马见红,中指一拨把事先贴旁边的胶布贴在针头处,随后食指向边上一拨,把另处一个胶布固定在滴管之上,举起手打开滴管的开关,心里默念着液体的滴数!
然后用带着点滴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揑着针头,中指在手背上向前探了几下,拇指和食指轻轻一向前,立刻见红,中指顺便向边上一拨,把事先贴在此处的胶布贴在针头处,食指向边上一拨,把滴管固定在手背上,随后抬起手打开滴管的开关,计算好液体的滴数,这时掌声阵起,一片喝釆之声!这就叫作盲针加上左右开弓!
点妈站起身解开蒙在眼晴上的纱巾,向各位鞠了一下躬,“雕虫小技不值一提,让各位见笑啦!”看了一旁站在那的护士长面带不冷不热之色,说道,“这是当年杨院长带着我们在坑道里练就的,其实也没什么值得好炫耀的,当年抗美援朝时,我们全院的护士都会!”转头对着那一群小护士说道“如果上了前线,进入了坑道战壕,你们还能拎着这小照明灯吗?”那位护士长一听,脸一下红到脖子根,几步上前,一把握住点妈的手,“真是一句点醒梦中人呀,平时呢,居安思危,一切为了战时,常挂嘴边,可始终都在搞个什么花架子!为了在脸上涂脂抹粉,尽干些面子上的事!唉,,,!”一位白白苍苍的大高个军人,大概是某部队医院的一位院长吧,也上前握住点妈的手“这句话说的好呀!如果上了战场,进入了坑道战壕,你还拎着这小照明灯吗?我回去一定让全院同志都记住这句话!一切为了战场,一切都是为了在坑道战壕中!这样,小同志,我们院呢,再过俩月也要开个年终总结大会,到时你可一定来参加哟当个评委,回去我就给你单位发个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