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看热闹的人瞟了戈辉一眼:“公子哥也来看热闹,那个日本人从对面过来,就顺手在那个姑娘屁股上抓了一把,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就不让了,就推了一下那个日本人一下,结果给那个日本人推倒了,日本人不干了,一脚就把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踹飞了,现在这不要求小伙子给他道歉呢吗?唉……”这个人话还没说完呢,就见旁边的公子哥已经不见了,再定睛一看,公子哥已经到了日本人面前了。
戈辉走到日本浪人面前:“识相的赶紧走,我就当没这回事儿,如果不走,倒在地上的就会是你。”戈辉冷冰冰的眼神中已经杀气隐现了。
日本浪人本打算把戈辉的话顶回去,但是当他看到戈辉眼中杀气隐现的时候,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应该不是善茬,一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人,所以他退却了,向后退了三步,然后转身走出了人群。
戈辉转回身:“兄弟,有骨气,在下佩服,能认识一下吗?”戈辉看这一男一女两个人虽然都是中国人,但都是西洋人打扮,估计都是在外国生活学习过。
年轻人用大拇指沾了一下嘴角的血看了一眼,然后说:“我叫李隆基,这是我妹妹李文欣。”
戈辉笑了,他觉得这个名字很搞笑,于是说道:“你怎么不叫唐明皇啊?”
李隆基惭愧一笑:“我大伯家的大哥叫李隆盛,二哥叫李隆城,我家的大哥叫李隆晖,排到我就成李隆基了。”
戈辉“哦”的一声,伸出右手:“我叫戈辉,很高兴认识你。”
李隆基在自己身上擦擦沾血的右手,把右手伸出来和戈辉握了握:“谢谢你今天帮忙。”
戈辉叹了口气:“都是自己人谈什么帮不帮的。”
李隆基淡淡一笑:“但我还是要谢谢你,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围观。”
戈辉轻轻摇了摇头:“你不能这样想,普通百姓也没能力帮你,帮你反而会害了他自己。世逢乱世,你要理解。”
李隆基一边用妹妹递过来的丝帕擦嘴角上的血,一边说道:“我得好好的谢谢你。”
戈辉摇摇头:“要不这样吧,你请我吃顿饭,我们就算扯平了。”其实是戈辉想和这两个年轻人多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来头。
“没问题,你说吧,去哪儿吃?”李隆基一听立即答应了。
戈辉想了一下说:“我带你去奉荣饭店,在那儿吃吧,那里是奉天最好的饭店了。”
“好,我知道那儿,我们走吧。”李隆基说着就前边带路。
戈辉和李文欣也马上跟了上来。
戈辉一边走,一边问道:“李兄是从国外回来的吧。”
李隆基点点头:“我从英国回来,我在英国呆了快十年了,我家是新民厅的。”
戈辉立即用英语问道:“你在英国做什么?”
李隆基很诧异,他没有想到戈辉能说出这么一口英国味儿浓厚的英语来,连忙用英语回答道:“我学的是无线电发报机的设计和制造,我们此次回来,想在大清生产无线电发报机,我想一定非常有市场。”
李隆基的话,把戈辉吓住了,人才呀,真是缺什么来什么,老天要助我,我不成事都不行啊,于是连忙开口道:“李兄,这是回来考察来了?”
李隆基点点头:“是的,但很不理想,事逢乱世,难啊!”
戈辉又用英语问李文欣:“那你呢,在英国做什么?”
李文欣用英语说:“我是学电路设计的。”
戈辉继续用英语说道:“无线电这个东西可是新东西,从发明到现在还不到十年呢。你是因为什么才想做这个的。”
李文欣一边走,一边回忆说:“1898年那年我和同学们一起坐船出海,途中轮船触礁,船长用无线电通知海岸派救生艇来救我们,我就是因为这个无线电,才安然无恙的返回了陆地上,从此,我就决心学这个,于是就进了马可尼先生的研究所,我们家也给马可尼先生提供了研究经费,我就是在那里学会了设计电路的。”
戈辉的心脏砰砰砰的狂跳个不停,都是人才啊,怎么就都让我遇上了呢,看来这个时代还真是人才辈出啊,只不过因为遇上这个乱世,很多很多的人都被埋没了。
戈辉心里有底了:“李兄,遇到我了,你们的想法一定能实现。还有文欣妹妹,你也会有用武之地的。”
李隆基一边走一边很认真的看了几眼戈辉,然后问道:“戈老弟言下之意……”
戈辉淡淡地说:“半年之内,你的事情定有定论,我也正想开一个这样的工厂,可是没有技术人才。”
李隆基还是叹了口气:“你看看眼前的东北,哪有我们成事的社会环境啊。”
戈辉依然淡淡地说:“东北就要和平了,俄国人也要离开奉天了,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了。”
李隆基不敢相信地说:“你说的是真的?”
戈辉点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在四月初就能有结果了。”
李隆基更不相信了:“你这么肯定?”
戈辉叹了口气:“我有可靠的消息来源。”
李隆基这回信了,因为戈辉没有道理骗他。
三个人很快回到了奉荣饭店,店里的伙计一看是戈辉回来了,知道是大掌柜的好朋友,所以立即迎上来:“几位爷里边请。”然后又对戈辉说:“辉爷,您回来了,我们严大掌柜正好也回来了。”
戈辉也不客气:“给我找一个最安静的包间,我要请两位朋友吃饭。”这回变成戈辉请客了。
“好勒,您这边请,这个包间是为您专门预留了。我们大掌柜昨天就交待了。”伙计一边走一边给戈辉介绍。
三个人到了包间坐下,伙计夹着菜单问道:“辉爷,菜单您还看吗?我挑最好的给
戈辉点点头:“那你看着上吧,顺便把你们大掌柜也给我叫来陪酒。”
“得勒,这就给您叫去。”伙计说完小跑着离开了。
严肃很快就到了,宁远和周玉坪随后也到了,菜也很快上齐了。互相做了介绍之后,五个人在包厢里边吃边聊,聊英国,聊无线电,聊发报机,聊军队,聊禁卫军,聊东北的局势,聊禁卫军以后的发展……总之,天南海北聊了很多。戈辉为李隆基和李文欣勾勒出一幅迷人的画卷,听得他们兄妹俩如痴如醉。戈辉都说完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呢。
良久,李隆基才说道:“我不是不信你说的,我想看看你所谓的禁卫军。如果真的如你说的那样,我立即给我在英国的三个哥哥发电报,让他们带着机器设备原材料回东北。”
戈辉连忙说道:“不急,我先让宁远带你们兄妹两个去看八角台和镇妖峰,等看完了你再做决定也不迟啊。”
李隆基高兴的点点头:“我真的有点迫不及待了。”
戈辉想了想:“要不这样吧,你今天就住在这里,明天宁远就带你们去,他会全程陪同你们。八角台和镇妖峰对你们全部开放,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李隆基把目光转向宁远:“那就太麻烦你了。”
宁远客气道:“不麻烦,我们是互相帮助嘛。”
戈辉立即纠正:“是合作”。
宁远马上改口:“对对对,是合作。”
今天的饭吃的很成功,李隆基和他妹妹就直接住在了奉荣饭店。
第二天一早,李隆基兄妹俩告别了戈辉和严肃,由宁远带着,乘马车去了八角台。
周玉坪也在这一天,告别了戈辉和严肃,只身去了北京,他要在北京建立新的情报站点,为禁卫军在北京建立新的眼睛和耳朵。
戈辉则继续留在奉天,准备与盛京将军增祺谈招安的事情。
戈辉来奉天的第五天,严肃收到了左翼统领刘守信的消息,盛京将军增祺今天就要见戈辉。
严肃和戈辉马上去了盛京将军府,先见到了左翼统领刘守信,戈辉第一次见到刘守信,看年龄也就四十多岁,中等身材,略显清瘦,很平常的一张脸,放在人群里很快就找不到了,但眼神中透出一种奸滑,戈辉估计刘守信不简单。
刘守信也是第一次见到戈辉,第一印象就是年轻,估计二十出头,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一张俊脸,眼神精光四射,眉宇间气象不凡,刘守信心中认定此人功夫了得,怪不得他能拉起四千多人的大团,不,应该说禁卫军。
戈辉和严肃很快被刘守信带到了盛京将军增祺面前,刘守信立即为戈辉和严肃介绍:“这位就是盛京将军大人。”
戈辉和严肃听后,立即单膝跪地单手触地:“将军大人,小人戈辉、严肃拜见将军大人。”
增祺缓缓开口道:“起来吧!”
“谢,将军大人。”戈辉和严肃同时起身。
增祺这时才仔细看了看戈辉,高、壮、帅,还有出奇的年轻,一身长袍马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呢,这是戈辉给增祺的第一印象。增祺喝了一口茶,然后开口道:“你就是戈辉?”
戈辉轻声地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就是戈辉。”
增祺又问:“你是哪里人啊。”
戈辉连忙回答:“回大人的话,我是热河人,家母是正黄旗人,家父也入了旗人的宗籍。”
增祺点点头:“这么说你是从热河来的。”
戈辉连忙又道:“不是,我是从天津来的,我本是天津武备学堂的学员,洋人来了之后,学堂就遣散了大部分学员,我也在其列,就这样回到热河老家了,后来呆不住,又到了辽西,再后来就拉起了大团。”
增祺听后,很是诧异,原来这个戈辉还在天津武备学堂上过学啊,天津武备学堂可是相当有名气的,怪不得呢!还真是个人才,这个人留在身边或许有用。
增祺又问:“我听说你的禁卫军有四千多人?”
戈辉小心的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四千多点儿。”
增祺又问:“都些什么人啊?”
戈辉听得出增祺语气中的蔑视,但他此时只能当没听见:“回大人的话,都是一些自发的大团,还有一些土匪绺子,加上我组织的大团,还收留了一些逃难的老百姓,加到一起就过了四千了。现在东北渐显安定了,拉着这些人就不太好了,要是解散了,还真怕他们再去当土匪,所以我就想投靠朝廷,让他们给朝廷当兵,这样即为朝廷增加了兵力,又解除了匪患。”
增祺眯着眼睛,轻轻地点了点头:“难得你还有这样的想法。”
戈辉看到增祺的语气有了些许变化,连忙又道:“大人,小人今后愿意追随大人鞍前马后,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增祺嘴角划过一丝不经意的微笑:“你为什么给你的大团起名叫禁卫军啊?”
戈辉连忙解释:“大人,是这样的,最初我们也叫大团,可人越来越多,叫大团就不合适了,于是我就想啊,东北是咱大清的龙兴之地,这支大团不光要保护地面儿上老百姓的安全,还有责任保护咱大清的龙兴之地,我们要当龙兴之地的禁卫军。这样,名字好听,也提气儿,更主要的还能笼络人心,结果叫了这个名字后,来投靠的人越来越多,结果就成了现在四千多人了。”
增祺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名字起的好,光凭这名字就拉到这么多人,这个戈辉不简单啊,不愧是天津武备学堂出来的。
就连刘守信在旁边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从1900年到现在也就不到两年的光景,就拉出一支超过四千人的禁卫军,这个能力不一般啊。
增祺又问:“你们现在驻扎在哪里啊?”
戈辉答道:“目前驻扎在八角台,大人随时都可以派人去查验。”
增祺点点头:“好啦,你的事情,我知道了,我要考虑一下,到时候我会派人通知你的。”
戈辉连忙再说道:“谢大人收留,小人最怕的就是这些人散伙后再次啸据山林干起打家劫舍的事情。现在小人放心了。”
增祺面无表情,心想,我还没同意呢,嘴上却淡淡地说:“你们先下去,等候消息。”
“谢大人,小人告退。”戈辉和严肃就这样退了出来,很快离开了盛京将军府。
其实盛京将军增祺也是刚回奉天不久,增祺之前一直躲在新民厅,本来不敢回奉天。因为现在俄国人顶不住列强的压力,准备要让出东北了,所以增祺才敢回奉天。因为丢了奉天朝廷对他很不满,但也因为他没有触怒俄国人,没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还是有一些功劳的,所以朝廷对他不褒不贬了事。但增祺留给朝廷的印象已经大不如前了,回到奉天后,增祺正想办法弄出点成绩来,好给自己撑门面。
正在这个时候,严肃找到了刘守信,刘守信马上又把这个事情汇报给了增祺,增祺本来对招安土匪不感兴趣,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是要急着出政绩的时候,如果能招安一批土匪,而且还是四千人的大土匪,这也算是不小的功劳吧,这个文章得好好做一做。增祺在自己的将军府里考虑了三天,之后才让刘守信通知那个叫戈辉的人来见他。
今天召见了戈辉,增祺对戈辉总的印象还可以。招安一支四千多人的禁卫军,不但能补充自己兵力,还消除了很大一部分匪患,相信朝廷一定会很高兴。
增祺看了看刘守信:“少安(刘守信字),你对招安的事情怎么看啊?”
刘守信已经看出戈辉不是池中之物,但现在是增祺急着出政绩的时候,不能说不好听的话,但也不能说戈辉好,否则有一天增祺发现戈辉不好了,那自己这个当初引荐的人就有麻烦了,于是说道:“大人,这人得慢慢看,正所谓路摇知马力。”
增祺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好好想想。”
刘守信很知趣的离开了盛京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