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运先是在朝阳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收了三千多双千层底的布鞋,又在朝阳县城里找到赵大石的石灰场,拿走了三吊钱的粉笔,再到已经更名的“城合裁衣店”拿了三千套迷彩作训服、战术双肩背包、套头式战术背心,并支付了当初预定的所有五万套作训服、双肩背包、战术背心的费用。
在准备回镇妖峰基地之前,城合裁衣店的李成合找到了程天运,希望能让他的小儿子李文举参加禁卫军。程天运立即就答应了,只是李文举才16岁,年龄稍小了点。虽然李成合一再请求,但他儿子李文举却并不愿意参加禁卫军,可他又很怕他的父亲李成合。最后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跟程天运走了。
其实,李成合还有一个大儿子叫李文兴,在美国丹佛学的医学,已经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了,在美国开了一家私人诊所,还在一家大型医院担任主治外科医生。他的儿媳妇是个美国人,也是医生,是学内科的,也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李成合还有一个女儿,叫李文兰,她是李文兴的妹妹,李文举的姐姐,也刚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前些天来信了,说年末回国。
宁远带着大队人马一天后到达了镇妖峰军事基地,突然来了一千五六百人,立即热闹起来,平时只有两百多人的基地,瞬间忙碌起来。为新兵安排宿舍,两百名老兵还住原来的宿舍。现在镇妖峰基地已经有士兵宿舍两百间,足够两千名士兵居住。军官宿舍五十间,也足够所有的军官居住了。
第二天程天运也带着采购的东西回来了,还买了很多的粮食和被服。
基地留守司令王超辉,代表基地欢迎宁远程天运和两百名老兵回基地,同时欢迎一千五百名新兵来到基地生活。当天晚上基地里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食物也比基地建设之初要丰富得多,基地后勤人员的热情招待,让老兵和新兵们都感觉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现在镇妖峰基地比三月初的时候面积大了近一倍。目前有士兵宿舍两百间,军官宿舍五十间,五百人的大食堂六个,两百人的随营军校教室三个,司令部一个,后勤住宿区五百间。饲养场两座,分别饲养着很多的家禽和家畜,还养了很多兔子野猪,总之,现在基里几乎可以做到顿顿有肉吃。
最重要的是解决了用水的问题,请人来山上看了那个山洞中温泉和地下暗河的流向,然后在镇妖峰下挖井,居然真的挖出泉水来了,用石头砌好之后,再用石板盖上,从此镇妖峰基地用水,再也不用到山洞里挑水了,直接在山下就可以了。大家连挖了十口井,这样就能保证用水的时候不用排队了。
离基地不远处的洼地里,今年五月初已经全部开垦成农地了,共开垦了两千亩农地,等到秋天就可以解决基地大部分的粮食供给。如果有足够的人力,再开垦两千亩也没问题。洼地四周不太适合耕种的土地,全部种上了土豆和红薯。
现在基地里已经有新生儿出生了,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还有两对新人在基地结婚。现在的基地是所有后勤人员的家,他们爱这里,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有工资,有自由,有平等,有安全,有房住,有地种,有饭吃,有爱,有家人,有幸福的生活。
回到基地第三天,正式开始重新登记新兵,为新兵重新安排宿舍,并统计了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兵人数,这次的一千五百人中,有五十六名新兵至少受过完整的私塾教育。其中包括孙昌明、孙婉儿、王春妮,还有不想当兵,被父亲强行派到这里的李文举。这五十六个人将被重点培养,他们将在镇妖峰随营军校参加培训,学习初级军事启蒙教育。现在的教科书主要是手抄本的《孙子兵法》和《六韬》,以及戈辉当教官的时候做的课堂笔记。
回到基地的第四天,开始为新兵分发作训服,每个宿舍都选出了临时的班长。穿上崭新帅气的作训服,新兵们特别的高兴。还发放了新军鞋。禁卫军老兵开始教新兵们如何使用裹脚布和绑腿。
基地留守司令王超辉还专门叫人把孙婉儿和王春妮找到他的办公室里。
王超辉很于心不忍地说道:“你们俩个真的想好了要当兵?要接受一百二十天的魔鬼训练吗?”
“是的,我们想好了。”孙婉儿和王春妮异口同声。
王超辉无奈地摇了摇头,目光仿佛回到了几个月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季节:“你们知道吗?我们去年十一月份开始训练,整整四个月,一百二十天,简直像死过一回样,曾几何时,都想过宁可死了也不想训练了,不过最后我们坚持下来了,虽然恨过戈辉,但后来我们还是很感激他。”王超辉长叹了一声:“我们男人都受不了那样的苦,死的心都有,你们女人就更不行了,我不是瞧不起你们,因为那样的训练会练坏你们的身体。”
“王司令,我们真的不怕”孙婉儿开口道。
“对,王司令,我们不怕,我们受得了。”王春妮道。
王超辉拿起桌子上的《禁卫军陆军初级步兵训练大纲2.0版本》:“这个戈总司令编写的2.0版本的训练大纲我仔细的阅读了,也仔细的研究了,比我们第一批训练时的大纲难度增加了,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王司令,我们一定要参加训练。”孙婉儿和王春妮再次齐声回答。
王超辉无奈了:“好吧,既然你们这么坚决,我同意你们参加训练。”语声微顿,又道:“训练明天正式开始,开始以后一切都按大纲来,任何人不得违抗,不分男女,不论是谁,违者军法从事。”杨双的声音平淡不容反驳。
孙婉儿和王春妮被安排在了一个军官宿舍里,这算是对两名女兵的特殊照顾吧。
回基地第五天,1901年5月25日,禁卫军第二批新兵军事训练正式开始,第二批新兵总共一千五百零四人,多的那四个人是孙昌明、孙婉儿、王春妮和李文举。
从这一天起,《禁卫军陆军初级步兵训练大纲2.0版本》的训练大纲正式开始实施。也是在这一天“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十个字写在了训练场上最明显的地方,战士们每天必须把这个大声的喊三遍。
本次训练的总教官是基地留守司令王招辉,其余的教官都是第一批训练时的禁卫军战士,就是那受伤的三十五名禁卫军战士。如今咸鱼翻身,他们有样学样,当初戈辉是怎么招呼他们的,当初戈辉是怎么对他们说的,他们都历历在目,他们今后就要怎么招呼那些新兵,好好过一下当教官的瘾。他们不光按照2.0版本的训练大纲训练这些新兵,还向新兵们传授受伤时的感受,受伤后如何让自己活下来。这些都是戈辉交待给那些伤兵的,把自己在战斗中的得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每一名新兵。
从这一批新兵开始,唱的歌不再只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亮剑》、《有个道理不用讲》这三首歌了,又有新的三首歌在每天吃饭前学唱。分别是《禁卫军人之歌》,这是戈辉根据《共青团员之歌》把歌词稍稍改动一下就成了。第二首是《说句心里话》,这个歌词没有改动。第三首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也是把歌词稍稍改动就成了。
朴实易懂的歌词,优美的旋律,立即让士兵们喜欢上了这几首歌。在每天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这些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过很少教育的士兵们逐渐明白了许多的大道理。通过歌唱教育启发士兵,这是戈辉在《禁卫军思想政治教育指南》中特别强调的。现在所有的禁卫军战士都觉得他们的总司令戈辉不但能带着他们打仗,还是一个会唱歌的军人。
新兵正式开始训练后,宁远、程天运、鲁飞、纪云峰带着一百六十五名禁卫军战士再次离开了镇妖峰基地回八角台。
在临行前,宁远和程天运,还有基地留守司令王超辉一起来到后勤区找到了老木匠李铁山,把他的徒弟张顺牺牲的事情告诉他了,并把抚恤金交给了李铁山,还把李铁山定为烈士家属,并承诺李铁山,以后由禁卫军负责照顾李铁山。然后又去找其他几名牺牲战士的家属,告之实情,给予抚恤金,并做相应的保证,完成了这件事情之后,宁远程天运等人才带着队伍正式下山。
留在八角台军事基地的戈辉并没有闲着,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了《禁卫军陆军中级步兵训练大纲》,并开始对余下的不到一百名禁卫军战士按照新的训练大纲进行训练。进行更高级的进攻战术和撤退战术的训练。单个班的交替掩护进攻和撤退、排级别的、连级别的,不过现在不够一个连,顶多算是一个被打残的连。
在训练的同时也派人化装成老百姓去辽阳和奉天一带进行侦察,为下一次出击寻找机会。
这些天来俄军一直在寻找军火的线索,也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搜集情报。同时,也收买了一些本地人,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俄军寻找线索。能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的军火运输队,这个战斗力让俄军十分的震惊。必须找到这支武装,这对俄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铲除这个威胁。
俄军判断,这是军人干的,是一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部队干的,土匪干不出这么漂亮的活来。但是辽中一带除了俄军以外,就没有受过正规化训练的军队了。清兵不算,清兵接受的也不是现代的正规化军事训练。忠义军那帮半土匪半平民的武装也没有这个能力。俄国人一时间钻进了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牛角尖里,甚至怀疑是不是盛京将军增琪派兵干的,当然,很快证明这不可能。
俄军的军火车队被抢的事情,自然也传到了正在通化休整的忠义军主力。听到这个消息,刘永和、董教敏立即把主要军官们召集到一起开会,研究俄军军火被劫的事情。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一支友军啊,而且战斗力极为强悍,六百名俄军被全歼,三百驾装满军火的马车被劫走,想起来都让人觉得这不像是真的。所以他们立即派人去核实这件事,如果是真的,那就要设法找到这支武装,这对壮大忠义军和应对俄军新一轮的围剿非常重要。
严肃和周玉坪也派人送来了奉天最近情况,现在俄国人在向奉天辽阳一带增兵,因为俄国计划在六月份对忠义军展开更大规模的进攻。奉天街头经常能看到成队的俄军士兵经过。严肃和周玉坪在奉天城里已经扎下了根,正在努力丰富自己的情报渠道,也在秘密地发展情报人员。同时还向戈辉汇报了,严肃在奉天又开了一家裁衣店,名叫“奉城裁衣店”,主要销售朝阳“城合裁衣店”送来的成衣,其中还有“成合装”,李成合还派来两个得意的徒弟到这个店当裁缝。
戈辉则是一门心思在搞训练,请来木匠师傅和泥瓦匠师傅,制作了很多训练用的建筑和训练器材。用于常规的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戈辉设计出花样繁多的训练设施,让禁卫军战士们大开眼界。也让枯燥无味的训练变得有意思了,通过这样的训练,战士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随机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再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战士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方面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在押运军火的马车队离开第七天,一支四十多人的小队赶着两驾马车途经八角台,带队的人叫张作霖。
张作霖的小队一进八角台立即引起了张景惠的注意。张景惠现在是八角台的治安长,这是戈辉给他封的官。八角台镇突然来了一支四十多人的小队,作为治安长他当然不能不过问一下,于是命令自己的表弟毛来喜,马上集合治安队前去盘查。
目前张景惠的治安队算上张景惠共有八十一人,每个人都分得一支水连珠步枪,每天早晚各接受禁卫军两小时的军事训练。今天上午的训练刚结束不久,就接到表弟毛来喜小队的报告,说镇里来了一支四十三人的小队,张景惠马上带人过去了。
张作霖的小队进镇没多久,就见前面来了一支近百人的小队,每个人都拿着枪,朝自己这边过来了。小队里的人立即紧张起来,张作霖严令大家不要轻举妄动,有过管理大团经历的张作霖很快发现对面过来的那支小队,都穿着相同的服装,队列严整,这引起了张作霖的好奇。
张景惠很快来到张作霖小队的前面,手下人立即挡住了去路。
张作霖快步上前一抱拳:“小弟张作霖,从赵家庙逃难至此,务必请大哥行个方便,我们只是在贵镇打个间吃点东西,然后就走。”
张景惠本想趾高气扬的询问一番,要是对方口气不善,那就先拿下他们。可是听对方自称是张作霖,还来自赵家庙,原来这个人就是传言中被人赶走的张作霖啊,于是立即笑道:“久闻张老弟的大团在赵家庙一带,从不扰民,名声极好,今日能在本镇相遇,真是三生有幸啊。”
张作霖连忙客气:“大哥您过奖了,本分做事,天经地义,何足挂齿。”
张景惠笑道:“这奉天省中西部各地的大团还少吗?能像张老弟这样从不扰民的大团屈指可数啊。”
张作霖长长一叹:“可惜,现在小弟的大团已经不在了,这么正逃难呢嘛?”
张景惠连忙不解地问道:“金寿山不是已经被人灭了吗?你再回去不就是了,相信以张老弟你在当地的威望,再拉起大团来也不是难事吧。”
张作霖轻轻摇了摇头:“组织大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前路茫茫,目前我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先到奉天南部投朋友了。”突然又问:“敢问兄台怎么称呼?”
张景惠答道:“在下张景惠,和你是本家。”
张作霖连忙抱拳:“小弟能在这里认识张大哥,真是荣幸至至。”
张景惠呵呵笑道:“行了老弟,咱们不要在这里客气了,跟我走吧,我带你去见张会长,然后给你引见戈司令。”说完就拉着张作霖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对表弟毛来喜说:“带他们去吃饭,今天咱们治安队招待他们吃中饭。”就这样,张作霖被张景惠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