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又把目光投向孙婉儿:“婉儿,我们走以后,基地就由你全权负责了,在我们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不光要把招兵的事办好,还要做另外一件事情。请张会长帮忙,也可以找你父亲收集一些大型犬类。比如:昆仑山脉犬、蒙古獒、川东猎犬、蒙古细狗、广东潮州犬、山东细狗等,主要收集这六种犬类,每种犬至少不下三百只,血统要纯正,将来要当军犬来使用的,这些军犬要都送到镇妖峰基地,在那里饲养,建驯养基地。”
孙婉儿点点头:“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戈辉看了看孙婉儿:“这么大的基地,担子就落在你肩上了,辛苦你了。”
孙婉儿听了很是感动,忙说:“请司令放心,我和春妮一定管好基地。”
戈辉点点头:“那就拜托了。”转而又对大家说:“散会吧,大家都去忙吧。”
“是”众人一起回答,然后各自走了。
看着大家都走了,戈辉也开始准备,他也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此次军事行动,人数多达四千五百人,这是戈辉来到这个时代以来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作战,自己手下的军官们也是第一次指军成百上千人行军作战,新兵们也是第一次参加军事行动,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能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戈辉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王春妮会议结束后马上就来到巷战训练场,通知正在训练的战士们,今天的训练结束了。明后天有外出训练任务。
正在进行巷战训练的战士们,一听训练结束了,无不欢呼。马上回宿舍取暖,今年冬天雪可真大呀,来到八角台才半个多月,就下了四场雪。在一尺深的雪地里训练,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宁远和程天运等七个人离开了会议室,又到了另一个会议室里商量排级别的整编问题。从三百七十五个十二人制步兵班中选出排长副排长。七个人根据花名册中文化程度一栏标注的,还有半个月来训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都挑出来,再比较,最后选出九十个排,涉及兵力四千五百人,每个排三十八人,包括排长、副排长。最后每十个排组成一个营,没有连级单位,三个营组成一个团,一共三个团,九个营,一共九十个排,多余出来的人配属营部和团部,由营部和团部直接领导,再余下的士后被分配到司令部,给戈辉当卫兵,也当通讯员。
七个人商量完整编方案后,马上来到大操场吹集合号,开始了整编,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整编的非常顺利。有一百八十人被提拔为代排长和代副排长。
许明也很快就贴出了通知:禁卫军明天晚上要外出去很远的地方训练,在外出训练过程中,考核所有新提拔上来的代排长和代副排长,班长和副班长,训练结束后,干得好的可能会晋升连长、副连长,或者是“代”字去掉,成为正式的排长和副排长,干得不好的,直接回去当战士。
看到这个通知,所有刚刚当上代排长和代副排长的心里又都悬起来了,看来这个代排长还真是临时的,是个过渡,能不能真的成为排长,就看这次外出训练了。所有新上任的代排长和代副排长都横下心来,一定要带好这个排,决不能回去再当战士。
张作霖现在真的成为排长了,虽然前面还有个“代”字,是临时的,但张作霖相信,这次训练回来后,他至少能把“代”字去掉,就是当上连长也不是不可能的。自从正式分班,当了班长后,张作霖就开始住士兵宿舍了,训练时间安排的紧,张作霖半个月了没回一次家。这回要出去远行训练了,他趁机回到后勤区的家里看望老婆和儿子还有女儿。
赵春桂一看自己的丈夫回来了,特别的高兴,忙把儿子抱过来给张作霖稀罕稀罕,又把女儿张首芳叫过来看看爹。
张作霖抱着儿子坐下来说道:“孩儿他娘,我又要走了,这次是外出训练,什么时候回来还没定呢。”
“啊?又要走啊,这回来才多久啊。”赵春桂有些不理解。
张作霖啧地亲了一下怀里的儿子,然后道:“这是司令部的决定,我们当兵的只能服从。”
赵春桂点点头:“你就放心去吧,我在后勤区挺好的,吃的好住的好,也有活儿干,啥都不用你担心。”
张作霖很欣慰,然后说道:“我现在是排长了,手底下又有三十几号人了。”
赵春桂脸上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我就知道我家男人肯定错不了。”
张作霖把儿子交给赵春桂,又抱起女儿张首芳,狠劲地亲了两口:“爹要走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好好在家陪娘,听娘的话知道吗?”
张首芳点点头,很稚气地说:“嗯,我会听娘的话的。”
张作霖又亲了一口张首芳:“大丫头,真听话。”然后放下张首芳,对赵春桂说:“孩儿他娘,那我就走了,排里还有很多事情呢。”
赵春桂点点头:“你去吧,家里你就放心吧,你照顾好自己。”
张作霖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了。
李文举现在也是代排长了,而且还是年龄最小的代排长,战士们都还是服气的,因为在训练中李文举并不比任何人差,而且人家还识字,还很有见识,大伙都挺服他的。李文举的副排长叫钱笑阳,比他大五岁,八角台本地人。钱笑阳只读过完整的私塾教育,就是一个农村娃,虽然有点不服气,但宁远参谋长安排的,还是没有人敢反对的。
孙昌明对于自己当排长倒是没啥感觉,他觉得自己当排长是早晚的事儿,就是连长也是早晚的事儿。
孙婉儿走过来:“哥,祝贺你当排长了。”
孙昌明不以为然地说:“早晚的事儿,别说排长了,就是连长、营长、团长也是早晚的事儿。”
“切,别忘记了,你现在的排长还只是个‘代排长’呢,大言不惭。”孙婉儿忙给孙昌明泼冷水。
孙昌明微微一笑:“妹妹,你看着吧,老哥我早晚有一天能当师长甚至军长。”
孙婉儿彻底没话了:“好吧,我就等你当师长当军长,对了,我昨天晚上做梦,我梦到二哥昌华了。”
孙昌明也点点头:“你还别说,算时间,差不多还真到他回来的时候了。”
孙婉儿满心期待地说道:“等二哥回来后,也让他来参加禁卫军咋样啊?”
孙昌明被孙婉儿逗笑了:“人家昌华回来打算自己开医院的,人家可不想当兵。”
孙婉儿坚持道:“我一定要让他来参军,给咱们当军医。”
孙昌明无奈地摇了摇头:“恐怕到时候二伯不同意呀,二伯可就这一个儿子,二伯还指望昌华继承他的家业呢。”
孙婉儿这时叹了口气:“是啊,以昌华哥的孝顺,他是不会不听孙翰青那老头的话的。”
孙昌明彻底被小妹打败了:“你背地里居然直呼二伯的名字,你太不礼貌了。”
孙婉儿又叹了口气:“算啦,到时候再说吧,不过我真的很想知道昌华哥会从法兰西给我带什么回来,真想知道他在那学医学的怎么样了。”
孙昌明想了想说:“上次好像听二伯说,马上就要拿到博士学位了,拿到后就回来,然后在奉天开一家医院。二伯早就计划好了,开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医院。”
孙婉儿看时间不早了,于是说:“哥,我还有别的事儿呢,我先走了。”
“嗯,你去吧。”孙昌明道。
看着妹妹走了,孙昌明也回宿舍了。
孙婉儿没有回宿舍,他先找到王春妮,然后两个人一起去找张景惠了,找张景惠谈招兵的事情。
张景惠的治安队今天训练结束的也早,一个月的训练,治安队几乎像是脱胎换骨一样,现在连走路都有模有样的,张景惠看着心里特别高兴,自己的治安队现在就差和禁卫军一样的军装了。
张景惠正在这儿想事儿呢,孙婉儿和王春妮来了。大老远就看到两个身材曼妙的女军人来了。孙婉儿和王春妮都穿着一身松枝绿颜色的军官服,量身订制的,非常的合体,不但体现了女性优美的身段,还彰显了女性柔美的气质。张景惠一时间看呆了,真的是太美了。
看孙婉儿和王春妮越来越近了,连忙收回目光,主动问道:“两位宣传干事,今天来我这治安队,有啥指示啊?”
孙婉儿淡淡一笑:“指示谈不上,传戈辉总司令的话,让我俩负责把关,由您主要负责,招兵五千人,最好多招至少受过完整私塾教育的新兵。”
“五千人?”张景惠不敢相信地伸出五个手指比划着。
“对,五千。”孙婉儿看张景惠的样子觉得好笑。
不过张景惠马上就恢复正常了,戈司令一向大手笔,而且一次比一次大,这五千人算少的,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张景惠相信能更加顺利。事实上,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得多,因为之前新兵回家时,也或多或少的宣传了禁卫军,老百姓心中认可度迅速提高,招兵顺利不足为奇。
戈辉也找到张紫云,告诉张紫云,禁卫军要外出训练,要很久才回来,在这段时间,希望张紫云能帮助两个宣传干士管理好基地,同时还要张紫云帮助收狗,主要收集昆仑山脉犬、蒙古獒、川东猎犬、蒙古细狗、广东潮州犬、山东细狗等六种犬类,每种至少收三百只,禁卫军要成立了一个军犬驯养基地。
听了戈辉的话,张紫云觉得自己实在是老了,真的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他实在不理解军队养狗干什么,难道是为了吃肉吗?听戈辉的意思不像是要吃肉呀。不过,他也习惯了,戈辉做的很多事情他都不理解,多这么一件也不多。不过,这些狗却是不那么好找,蒙古獒和蒙古细狗还好说,东北紧挨着蒙古大草原,剩下的昆仑山脉犬、川东猎犬、广东潮州犬、山东细狗等,在东北哪儿找去,得托人到别处去找,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找这些狗可是要花大时间了。
不过戈辉并不着急,只是希望张紫云能帮他把这个事情办成,多多益善。
张紫云转念一想,反正费用都是禁卫军出,无所谓了。关于禁卫军要外出训练一事,张紫云更是没当真,估计肯定又是去打仗了。不过也能理解,养这么多兵,不打仗干什么,吃白饭吗?不过,这一下子就走近五千人,这得打多大的仗呀,这样打下去,会不会给八角台带来杀身之祸呀,想到这里,张紫云不禁担心起来。
下午,瞿城就接到了石焰团长的命令,让他今天天一擦黑就带着三营化妆成劳工,直接去五站。负责对五站及其周边的情形进行严密的侦察。也可以派一部分战士混进修铁路的劳工们的队伍里,把里面的情况摸清楚,里应外合做到对五站情形的绝对掌控。等大部队到了,立即配合大部队抢占五站。
瞿城知道训练任务已经开始了,他立即把新提拔起来排长和副排长们叫过来开会,把团长的命令说给了大家听,让大家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今天晚上天一擦黑就出发。
张作霖是三营一排的排长,他对自己参与这个行动一点都不紧张,因为他以前过的就是刀头舔血的日子,这次行动不过是重温一下以前的生活,所以他表现的很平淡。
天一擦黑,瞿成就带领三营全体离开了八角台基地,他们扮成无家可归的人向五站方向去了,近七百里地,估计要走十几天吧。
余下的大部队继续准备,不但要多带些食物,还要做好在途中打猎的准备。最好是能与敌人打一仗,这样就能从敌人手中获得补给。但是现在俄军与忠义军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忠义军主力部队已经覆灭了,残部不知去向。俄军也在收缩部队,想在野外遇上俄军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第二天白天,在各营营长的督促下,各排都分别自检了一下自己的准备情况,这一次行军不会只是一天两天,可能会长达两三个月,所以必须把一切都想到,一切都尽可能的准备齐全。
晚上天一擦黑,四千多穿着老百姓服装的禁卫军悄悄地离开了八角台基地,向着辽阳和奉天之间的方向去了。有一部分禁卫军扮成土匪,骑马游走于大部队的前后左右,和大部队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脱离太远,他们负责驱离附近的老百姓,这样就避免了大部队与老百姓遭遇的情况。
一月的东北,正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四千多禁卫军战士,踏着一尺深的积雪,全速在雪地上前进。此时天上又开始下起了大雪,行军的痕迹很快就会被大雪淹没,仿佛根本不曾有人从这里走过一般。
禁卫军于1902年1月18日晚离开了八角台基地,军事行动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