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的确如此!距离科举正式开考,仅仅只剩下两日了!奴才依据各地州府,所呈报上来的名单仔细核算过,预估此次科举,考试大概需要十日左右,方能圆满结束呢!”
林世恩毕恭毕敬地回应着,腰板挺得笔直,脸上满是敬畏之色。
“竟然会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科举?”
林大天子闻听此言,不禁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那模样仿佛能塞下一个鸡蛋似的。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林世恩。
“是啊,皇上。据奴才统计,这次全国总计前来应考的学子,多达三十六万四千二百一十五人之众。若按照平均每日考核三万六千名考生来计算,确实至少也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呐。这其中的工作量实在是极其庞大啊!”
林世恩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揉了揉太阳穴,显然对于如此繁重的任务感到颇为头疼。
要知道,京城一下子涌入了几十万的考生,单就维护社会治安、安排他们的住宿,以及保障日常生活等方面而言,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都不是小数目啊!
然而,即便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却也别无他法。毕竟如今的大周帝国,急需一场大规模的变革,那些机构臃肿,且碌碌无为的地方官员们,必须被彻底替换掉才行。
现如今,大周帝国内大大小小的官员,总数加在一起,近乎八百多万之巨。而且,这当中,还尚未将众多吃空饷的人员,计算在内呢!
即便是家中坐拥金山银山、犹如开设了一家帝国银行般富有的人家,恐怕也难以承受这般沉重的负担啊!
想到此处,林大天子心头忽地一动:
“咦,既然如此,何不干脆开设一家真正的帝国银行呢?这样一来,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不过目前的重心是在科举考试,帝国银行的事情,只能放在后一步来解决了,开银行又要涉及到纸币的改革,唉,头痛啊,希望这次能选出一个懂金融的人才来!
“三十六万多人……”林大天子喃喃自语,随即露出一丝苦笑,
“看来这次科举考试的组织工作,确实不轻松啊。干爹,你们辛苦了。”
林世恩连忙摆手,恭敬地说道:
“皇上言重了,这是奴婢分内之事。虽然工作量庞大,但为了国家的未来,奴婢一定会竭尽全力,确保科举考试顺利进行。”
林大天子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
“干爹,关于考生的住宿和治安问题,你们是如何安排的?”
林世恩回答道:
“回皇上,奴才已经与京城的各级官员们,一起商议过,决定将考生,分散安置在京城的各个区域,避免过度集中。同时,京城内的治安力量也已经加强,确保考生们的人身安全。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考生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饮食、医疗等基本保障。”
林大天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干爹,你们考虑得很周到。不过,这么多考生涌入京城,京城的百姓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
林世恩微微一笑,说道:
“皇上放心,奴才也已经与京城的商贾们商议过,他们会在此期间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应,确保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我们也鼓励考生们尽量自给自足,减少对京城百姓的依赖。”
林大天子听后,心中稍安,随即又想起了自己刚才的灵光一现:
“干爹,朕刚才想到,既然国家财政压力如此之大,何不设立一家帝国银行?这样一来,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林世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赞许的神色:
“皇上英明!设立帝国银行确实是一个好主意。通过银行,我们可以吸纳民间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和军事开支。同时,银行还可以发行纸币,减少对金银的依赖,进一步稳定国家的经济。”
林大天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不仅如此,帝国银行还可以为百姓提供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发展农业、手工业等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
林世恩连连点头,赞叹道:
“皇上高瞻远瞩,奴婢自愧不如。设立帝国银行确实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奴才这就去召集相关官员,商讨具体的实施方案。”
林大天子微微一笑,摆手道:
“干爹,不必急于一时。眼下最重要的是确保科举考试顺利进行。帝国银行的事情,等科举结束后再详细商议也不迟。”
林世恩恭敬地点头:
“皇上说得是,奴婢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科举考试圆满成功。”
林大天子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叮嘱道:
“干爹,科举考试结束后,你们要尽快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学子,充实到朝廷和地方官员的队伍中。那些碌碌无为的官员,该撤的撤,该换的换,绝不能再让他们拖累国家的发展。”
林世恩郑重地点头:
“臣明白,皇上放心,臣等一定会严格把关,确保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
林大天子微微一笑,他知道,只要科举考试顺利进行,帝国银行成功设立,大周帝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