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十二月末
在白水县大肆开展轻工业和练兵的时候,陕西,山西,河南各地的灾民已经开始商量如何应对朝廷的苛税了。
由于这个冬季矿山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所以硝石产量很高。
第二民团,哦现在叫白水县三营,
已经开始实弹练习了。
再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这边有七八万人的吃喝要安排,李冰除了买粮食外很少再回去了。
当稳定下来的日子格外的平静,转眼间就要过年了。
可是总有人要打破这点宁静。
“大人,我们抓住了一个叛徒!”
“对,叛徒!”
“……”
一众白水县百姓押着一个长衫青年进了县衙。
李冰看着百姓们,问道:“此人干了什么事情?”
台下又吵了起来。
一个老头喝住众人:“我发现的我来说!”
众人这才停止说话。
老头崇拜的看着李冰:“李大人,老汉是城南开客栈的,这个李秀才来我客栈吃饭,嘴里不停地嘀咕着要举报大人您。”
“我这一看,敢找大人您的不是,这小子不是叛徒谁是?我就联合顾客们把他抓来了!”
“还在他包里找到了写好的信!只可惜我们几个人识字不多…”
刘一刀接过信交给李冰。
撕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
[赵旗官,我是李秀才,几月不见,甚是想念。闲话少叙,我观白水县知县李冰,包藏反心,私自募兵,公然反大明律,亦有物证…]
物证正是之前李冰用来招募士兵时的测试问题。
额,对秀才来说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了。
李冰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秀才。
“赵旗官?锦衣卫吗?”
李秀才也是硬气:“你个狗官,食君俸禄,却不替君分忧,反而要造反?”
李冰也不生气:“那你说说我拿谁的俸禄了?”
其他看热闹的人也问道:“对啊,李大人拿谁的俸禄了?”
“你真是个白眼狼,李大人来之后我们都没饿死过人!”
也是,自从李冰来这白水县之后,没人给一点俸禄,他也没有收取赋税,反而拿出粮食赈灾帮百姓度过难关。
更是杀了祸害百姓的豪绅,山贼。
“反正你的做法就是造反!”
李秀才见讲不过众人就开始不讲道理。
李冰也没什么耐心和他耗着,现在工厂每天产出大量的布匹和生活用品卖不出去,头大着呢。
“刘班头,把他带下去,审出来跟他接头的锦衣卫。”
“我们招募民兵是执行山西巡抚招兵自保的命令,不是造反!”李冰对着百姓们说道。
“我们懂!”百姓们发出善意的笑声。
“呵呵呵…”
经过县衙众人和几个德高望重的百姓代表统一审判下。
李冰宣布了李秀才的结局。
“罪犯李某勾结外人,企图破坏白水县治安,经过决定,将其送进矿山劳动改造三年!”
“我是秀才,我是秀才啊!”年轻人在被带走的时候大喊。
等处理完这件事之后,李冰问道:“不会太过分吧?”
毕竟看到有造反性质的行为报告给锦衣卫是正常行为啊!
咋还成人家的错了?
“哎,不过分,不过分!”众人连忙摆手,不让李冰有心理压力。
“李大人明察秋毫啊!”
将审判结果写成告示贴到广场之后,李冰找到苏诗雨。
“小苏师爷,我们的情报系统太差了,比如这次的事情,如果提早知道了就能顺藤摸瓜逮到那个锦衣卫小旗官了。”
苏诗雨内心:“其实情报组织挺强的了,信奉我教的都是眼线,不过不能给你说而已。”
见苏诗雨不说话,李冰也没在意,毕竟情报部门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能搞的。
“我想发动群众,让他们每个人都充当情报组织的一份子,只要有可疑的人或事情发生,就让他们报告到衙门!”
苏诗雨沉思了一会,
“如果他们都报告的话,衙门人数增加三倍也处理不了。”
苏诗雨接着说道:“不如让他们汇报给她们区域的负责人,让他们先内部审查,最后实在有问题的再上报?”
“嗯,好办法,明天就贴告示,劳烦你上上心,我明天要出趟远门。”
工业区的生产已经到了饱和,除非有新的渠道消耗这些钢铁和工业品挖。
晚上,师爷府。
初一和苏诗雨倚在床上,“李大人干造反的事还有这么多人支持,真好!”
苏诗雨说道:“是啊,李知县是站在了百姓这边的人,百姓知道谁对他们真的好。”
第二天,苏诗雨将写好的告示交给衙役去广场和各个村口张贴。
然后看着县衙空荡荡的知县位置,然后又望向仓库方向,微微一笑。
叹了口气:“真是神秘呢!”
李冰快速看了一眼仓库的监控,然后给刘明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是个甜美的女声。
“喂?你是谁?我打错了?”李冰疑惑的看着手机。
“没有,你找刘明吧!”
李冰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刘明的女友嘛!
“嫂子好,我是李冰!”不管怎么说,态度一定要端正。
“哈哈,你真会说话,你稍等一会,刘明,你给我过来接电话!”
“嗨,bro!”刘明最近在北京都快闷死了。
新结交的朋友还经常联系不上,只能和赵灵灵没羞没臊的生活了。
“刘哥,我从我爷爷仓库找了些老物件,看这情况你也收不了啊!”
“你直接找我表妹就行了,还有我再有一个月就要结婚了,到时候弄些稀罕玩意当份子钱啊!”
“那肯定的!”
“开玩笑啦!到时候人来就行了,在家举办婚宴的,已经定好了!你电话经常打不通,请柬给你放到我表妹那里了。”
……
等到事情结束后,李冰开始着手准备商人的事情。
毕竟一个人每次搬运几吨粮食实在太累了。
即使有地牛也累的够呛啊!
还好抄了几大乡绅的家,这才让李冰轻松了一段时间。
而派出去山西的几个衙役到现在都没有消息传来。
李冰也只是知道晋商在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具体的也不知道啊!
没找到大商人对于李冰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百姓们的好消息却频频传来。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百姓因为饥寒而冻死的!
利用空闲时间,劳改营里挖了很多窑洞住人。
这简直不可思议,即使最富有的年间,冬天也是穷苦百姓的末日。
为此,不少人家都在家里供着李冰的泥塑,比真实的李冰威武了百倍不止,毕竟李冰只是个大二学生,显得比较…年轻?
当然有一部的人将李冰视为白莲教派来拯救他们的,当然,这是苏诗雨的操作。
等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李冰召集白水县三大干部,小苏师爷、王六教官、刘一刀班头开了个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