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附近有人的村子都有碉堡,虽然挡不住六七千的流民,只要能挡个片刻,民团会教流民们做人。
而远点的村子,大部分村民都在李冰的矿山和工厂。
在合阳俘虏的三百多名流民已经安排在劳改营里了。
还受到牢头刘二壮的热情招待,先吃饭后干活的待遇哪里找啊!
而村民们好心送到矿区的流民看到同样干活的同伴呆住了。
“你们没被杀死?”
“我们只是被逮捕了,现在从事着劳改犯这个有前途的工作,每天能吃到饱!”
“切,我们是被当做逃灾的送进来的,不仅管吃,还发粮食,比你们强!”
劳改犯们一听,不乐意了,都是一起造反的,凭什么他们的待遇比我们好?
在合阳被抓的人马上不干了,找到了指挥的刘二壮。
七八个不沾泥的部下看着远处的人不停地和刘二壮说着什么,还对着他们指指点点,面色凝重了起来。
不多时,刘二壮让手下的人看着这群劳改犯。
他则是借了一匹大马朝着县衙方向跑去。
县衙里,刘二壮对李冰说道:“李大人,不好了!”
李冰看着慌慌张张的刘二壮:“发生什么事情了?”
刘二壮:“我们白水县被流民们盯上了,他们还派了内应!”
“说是要晚上打开城门,放不沾泥这个大流民进白水县。”
李冰愣了一下,现在这白水县的武力值,居然有人送上门?
但为了伤亡最小化,李冰还是问道:“那些内应现在在哪里?”
“他们在矿山,就是今天村民们帮助的灾民!”
李冰疑惑道:“那他们在矿山,矿山在城外吧?”
“那他们怎么开城门呢?”
刘二壮:“!!!”
显得我很呆耶。
李冰想了一下,还是叫来众人:“不沾泥想要攻打我们白水县,还派了内应。”
“结果被刘二壮被发现了,你们说是将计就计,把他们引进城里一网打尽呢?”
“还是直接出击,打爆他们呢?”
苏诗雨:“如果有把握的话,矿山还是很缺人的。”
王六站在一边,道:“听从指挥,能打胜仗!”
最终在一致决定下,放流民进来,来个瓮中捉鳖!
城门附近的百姓们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就等流民们进城了。
城外的不沾泥带着部下一直饿到半夜,看着城门上的士兵们换防。
随即城门缓缓的打开了。
不沾泥小声对着手下的流民道:“先冲进去的抢的东西都是他的!”
等流民们跑进城里一部分后,不沾泥拉住想要冲锋的双翅虎。
“老二,快撤!”
双翅虎不解:“大哥,城门开了,我们趁机会进去抢啊!”
不沾泥:“你是不是傻,我二叔什么水平我心里没数吗?”
“这一定是陷阱,趁着混乱快撤吧!”
不沾泥头也不回的跑了。
不沾泥起义到现在几个月,为什么做到这么大?
靠的就是一手能识时务,敢卖队友。
史上的不沾泥还会杀了双翅虎,绑着紫金龙投降呢!
城墙高处的李冰等人拿着千里镜看到流民的举动后,拍了一下大腿:“坏了!”
苏诗雨说道:“这个不沾泥是个聪明人啊!”
“他看破我们的计划了?”
刘一刀等人问道。
“是的。”不沾泥不愧是大起义军,这智商不低啊!
李冰对着苏诗雨等人点了点头:“算了,收网吧!”
刘一刀拿出烟花,点燃。
看着天上的亮光,王六大喊:“关城门!”
“吱吱~”
冲进白水县城门的流民不过上千,大部分人跟着不沾泥往黄龙山跑去。
这上千人冲进城门里后发现身后的队友不见了。
正在疑惑的时候,
白水县城门就关上了。
“坏了!这就是关门打狗吗?”一个小头目道。
城墙上民团回答道:“这是瓮中捉鳖!”
小头目:“兄弟们,城墙上能站几个人,我们只要冲进城里面,他们就不敢动手。”
“杀豪绅,抢粮食啦!”
躁乱的人群突然有了主心骨,开始准备朝城区里冲。
两三百人的民团排着整齐的队伍出现在进城的必经之路上。
两门巨大的火炮架在路中间。
小头目:“他们不敢开炮,只要开了第一炮就没机会再打了!”
流民:“哦哦!”
流贼的小头目正准备带人冲锋,一枚冒着烟的木棍从民团群扔了过来。
火光四溅,“砰!”的一声,木棍炸开来了。
小头目看着被炸伤的几个流民,飞快的跪地,把刀举到头顶。
“大人们,我投降!”
好吧,这小头目看来是得到了不沾泥的真传。
其他流民饿了大半天了,听到投降,也扔下木棍锄头坐在地上不动了。
一半是吓的,一半是饿的。
看着流民们没有反抗的意思之后,城墙上的王六下令逮捕流民。
两千民团兵听到命令后从犄角旮旯里围了上来。
手里的铁器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小头目内心:还好我机智聪明,该投降就投降,不然这会就要被打死啦!
半夜,
白水县城里灯火通明,一千二百的流民排着整齐的队伍,进了大牢。
等着明天的审判。
接着牛二和衙役们推着装粥的大缸进了大牢。
流民们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在衙役们的安排下,流民们很快的分到了粥食。
“想不到老实了一辈子没吃饱饭,做一次坏人就吃到饭了?”
一个流民怎么也想不明白。
小头目:“你老实一辈子,只是受压榨,做了坏人可能会死的。”
“哦哦!”
“如果每天都能喝到粥就好了,我们也不用冒着风险到处抢粮食了!”
“……”
这群流民在三年里见识了太多的人间灾难,早就不抱任何幻想了。
第二天一早,大牢里的流民们发现饭食里没有被白水知县放毒。
大牢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失火,烧死了一千多名无恶不作的流贼。
反而是半夜送粥食的衙役又推来了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