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又丰收了。
在上次刚刚摘完了之后,仅仅过了一个星期。
三亩地的草莓再次丰收。
在激发潜力之后。
不仅生长速度加快了,而且产量也提高了。
三亩地的总产量达到了2万斤。
于是,李旭立刻组织工人进行采摘。
大部分由乐美超市进行收购,然后他们再分销到全国各地。
另一部分运到丰收农场魔都旗舰店,进行零售。
收购的谷地生物科技的100多名员工全都参与丰收。
有了他们的帮忙,采摘工作很顺利。
每日货款如流水般流入公司账户。
临近年关的时候,又收入了6000多万。
加上之前公司账户上的4000多万。
银行账户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对于一家刚成立一年的企业来说。
已经非常厉害了。
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流动资金,随时可以提用。
而公司的负债为0。
公司资产结构已经不能用良好来形容了,而是非常优质。
草莓地里。
原本谷地生物科技的总经理郑谷地也参与采摘草莓。
不仅参与,而且在的很起劲。
干的比普通员工还要积极。
他能不积极吗。
普通员工的工资虽然高,一个月1万,但也是死工资。
而他不一样,当初收购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他在丰收农场是有股份的。
他的股份是0.5%。
看上去很少,但是现在丰收农场太赚钱了。
就比如刚刚卖出去的这一批草莓。
收入6,000万元。
按照0.5%的股份,他能够得到30万的分红。
而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因为他是丰收农场的股份。
玫瑰精油也是丰收农场销售的产品。
从他进入公司以来,获得的分红就超过了百万。
更别提还有基本工资。
当初公司刚被收购的时候,他还很不适应,常常很遗憾。
现在一点遗憾都没有了。
反而很庆幸自己能够进入丰收农场。
“马上快过年了,应该去李董家里走动走动……”
郑谷地一边采摘草莓,一边想到。
他是公司高层,应该时刻追随李旭的步伐。
工作上是一方面,生活也是一方面。
他觉得应该要联络感情。
省得到时候公司壮大之后被边缘化。
……
魔都。
丰收农场旗舰店,因为草莓又收获了一茬,货品供应充足。
所以孙晴又忙碌起来。
魔都的高端草莓几乎全都被丰收农场草莓占领。
小日子美人计的市场份额由原来的占比70%,短短一个月,就跌落到了15%。
日比野愁的坐不住。
总部隔三差五的来电话,让他尽快弄到丰收农场草莓的植株。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
那片草莓地被丰收农场派专人看守。
周围还有摄像头。
根本没有办法动手。
他只能尽量拖。
只要到明年3月份,草莓地转手之后,他就可以向那个老头购买了。
那个老头眼界浅,绝对能被忽悠住。
……
腊月二十八,天空又飘起了雪花。
不过,这一次雪下的比较小。
并不影响过年的热闹氛围。
村口的老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了崭新的春联,空气中飘荡着炸丸子和炖肉的香气。
在外打工的人几乎都回来了。
大家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聊天。
相比往年,今天聊天的内容多了一样。
那就是丰收农场的李旭。
“哎,听说了吗?李旭那草莓,又收获了一茬,一颗300块钱,还供不应求呢!”
“收获的时候我还去看了,太神奇了,一年竟然能结两次果。”
“啧啧,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
除夕上午,李村的男丁们陆续来到村后的祖坟地。
这是李村百年来的规矩——年三十上午,全族男丁要一起祭祖。
往年,祭祖时大家虽然也按辈分排位,但没那么多讲究。
谁来得早谁站前面,谁家儿子出息了,大家也就随口夸两句。
但今年不一样。
“哎,李旭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路口。
李旭穿着件黑色羽绒服,手里提着香烛纸钱,跟在父亲李宝胜后面,正往坟地走来。
他刚一露面,原本三三两两站着闲聊的族人们立刻围了上去。
“旭哥来了!”
“小旭,今年你那农场还招人不?我家小子明年就毕业了......”
“旭子,今天晚上有空吗?来我家喝酒,我家自己灌的香肠可香了!”
李旭被围在中间,有些无奈地笑着应付。
这时,族长李老爷子背着手走了过来,众人立刻让开一条路。
“小旭啊,”老爷子拉着李旭的手来到一旁,小声道,“别的村都修了祠堂,我们村之前大家都不富裕,我也没提这件事,现在你有钱了,能不能赞助一下?”
李旭没有犹豫,很多村出了能人后,都会修祠堂。
即是习俗也是责任。
“大爷,没问题,五十万够了吗?”
“用不了那么多,二十万就够了,而且不能只让你一个人拿,大伙都要出一点,就算五十、一百的,也都要表表各自的心意。”
族长大爷乐呵呵的说道。
两人商议之后,族长向村里男丁说了此时。
修建祠堂是全村的大事。
李旭出二十万。
他们有钱的多出一点,没钱的拿三五十块也不嫌少。
大家一致同意。
“好了,给祖宗上香。”
族长带头烧纸,年纪大的上香,年轻的放鞭。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所有男丁跪拜先祖。
“李旭,往前来。”
族长拉着李旭上前。
李旭的辈分比较高,要不也不会喊族长大爷。
辈分低的都喊族长太爷,甚至太爷爷。
以前,李旭是个小透明,都往后站。
大家也都没谁管他。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有钱有辈分。
被一群年纪大的亲族推到了前面。
跪拜时,他明显感觉到身后投来的无数道热切目光——有羡慕的,有讨好的,还有盘算着怎么跟他攀关系的。
……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李旭家院门前就排起了长队。
“旭哥,新年好啊!”
“李总,给您拜年了!”
“旭哥,我带我全家来给您拜年了!”
从早上六点到中午十二点,李旭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村里人络绎不绝来拜年。
按照李村的老规矩,晚辈要给长辈磕头。
往年都是李旭去别人家磕头,今年倒好,一群四五十岁的大老爷们排着队给他爷爷的遗像磕头。
甚至一些脸皮厚的村民,还给他磕头。
李旭拉他们,他们也不起来。
话说的有理有据,“叔,你虽然年轻,但是辈分大啊,我给你磕头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