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三军继续前行,向北雄关进发。
九十九号带领苍龙特战队九人,走在最前面。
他们搜索着前行。
三十里路程,不到半个时辰,大军便到达离北雄关一里地,便停了下来。
九十九号来到赵烈面前道:“启禀王爷,一切正常!是否攻城。”
赵烈道:“你有把握打开城门?”
“回王爷!苍龙特战队已有七人白天已混进了城,这北雄关根本没检查!所以我们的人很容易便进去了。”九十九号微笑道。
“既然如此!你去打开城门,立即拿下北雄关!三军做好准备!”赵烈下令。
九十九号来到北雄关北门前。
北雄关是夜郎军进入大朱王朝的第一座城市。
此城守军二万人,皆是精锐骑兵,守将是高节。
只可惜高节今日奉命,亲自带兵去守碧林河渡口。
可是,目的地尚未到达,便被赵烈大军击溃。
而城中副将宋通,是个狂妄之辈,与太子朱怀恩走得很近,对朱灿派兵去守碧林关渡口,尚出言相讥,认为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
因此,他候高节将军走了之后,便把北雄关的所有岗哨却撤了,仍至把十二个时辰巡逻城头的日常作业,都撤了,说根本无战事,却为何要巡逻。
因此,当九十九号向城中发出杜鹃鸟般三声“子规啼血”时,城中七个苍龙特战队员,毫不费力的把城门打开了,并且把城中守军的军营在城南面,告诉九十九号。
自然,赵烈大军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便进入了北雄关。
北雄关其实易守难攻,如若这个副将宋通能尽一个守城将领的责任,城中粮草,可坚持半年,而他若把四个城门堵严,且以强弩准备,赵烈大军焉能轻易破城?
虽说北雄关迟早会破,但可赢得其他城池修筑工事的时间。
其实若依朱灿之言,未雨绸缪,哪有今日之祸?
朱灿自西凉百部绿洲,违抗西凉兵马大元帅林天元的命令之后,见到赵烈的火器如此强大的威力,心中早已惊骇不已。
他知道赵烈这个夜郎王这种兵器将是天下无敌。
因此,他果断拒令,而率其部返回大朱王朝。
他回大朱王朝后,便在思索对付赵烈这种火器的办法。
最后,他与他的儿子得出结论,只有水火相攻,才能战胜赵烈的夜郎军。
因此,他向朱子雄提议,所有军事要塞,都要备有足够的易燃易爆物品,准备对付赵烈的夜郎军。
只可惜,被太子朱怀恩一票否决,根本没被采纳。
朱灿见等了几天朱子雄未下诏书,且连一个口信都没有,于是又接连上了好几个奏折。
只可惜,这些奏折,被朱子雄的贴身老太监接住后,直接转手给了太子朱怀恩。
朱怀恩知道是怎样对付夜郎军之事,但他看都没看,便丢入垃圾筐里。
朱子雄见上奏未果,知道是太子朱怀恩从中作梗。
于是,强行要面圣!
但朱子雄的贴身太监被朱怀恩买通了。
太监以朱子雄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朱灿的求见。
朱灿无奈,只得返回西月关。
朱灿大帅总部设在西月关,只因担心西凉与士蕃来犯,因此,朱灿亲自镇守此处。
朱灿回到西月关之后,仍然不死心,一边写信传令:要各个要塞城池守军,必须备足易燃易爆的物资,准备对付夜郎军。
本来,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朱灿身为大朱王朝的兵马大元帅,各路守将在接到命令后,自然得无条件进行。
然而,那些守卫各路的将领,正要按朱灿的要求去办时,却收到了圣旨,叫各路守将,不要擅自采购易燃易爆之物顿于军中,若违反圣旨者,杀无赦!
各路守将,见圣旨说得如此厉害,他们哪里还敢违抗,只得放弃了原有的打算。
圣旨大于帅令!
因此,朱灿知道真相后,一声长叹:罢了罢了!亡我大朱王朝之日未远也。
现在朱灿唯一能做的,便是守住西月关。
西月关是大朱王朝通往西凉及羌戎的门户,此城是大朱王朝的第一大城池,也是一座最富饶的城市。
因此,朱灿亲自坐镇,带领儿子朱奇及女儿朱丽守在这里。
西月关亦是大朱王朝都城血玉城的门户,只要西月关失守,血玉城便暴露在敌人眼中。
因此,朱灿见自己现在这个兵马大元帅,已是一个有职无权的空帅,心中不是滋味。
但他仍然积极备战西月关,拼命收集易燃易爆之物,同时在四城门出进之处。挖了四条深六尺,长十余丈的坑。里面全是锋利的铁签及钉耙之类的利器。
现在用不着时,暂时用厚木板盖住,以备急用。
同时囤集粮食,也号召老百姓,家中至少囤积半年余粮,以防敌国军队围城。
西月关曾两次围城,一次是羌戎,一次是西凉。
这两次,皆围城三月,但是,在朱灿的坚守下,都力挽狂澜。
因此,西月关城中的老百姓。极为相信朱灿,皆依他之言,开始囤积粮食。
朱灿尽管遭太子嫉妒与排斥,但仍在为朱家王朝呕心沥血。
他其实不畏赵烈这个强劲的对手,只是哀叹自己这个侄儿太子不相信他。
这还真应了那句俗语:不怕对手是虎,只怕队友是猪。
朱怀恩这个猪队友,否决了朱灿的未雨绸缪。
今日赵烈兵锋指王朝,今晚兵临北雄关。
赵烈原以为在北雄关将有一场鏖战,只是,令赵烈大失所望,难道朱灿徒有虚名?
此时,他心中哑然失笑:难道军师刘振腾的反间计如此奏效不成?
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而导致朱怀恩这个自以为是的太子。不采用朱灿的奇谋,那么,大朱王朝,指日可灭也。
且说赵烈三军进入北雄关后,令二三四五六营,带领那刚招进来的三千五百新军,奔往北雄守军的南大军营,让这些新军练练手。
而凌风的戍边军,自然巡逻城头,扫清残余敌人,并且守住东南北三面城门,提防大朱王朝之军队逃走。
放开西门,留一条生路,这样,才不至于这些大朱王朝的军人狗急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