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1 日,李宏率军从大兴庄村出发,一路向西,直奔代县而来。
此时,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晋北抗日支队已经有 882 人。于是李宏在原有部队的基础上,从三连抽调一个排,以这个排为骨干,组建四连。同时李宏也分别组建了机枪连、炮兵连以及辎重连。机枪连下辖两个机枪排,共计 78 人,装备 8 挺重机枪。炮兵连与机枪连编制相同,也是下辖两个炮兵排,共计 70 人,装备 8 门迫击炮。辎重连下设三个排,共计 134 人,除了原有马匹外,额外又多了 40 辆推车,都是趁着休整发动老百姓帮忙赶制出来的,极大地增加了运输能力。
经过两天的行军,李宏终于抵达了代县的枣林镇境内。枣林镇东接繁峙县的繁城镇,西邻上磨坊乡,距离代县县城仅仅只有十一公里。
李宏早在出发之前就已经派王二宝带领侦察兵先行一步,侦察繁峙到代县之间日军辎重部队的活动规律。王二宝不负李宏期望,经过两天的侦察,基本上摸清了日军辎重部队活动规律。
根据王二宝侦察的情报,上午九点会有一支运输车队从繁峙出发,于是李宏早在前一天晚上就选好了伏击地点。伏击位置在枣林镇小墩素村以东地区,此处是日军必经之地,公路两侧都是山坡,地形险峻,是打伏击的绝佳场所。
凌晨六点,李宏率军进入伏击阵地。根据战场地形,李宏命令三连在公路北侧山坡制高点埋伏,一连、二连、四连在公路南侧山坡设伏。一连在中间担任主攻,二连在前负责打头,四连在后负责断尾。炮兵连在一连阵地后面山头架炮,负责炮火支援。机枪连两个排分散布置,一排跟随四连,二排跟随二连,负责两头堵住日军。整个战场全长约一公里,李宏的指挥部设在公路南侧最高点上,可以俯瞰全局。
上午九点,从繁峙出发的日军辎重部队 5 辆汽车、20 辆辎重马车从东面开来。骄狂不可一世的日军显然并没有吸取平型关的教训,看着前方的地形如此适合伏击却没有进行侦察,依旧大摇大摆地前进。
李宏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日军,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着一股杀气。
罗大山站在一旁,看着远处日军,担忧地问道:“支队长,看样子,这支鬼子人数不少啊,前后各有 20 名骑兵,还有一个步兵小队负责押送,加上辎重兵,足足有一百二十人。我们队伍里有大量新兵,战斗力几乎没有,吃得下这支鬼子吗?”
李宏依旧死死盯着日军,但语气却十分坚定地说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敌人就在眼前,我们不管他们有多少人,这一仗必须吃下他们。”
罗大山见此,已经明白了李宏的决心,当即转头喊来传令兵,语气严厉地说道:“你去传令给各部队,告诉他们要鼓起勇气,作战勇猛,打出一副所向无敌的气势来。命令各连就地成立督战队,执行战场纪律,谁敢贪生怕死,擅自后退,杀无赦。”
“是。”
很快,罗大山的命令就传到了各个阵地上。听到这份杀气腾腾的命令,所有人不由得心生胆寒。
日军前锋骑兵突然加速,冲进伏击圈内,用手里的步枪不断朝着两侧山坡射击。
听到日军枪声,各个阵地上老兵以及军官不断安抚着新兵,严令他们沉住气,不许乱动,不许打开武器保险。在老兵安抚和长官严令下,新兵们最终还是老老实实趴在阵地上,纹丝不动,没有露出马脚。
后方日军见火力侦察后两侧山坡上没有动静,便加快脚步前进,一步步走进伏击圈。
“开火。”看到日军已经完全进入伏击圈,李宏立即下达开火命令。
“预备,放。”炮兵连长徐志清大手用力挥下,旁边早已准备就绪的炮手熟练的将炮弹松开,任由其自由滑入炮管。随即炮口火光一闪,八发炮弹齐刷刷飞上天空,划过一道标准抛物线,砸进了日军的队伍之中。霎那间,巨大的爆炸将周围的日军炸得东倒西歪,人仰马翻。
“八嘎,敌袭。”
负责指挥车队的是一名日军大尉,在炮弹落下的瞬间就反应过来,声嘶力竭地下令部队散开,躲避炮击。
一轮轮炮弹落下,公路上升起一团又一团火球,爆炸的弹片将周围日军崩杀的血肉模糊。日军队伍顿时乱作一团,车上的士兵纷纷跳下车,四散开来寻找掩体。
“打。”随着炮声响起,各连连长纷纷下达开火命令,一时间,两边山坡上枪声大作。
猝不及防的日军在战斗一开始就陷入包围之中,被打得伤亡惨重。其前锋 20 名骑兵,遭到了二连的重点打击,短短一分钟,就死伤过半。罗广文集中火力,封锁住了日军骑兵冲锋的路线,迫使日军骑兵不得不下马,依托公路两旁的掩体作战。负责断尾的四连虽然新兵较多,但是其连长刘小伟却是个猛将,四连战士在连长身先士卒的感染下,也都鼓起勇气朝着日军射击。虽然四连阵地上枪法凌乱,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少杀伤,但是由于占据地形优势,也是成功地堵住了日军退路。
日军大尉很明显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经过仔细观察,他立马就发现了李宏伏击圈的一个漏洞,那就是李宏的指挥部。
李宏的指挥部位于一连和二连阵地之间,是一座独立的山坡,相比较一连和二连阵地稍稍靠后一点,但却是战场最高点。坡顶高度约二十米,比周围其他山坡高了约五六米,而且坡度较大。
日军大尉发现这个漏洞后,当即下令,集中所有兵力,占领李宏指挥部所在山坡,固守待援。跟随车队的电台兵已经将车队遭遇伏击的消息分别发给了繁峙和代县两个县城驻守的日军。
此时,代县县城的日军只有一个步兵中队,是独立第 15 混成旅团步兵第 16 联队第 3 大队所属的第 11 中队。独立第 15 混成旅团的第 16 联队这是李宏的老对手了,李宏刚穿越的时候就是奉命阻击这支部队进攻,在天镇又和这支部队交手,如今算是第三次和他们对上,真可谓是冤家路窄。
第 11 中队中队长冈本猛雄大尉得知辎重部队遭到伏击,大惊失色,以为又是遇到了八路军。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抽调两个步兵小队火速增援。
与此同时,驻守繁峙的步兵第 9 中队中队长大泷猪次郎大尉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一个加强步兵小队乘坐汽车前往增援。
对于日军援兵出发的事,李宏虽然不知道,但是战前他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此时战场上,日军大尉集结剩下的六七十名日军一起向李宏的指挥部发起了进攻。这些日军不愧是训练有素,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不断利用公路旁的石头等掩体交替掩护,一路冲到了李宏所在山坡底下。
李宏很快就看出日军的意图,但他并不打算退缩,而是决定和这股日军硬刚。
此时罗大山也发现了日军的意图,为了指挥部安全,便劝说一旁的李宏:“支队长,鬼子冲指挥部来了,你是全军最高指挥官,不能有任何闪失,还请你撤离,先避敌锋芒,我留下来坚守这里。”
李宏冷冷地看着不断冲到山坡下的日军,面不改色,说道:“什么?我避他锋芒?传我命令,警卫排就地坚守,不许后退。”
罗大山面色焦急,继续劝说:“支队长,你的安危关乎着全军,不能轻易冒险,听我的,必须撤退。”
“听你的,老罗,我才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只不过是小鬼子临死前的挣扎罢了,我们不能后退,必须打掉他们最后的希望。我是全军长官,我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弟兄们,我即便战死,也不能临敌后退,否则会严重影响弟兄们的士气。”
“我明白了,既然如此,我就和你一块跟小鬼子决一死战。”
“老罗,你又说错了,是小鬼子死,不是我们死。区区几十个小鬼子也想要我的命,简直是做梦。”
罗大山对着警卫排大声说道:“弟兄们,小鬼子想要占领这里等待援兵,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死守阵地,就算拼光了,也不能让他们爬上来。”随后,罗大山掏出随身佩戴的驳壳枪,进入了战壕。
李宏拿着一支装好刺刀的三八式步枪跳入战壕,鼓舞士气道:“弟兄们,都说小鬼子如何如何厉害,老子偏不信这个邪。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呀?今天咱们就在这里和小鬼子好好较量一下,让他们看看我军将士的威风。弟兄们,都给我狠狠地打,老子和你们一起坚守阵地,同生共死,彻底打掉小鬼子的希望。”
话音刚落,王二宝就机灵的站出来喊道:“弟兄们,咱们支队长百战百胜,那是小鬼子的克星,跟着支队长,杀鬼子呀!”
被他这么一鼓动,警卫排以及指挥部其余人都一个个情绪上头,大声嚷嚷着要杀鬼子建功立业。
李宏给了王二宝一个干得漂亮的眼神,随后就看向山坡下。此时日军已经开始向上爬,李宏当即下令:“弟兄们,开席,上菜,手榴弹招呼着。”
只见几十颗手榴弹从山坡上腾空而起,随即滚落下来。正在上坡的日军根本来不及躲避,当场就被手榴弹炸死炸伤近二十人。
紧接着李宏下令全力开火,警卫排战士纷纷扣动扳机,黑洞洞的枪口不断喷出火焰。但是日军到底不是软柿子,在警卫排开火的瞬间就采取各种战术动作躲避。一时间,警卫排看似火力很猛,实则并没有给日军造成多少杀伤。反倒是日军依靠掷弹筒和歪把子轻机枪的掩护,逐渐取得了上风,警卫排不断有人倒在日军火力之下。
日军的刚冲到指挥部山坡下面时,吴青和罗广文就看出了日军的意图。二人不约而同的各自抽调一个排向着指挥部增援过来。同时,吴青和罗广文各自调来三挺机枪和两具掷弹筒,从侧面打击上坡的日军,拖延日军上坡速度。
此时日军孤注一掷,全力以赴夺取李宏指挥部所在山坡,爆出发了极强的战斗力。李宏这边,由于角度限制,后方的炮兵连根本无法打到上坡的日军,使得李宏这边失去了炮火优势,只能以单兵对抗抵挡日军。
这时,担任预备队的辎重连连长赵大勇站了出来,对着身后的辎重连大声说道:“弟兄们,现在小鬼子正在进攻指挥部,支队长他们兵力不足,正是需要我们增援的时候。我要带你们去和小鬼子玩命,你们怕吗?”
“不怕,不怕。”辎重连战士齐声高喊道,士气高涨。
赵大勇拿起一支步枪,大手一挥,喝道:“辎重连,跟我上,杀!”
“杀!”一百多战士紧紧跟随着赵大勇,向着指挥部火速奔跑过去。
李宏这边,尽管警卫排拼死抵抗,且居高临下,但是依旧被日军打得伤亡惨重。交火仅仅十多分钟,警卫排就已经伤亡近半,战壕里横七竖八躺着牺牲战士的尸体。
李宏眼看日军越来越近,愤怒嘶吼着,推开被日军一枪击穿脑袋的机枪手,重新架起机枪对着日军开火。李宏接连几个长点射,放倒了三个日军,却在换弹匣的时候差点被一枪爆头。
日军大尉见久攻不下,又看到李宏的援兵正在赶来,当即发了狠,抽出军刀,下令日军发起决死冲锋。霎那间,剩下的四十多名日军齐齐上刺刀,如同野兽般咆哮着向上冲来。
李宏见状,大声喊道:“弟兄们,小鬼子是在垂死挣扎,死守阵地,绝不后退,誓死挡住鬼子。”说话的同时,手指不断扣动扳机,一串串子弹射向日军人群。
然而此时警卫排已经伤亡过半,还活着的战士也都个个带伤,尽管抵抗勇猛,却还是难以阻止日军冲锋。
李宏刚准备更换机枪枪管,却见一名日军已经冲到近前,随即扔下枪管,抄起一旁装好刺刀的步枪,就跃出战壕,呐喊着杀进日军人群中。
李宏很快就盯上一名日军伍长,举起刺刀猛地突刺。日军伍长并没有被李宏凶狠地表情吓到,一个格挡就格开了李宏的刺刀,随即反手直刺李宏胸膛。李宏险之又险地侧身躲开,随后一刀刺中日军伍长的大腿。霎那间日军伍长大腿鲜血直流,疼得他发出凄厉惨叫,一时间身体僵直。李宏趁机再次突刺,一刀刺穿日军伍长的心脏,旋转半圈后拔出,鲜血喷了李宏一脸。
日军伍长的惨叫一声后就去见了天皇,李宏拔出刺刀后,顾不得擦拭脸上鲜血,转身杀向另一名日军。
此时指挥部山坡上,警卫排和冲上来的日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在李宏的带领下,警卫排战士死战不退,凭借着一腔血勇,艰难抵抗着日军进攻。
就在警卫排死伤殆尽的时候,在指挥部山坡背面山沟的辎重连在赵大勇的带领下加入了混战。
辎重连战士虽然都是新兵,可此时已经被彻底激发了血性,一个个悍不畏死,一时间竟与日军杀得难解难分。即使被日军刺穿胸膛,也要死死抓着日军不松手,为其他战友创造机会杀死敌人。
随着战斗的进行,一连和二连的援兵相继赶到,加入混战。战局再次被扭转,李宏凭借着绝对兵力优势,将日军打得节节败退。
日军大尉看着赶到的中国军人,他面如死灰,已经知道这场仗他彻底输了。心存死志的他如同野兽般做着困兽之斗,带着剩下的日军宁死不退,顽抗到底。他们如同疯子一样不知疼痛,即使被刺刀捅穿身体,也想着拼掉最后一口气带走对手。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惨烈白刃战,日军最终被全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