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色未明,紫禁城的太和殿内烛火摇曳,大臣们已陆续就位,神色间各怀心思。
随着一声“皇上驾到”,众人齐刷刷跪地,高呼万岁。
礼亲王巴尔图大步出列,手中高举着一份《中华日报》,满脸怒容,声音激昂。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这《中华日报》公然宣扬满汉蒙回藏同属中华民族,还弄出些横写的文字与奇怪符号,简直荒谬至极!这分明是在扰乱祖宗定下的规矩,动摇我大清的根基,臣恳请陛下严惩此事!”
巴尔图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一众满族大臣纷纷附和,言辞间满是对传统秩序被打破的担忧与愤怒。
“陛下,满汉有别,这是祖宗传承下来的规制,怎能随意更改?这报纸的言论,实在是大逆不道!”
工部尚书鄂尔奇闻言,上前一步,身姿挺拔,神色坦然,拱手说道。
“礼亲王以及各位大人莫要动怒。
各位不妨想想,自上古炎、黄二帝并起,华夏大地历经无数岁月,各族群相互交融,血脉早已紧紧相连。
如今强调满汉同属中华民族,乃是对历史渊源的回溯与正视 ,绝非乱了朝纲。再看这文字排版与符号,它们能让信息传递更加高效,知识普及更为广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益尝试。”
户部尚书海望也站出来,神色恳切:“陛下,取消丁银一事,已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中华日报》将此消息广而告之,正是陛下恩泽万民的体现。依臣之见,新政与报纸的推行,对我大清百利而无一害。”
此时,鄂尔泰和张廷玉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领神会,双双迈出队列。
鄂尔泰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双手虚抬,做出安抚众人的手势:“各位大人,先消消气!礼亲王一心守护祖宗规矩,这份赤诚令人敬重,祖宗的规制是咱们的根基所在,容不得半点马虎。
鄂大人积极支持新政推行,也是胸怀家国,为了大清的繁荣昌盛,其忠心日月可鉴。
咱们不妨静下心来,全面深入地权衡利弊。如今国家形势复杂,唯有齐心协力,方能让大清稳步向前呐 !”
张廷玉点头附和:“是啊,如今我大清正值变革之际,各方意见都应相互包容。
咱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昌盛,不如心平气和地商讨,寻找最佳的解决之道。”
两派大臣仍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弘历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眉头微皱。
待众人的争论稍歇,弘历缓缓起身,身姿挺拔,气场强大,目光如炬般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鸦雀无声。
“诸位爱卿!”
弘历一开口,声音沉稳且极具穿透力,在空旷的大殿中悠悠回荡。
“今日这场激烈争论,朕皆看在眼里,也深切明白,你们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心系我大清的江山社稷。
礼亲王一心守护祖宗规矩,这份忠诚与坚守,着实可嘉。
鄂尚书、海尚书竭力支持新政推行,同样是胸怀家国,一片赤诚忠心,朕都铭记于心 。
但当下时代已然不同往昔,我大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严峻挑战,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做出改变。”
弘历微微一顿,眼神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接着说道。
“祖宗留下的荣耀与传承,朕时刻不敢忘怀,也绝不容许有任何亵渎。
但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满人也好,汉人也罢,若追溯到上古时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们的血脉深处,流淌着同样的华夏鲜血。自涿鹿之战后,华夏民族便踏上了融合发展之路,历经千秋万代,各民族早已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共同构建起如今的中华大地。
朕之所以强调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并非是要模糊满汉界限,而是让所有人都清楚认识到,我们同根同源,本就是一家人。
唯有团结一心,我大清才能繁荣昌盛,而这,恰恰也是为了满人能够更好地统治江山。”
弘历目光炯炯,神色愈发坚定。
“如今民间对满汉有别多有议论,长此以往,必然会滋生不满情绪,威胁我朝统治根基。
强调中华民族概念,能让各族百姓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如此一来,百姓才会真心拥护朝廷,满人统治方能更加稳固。”
说到此处,弘历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
“《中华日报》的发行,正是为了将这些理念传递给天下百姓,让新政的恩泽传遍四方。
通过报纸,百姓能够及时了解朝廷政策,知晓边疆战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进而开启民智。
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治理,更能增强百姓对我大清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稳固我朝统治。”
他微微侧身,看向那些对报纸排版和符号心存疑虑的大臣,语气温和了些,耐心解释道。
“至于这横版文字与新奇符号,乍一看似乎违背传统,但实则有着极大的益处。
横版文字阅读起来更加流畅便捷,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而那些符号,是帮助断句、明晰文意的工具,能让不同学识水平的百姓都更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这一切,都是为了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百姓从中受益,进而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
最后,弘历挺直身躯,目光坚定,斩钉截铁地说。
“朕在此向诸位郑重承诺,无论推行何种新政,满族贵族的特权,朕都绝不会削减丝毫。
祖宗留下的荣耀与待遇,朕定会全力维护,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与此同时,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勇敢地拥抱变革。只有这样,我大清才能屹立不倒,开创更为辉煌的盛世,延续祖宗的荣耀!”
弘历话音刚落,满族顽固派官员镶黄旗都统穆尔泰“唰”地出列,他脸色涨红,情绪激动,“扑通”一声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大声说道。
“陛下!您所言虽看似有理,可这《中华日报》背后,难免不让人怀疑有居心叵测之人在操纵。
鄂尔奇身为工部尚书,主导报纸发行,其中宣扬的内容,严重违背祖宗旧制,动摇满族根基。”
穆尔泰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愤懑,手指向鄂尔奇,“鄂尔奇,你可知罪?你打着新政的旗号,实则行的是乱国之举,破坏满汉之间原本的秩序,让满族的特权地位岌岌可危,此等行径,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安祖宗在天之灵!”
紧接着,正蓝旗参领图海也快步走出,单膝跪地,急切道。
“陛下,臣附议!这报纸一日不除,祖宗规矩便一日不得安宁,满族的尊贵地位便时刻遭受威胁。
鄂尔奇、海望等人,公然支持这等离经叛道之事,理应受到惩处,以儆效尤!”
一时间,顽固派官员们纷纷跪地,高呼惩处鄂尔奇等人,大殿内一片哗然,气氛剑拔弩张,群臣的目光在弘历、鄂尔奇与顽固派官员之间来回游走,都在等待着弘历的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