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朱元璋则远远地跟在这对兄弟身后,目光始终追随着他们欢快的身影。看到两个孩子相处如此融洽和谐,朱元璋的脸上也情不自禁地绽放出欣慰的笑容。然而,他并没有上前去打断这份属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而是选择静静地站在后方,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就在这时,原本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的朱允熥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贝一般,猛地伸手拉住朱英,并示意他停下来。朱英见状,满脸狐疑地低头看向弟弟,柔声询问道:“弟弟啊,发生什么事啦?为何突然止步不前呢?”
只见朱允熥抬起已经有点胖乎乎的小手,朝着某个方向指了过去,同时兴奋地喊道:“大哥,快看那边呐!”
朱英顺着朱允熥手指的方向望过去,刹那间,他的瞳孔猛地放大,满脸惊愕之色!
原来,在朱允熥所指向之处,竟赫然立着一个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外国人。此人正在街边摆起摊子,兜售着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身影。他微微一蹙眉,转头对身旁的吴鸟用吩咐道:“去派人查查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按道理来说,朕早已颁下禁海之令,如今我大明境内理应许久未曾有外国人涉足才对。虽说朕并未严禁他们上岸,但亦绝不许我大明之物外流,故而按理不应再有外国人前来与我大明通商贸易。”
吴鸟用赶忙应道:“老奴谨遵陛下旨意!”言罢,他朝着旁边几个摊位的小贩挥了挥手。那几名小贩见此情形,不敢怠慢,急忙一路小跑至吴鸟用跟前。
殊不知,这些小贩其实皆是吴鸟用早在听闻朱英提及今日午后欲外出逛街时,特意精心安排的锦衣卫乔装改扮而成。
毕竟此番出行乃是当今圣上以及两位深得圣宠的皇孙一同现身市井,吴鸟用自然得提前做好万全之策以防万一。
朱英定睛凝视着眼前这个人,只见他步伐缓慢而沉稳地朝着前方走去。朱允熥见状,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一同上前。当他们逐渐靠近时,朱英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了面前这位异国人士身上。
怀着一丝好奇与试探,朱英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哈……哈喽?”话音刚落,那名外国人脸上瞬间浮现出惊愕之色,显然对在大明境内竟能听闻如此熟悉的乡音感到难以置信。他瞪大双眼,充满惊奇地望向朱英,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朱英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的神情变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此人应该是听懂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语。
然而,就在此刻,朱英却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只因他在后世所学的那些外语知识,如今脑海中仅剩下这么孤零零的一句而已。
与此同时,那位外国人似乎也察觉到了朱英的窘境,他赶忙操起一口略显生硬和蹩脚的中文回应道:“泥好!”
见此情景,朱英如释重负般连忙伸出右手,并热情地说道:“你好!你从哪里来的!”
或许是朱英的语速过快,使得那外国人一时间难以完全理解。只见他面露难色,磕磕绊绊地请求道:“你……你……慢一点说!”
闻听此言,朱英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后重新调整了说话的节奏,一字一顿地问道:“你、从、哪、里、来?”
那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操着一口不太标准但还算流利的中文说道:“我来自遥远的佛朗基国,我的名字叫约翰!”站在一旁的朱英听到后,不禁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转头看向身旁的朱允熥,轻声问道:“弟弟,你可曾听闻过佛朗基这个地方?它究竟位于何处呢?”
朱允熥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努力地回想了一番,然后摇了摇头回答道:“大哥,小弟确实不知晓这佛朗基在何方啊。不过,小弟倒是听说他们那里还有一个叫做满剌加的国家,而且据说那些人的皮肤都如同雪一般洁白,眼睛更是犹如深邃的湖泊般湛蓝。”
朱英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脑海中开始飞速回忆自己在后世所看过的各类书籍和资料。突然间,一道灵光闪过,他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哎呀!原来如此,这佛朗基不正是后世的葡萄牙嘛!而那个满剌加想必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六甲海峡所在之地啦!”
想到这里,朱英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随即转身面向那位名叫约翰的外国人,彬彬有礼地说道:“您好,我叫朱英,这位是我的弟弟。”约翰见状,也微笑着回应道:“你们好啊,朱,能在此与您相遇真是倍感荣幸!”
朱英同样报以友善的微笑,并接着好奇地问道:“约翰先生,不知您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此地呢?”
朱英看着眼前的约翰,心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毕竟,在这个时期,来自海外的势力常常怀有侵略之心,而大明虽实力强大,足以抵御任何外敌入侵,但小心驶得万年船,不得不防啊!
只见约翰一脸苦涩地解释道:“尊敬的先生,我和我的船队此次出海原本只是想做点生意而已。然而,当我们快要抵达大明附近时,不幸遭遇了一伙凶残的海盗。尽管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我们最终成功击退了他们,但自身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更糟糕的是,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又袭击了我们,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被迫停泊在大明的海域之中。”
朱英听后略作思索,随即追问道:“即便如此,那你们又是如何辗转来到此地的呢?”
约翰连忙继续说道:“来到大明之后,我们发现船上所携带的食物和淡水都已所剩无几。于是,大家便商议着上岸去购置一些物资补充给养。可是,我们最初停靠的那个地方似乎人烟稀少,住户寥寥无几。幸运的是,我们船上恰好有一名曾经来过大明的船员,据他所言,大明的应天府距离此处并不算太远。因此,我们才一路摸索着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