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来到了下午时分,太阳高悬在空中,散发着炽热的光芒。朱英正弯着腰,手持农具,在那片肥沃的土地里辛勤地耕耘着。每一次挥动锄头,每一次播撒种子,他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而不远处,朱元璋则负手而立,目光紧紧盯着朱英劳作的身影。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摇头叹息,显然对朱英的农活表现并不是十分满意。毕竟,朱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未曾从事这种体力劳动了,尽管比起李景隆来要强上一些,但距离朱元璋心中的标准仍有一定差距。
朱元璋站在那里,嘴巴一刻也不停歇,不停地在朱英耳边念叨着。一会儿批评他播种太浅,一会儿又指责他栽种得歪斜不齐,仿佛朱英所做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错误百出。
面对朱元璋连珠炮似的唠叨,朱英终于忍无可忍,停下手中的活计,直起身来,对着朱元璋喊道:“爷爷,您去休息一会儿吧!您再这么嘟囔下去,孙儿我的耳朵都要被磨出茧子啦!”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怒目圆睁,破口大骂道:“好啊你个不知好歹的小兔崽子,竟然敢嫌弃起你爷爷我来了!行,咱不在这儿陪你了!通儿,咱们走!”话音未落,只见他猛地一挥衣袖,气呼呼地转过身,大步流星地离去了。
朱允熥见状,连忙走到朱英身边,轻声安慰道:“大哥,你可千万别跟爷爷置气呀。爷爷他看别人干活的时候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其实并无恶意。”
朱英无奈地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放心吧小弟,我没事儿。你快陪着爷爷先回去吧,这里有我就行了。”
朱允熥微微颔首,轻声应道:“嗯。”然后便迈动脚步,紧紧地追随在朱元璋身后,一同离去。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下午已经悄然流逝。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朱英不辞辛劳,终于成功地将从约翰那里得来的所有红薯全部栽种到了土地之中。
他直起身子,凝视着地里面那一行行整齐排列的红薯苗,目光中满含期待与希望,口中喃喃自语道:“你们可要快快成长啊!只有你们长得又快又壮,大明的黎民百姓才能尽早摆脱饥饿和困苦的折磨!”
与此同时,在那边休息的朱元璋也得知了红薯全部种植完毕的消息。他心情急切,立刻动身赶来查看情况。
很快,朱元璋便来到了田间地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地头正若有所思的朱英。他快步走上前去,开口向朱英询问道:“大孙,这些红薯就这样算是种下啦?”
朱英闻声转过头来,望着朱元璋点了点头,回答说:“是的,爷爷。不过接下来还需要安排专人时刻留意观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比如红薯的生长周期、日常的养护要点等等。毕竟这可是咱们大明首次尝试种植这种作物,任何细节都马虎不得,必须要仔细认真地记录下来才行!”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慈祥地看向朱英,缓声道:“大孙啊,你所言甚是有理。关于记录之人,咱家自会妥善安排,此人定要深得咱家信任方可担此重任呐!”
朱英连连点头应道:“那敢情好,此事便有劳爷爷费心啦!只是……不知爷爷如今可否归家呢?想及上次您曾提及……”说到此处,朱英稍稍顿住,似是有所顾虑。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怒目圆睁,破口大骂起来:“他奶奶个熊!咱自己的府邸,哪由得他人做主,竟敢阻拦咱回去不成?若真有人胆敢如此放肆,咱定将其毫不留情地扔出门去!”
朱英见状,不禁咧嘴一笑,赶忙附和道:“哈哈,爷爷就是霸气侧漏!这才像我的爷爷嘛!若是再有不长眼的家伙敢驱逐您出府,您只管出手教训便是,孙儿定会在旁协助,为您助威!”
朱元璋闻言,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笑声如洪钟一般响亮:“哈哈哈哈,好好好!日后但凡有哪个不开眼的忤逆咱,咱就唤来咱大孙一同收拾他们!”言罢,朱元璋凝视着眼前的朱英,心中暗自思忖道:“老天爷啊,多谢您将如此乖巧聪慧的大孙送还于咱呀!”
朱英紧接着开口问道:“那爷爷,弟弟到底是要留在我这里呢,还是跟您一同返回啊?”
朱元璋稍稍思考了一番后回答道:“依咱看呐,还是让这小子先随咱回去吧。毕竟这朱允熥长期身处家之外,终究不是个妥当之事。此次他又是私自偷跑出来的,所以这回就暂且先跟咱回家去,过上两日,待一切安排妥当了,咱再领他过来便是。”
朱允熥听着朱元璋所言,心中纵然有千般万般的不情愿,但也深知自己身为皇孙的身份,的确不宜长久在外居住。于是,他紧紧抿着嘴唇,默不作声地站在原地。
朱英瞧着朱允熥那一脸不高兴、满心不情愿的模样,便迈步上前,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瓜儿,柔声安慰道:“弟弟呀,你就先乖乖地随爷爷回家去吧。等再过些日子,等你回来了,大哥亲自下厨给你做许多美味可口的吃食,怎么样?”
朱允熥一听这话,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充满期待地追问道:“真的么?”
朱英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那自然是真的啦!大哥何时骗过你呀?而且呀,大哥之前还应允了你要陪你上街游玩呢,可一直都还没能兑现这个承诺哟。待到这次你归来之时,大哥定会信守诺言,带你好好逛一逛街市,可好?”
朱允熥听罢,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开心地应声道:“好嘞,大哥!那弟弟就等着回来与你相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