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听完之后,心中的疑虑瞬间烟消云散。他赶忙再次恭敬地拱手行礼,满脸钦佩之色地说道:“陛下真是圣明啊!殿下亦是聪慧过人。如此精妙的制度若是能够施行得当,必定能够使得朝廷的政务处理变得更加顺畅高效。老臣刚才实在是太过愚钝了,竟然对此产生了不必要的担忧,还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面带微笑,满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朕今日特意将你们召集至此,就是想要事先跟你们详细地讲解一下这新政策的相关事宜。日后在朝堂之上,还需要仰仗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切不可掉以轻心呐!”
听到这里,方孝孺、黄观以及刘三吾三人不约而同地齐声高呼:“陛下尽管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回荡在宫殿之中,仿佛预示着这个新制度将会给大明王朝带来崭新的气象和辉煌的未来。
朱元璋面带微笑,缓声说道:“你们三人呐,今日起便着手处理朝政吧。奉天殿旁侧的屋子已然拾掇妥当,往后那便是你们办公之处啦!”三人闻听此言,赶忙齐声应道:“臣等谨遵圣命!”言罢,便迈步朝奉天殿方向行去。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和声言道:“标儿,你也一同前去瞧瞧,看看他们究竟如何行事。”朱标拱手施礼,恭声回应道:“儿臣领旨,这便前往!”语毕,旋即转身向着那三人离去的方向疾步追赶而去。
且说这三人踏出乾清宫之后,各自心境可谓天差地别。先讲这刘三吾,心中着实惊诧不已。他万没料到,自己这般年岁竟还能获此要职。虽说区区五品之位,于他而言实难入眼,但此五品官职却是实打实握有重权。想到此处,刘三吾不禁暗自慨叹命运无常,世事难料。
再论这黄观,此刻满心欢喜,几近难以自抑面上的笑容。他不过初入朝堂之人,资历尚浅,然而却承蒙圣上隆恩,委以如此重任。为此,他苦思冥想许久,始终未能参透为何朱元璋会对他青睐有加,将这等重要事务交予他来操办。
然后,方孝孺面沉似水,神色毫无波澜,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对于那些常人趋之若鹜的名利和权势,他竟视若无睹,提不起半点兴致来。他便是如此独特之人,无论遭遇何种风浪、面对怎样的变故,其心境始终如一,沉稳如山,难以泛起丝毫涟漪。
方孝孺向来专注于实事,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干。一旦他认定了某件事,那便如同被钉死在了墙上一般,九头牛都休想将其拉动分毫。这种执着与坚定,既是他性格中的闪光点,也是令旁人敬畏之处。
此时,朱元璋已然向内阁交代完毕相关事宜。原本,他心中盘算着亲自前往探视一番,但略作思索后,最终还是改变了主意,决定派朱标前去。毕竟,日后这江山社稷、朝廷要务皆需交由朱标接管,只要能得到内阁众人的认可与支持,便可确保政权平稳过渡。
难得迎来片刻闲暇时光的朱元璋,一时间竟然有些茫然失措,不知该如何打发这突如其来的空闲时间。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脑海中忽地闪过一道灵光——对啊,应该去郭慧那里走一遭!于是,朱元璋不再犹豫,起身朝着郭慧所在之地行去。
朱元璋步伐急促地朝着郭慧妃的住处走去,一路上他心中急切,仿佛有着重要之事亟待告知。当他踏入庭院时,只见郭慧妃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满园盛开的鲜花。那娇艳欲滴的花朵映衬得郭慧妃愈发美丽动人。
见到朱元璋突然到来,郭慧妃先是微微一惊,随后赶忙轻盈地屈膝下拜,动作优雅而端庄。朱元璋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伸手将她扶起,并满脸笑容地说道:“今日朕难得有些闲暇时光,便想着过来瞧瞧爱妃。”
郭慧妃听闻此言,嘴角泛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宛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般嫣然迷人。她轻柔地抬起手,引领着朱元璋走向庭院中的石凳,并示意其坐下。待两人坐稳之后,郭慧妃那双美眸凝视着朱元璋,轻声问道:“皇爷,今日特意前来寻臣妾,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吧?”
朱元璋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回答道:“哈哈,爱妃多虑了。朕真的只是单纯想来看看你而已,并无其他事情。”说罢,他随手拿起放在一旁的精致茶杯,轻抿了一口杯中的香茗。
然而,郭慧妃显然并不相信朱元璋的说辞。她轻轻皱起眉头,再次开口说道:“皇爷,您就别瞒着臣妾了。以您日理万机之繁忙,又怎会轻易放下朝政事务,专程来到臣妾这里呢?若真是无事,恐怕也不会如此匆忙赶来。还请皇爷如实相告吧。”
朱元璋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在宫殿内回荡着,他目光炯炯地看向郭慧妃,开口道:“哈哈哈,果真是如此啊,这世间之事似乎没有什么能够瞒得过你呀,朕今日前来找你,确有一事相商!”
郭慧妃听闻此言,赶忙起身行礼,恭敬地回应道:“皇爷言重了,妾身承蒙皇恩浩荡,若能为皇爷分忧解难,那是妾身的荣幸。皇爷但有所托,妾身定当全力以赴。”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郭慧妃免礼,然后缓声道:“哎呀,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多的繁文缛节呢?朕今日来此,实则是想请你帮忙为本朝的大孙子寻觅一门合适的亲事呐!”
郭慧妃听后,不禁微微一怔,她那双美丽的眼眸瞬间瞪得浑圆,满脸惊愕之色,紧接着便压低声音向朱元璋问道:“皇爷,您方才所言可是当真?您所说的要议亲之人莫非是英哥儿吗?”
朱元璋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那自然是毫无疑问啦,除了他还能有谁呢?咱的大孙子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