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王家别院。
大厅正中坐着一名相貌威严的男子,正是大名鼎鼎青龙卫都统,王龙。
他擦了擦嘴角的血渍,目光投向诚惶诚恐跪着的斥候。
斥候身体微微发抖,目光总会忍不住看向王林旁边木盆中,那具血液已经干枯的婴儿枯骨。
这一切都被王林看在眼中,他却毫不在意。
自从他强行修炼黑龙王,王越手里的“狂刀八十式”后,身体就变得古怪起来。
每当月圆之夜,必须要吸食婴儿血液,才能抵挡那股从骨子里传来的奇痒。
他心里暗恨:这该死的王越,至死都不肯说出心法。
若有心法,他又何至于此。
他虎目看向斥候,淡淡开口:“说吧,打探到什么消息。”
他之前吩咐过,不是重要消息,禀告王林去处理即可。此刻斥候既然来了,那必然是打听到了重要消息。
斥候敛了敛心神,道:“大都统,小的打听到项梁叔侄到了会稽郡,此时正在春香楼内参加赛事会。”
王龙精神一震,想起了前几天收到的密令。
密令上写着,项梁,项羽杀人之后逃窜到各地,要求地方衙门协同捉拿。
王龙对斥候说:“你下去吧,此事我已知晓。项韬那小子,最近在干什么,‘影’的踪迹是否探查到?”
王龙口中的影,便是那日从会稽郡尾随项韬的女子。
斥候恭敬回道:
“项韬也在春香楼参加赛事会,令公子和王副都统也在。至于‘影’的踪迹,属下无能,并未打探到。”
王龙点了点头,斥候退下。
“影,你倒是神出鬼没,不愧是当年跟随燕子丹的高手。”王龙喃喃自语道。
影这样的高手,实力虽比不上王龙,隐藏和刺杀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若不是王龙手上握着对方投鼠忌器的王牌,根本无法掌控。
他本来打算亲自出手对付项韬,没想到被剑圣虫达搅乱了计划。
之前忌惮虫达的实力,这才让影去试探对方。
经过这段时间探子来报,王龙判断出上次事件纯粹是个乌龙。虫达和项韬根本毫无关系。
“大哥,听说你临死前见过这小子,正好,心法又能传回我这里。”“哈哈哈!”
王龙好像在跟谁说话,身边却空无一人。说完后,又独自哈哈大笑。
春香楼。
“阿欠!”
项韬突然觉得浑身冰凉,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这是谁在咒我,好端端的怎么会打喷嚏。
项韬愣神间,项羽站了起来,指着王君山怒道:“王君山,这次你还有什么话说?”
王君山百口难辩,刚才已经说了没有作别的诗。支支吾吾道:“这,这确实不是在下所做。”
“切......”
王君山话刚出口,台下顿时嘘声一片。
红袍妈咪笑眯眯地走上前打着圆场:
“项将军,王诗仙,还有咱们的项公子。大家给我一个面子,都各退一步,何必闹得不愉快呢,是不是。”
项韬瞥了一眼妈咪,冷笑道:“你有个屁的面子,老子立马就把这春香楼给砸了,你信不信!”
项羽笑了笑,坐回了座位上。心里暗爽,这项公子和自己火爆脾气很像,若是有缘定要结拜为兄弟 。
妈咪脸色一僵,笑着跑到江天宇旁边:“江都统,你倒是劝劝项公子,咱们春香楼庙小,经不起折腾。”
江天宇眉头紧蹙,春香楼是其舅舅殷通的产业,他觉得不开口不合适。
“项兄,我看此事作罢,反正这第二场也是你赢了。”江天宇笑着看向项韬,“若再耽误些时辰,岂不是误了你与花魁相处的时间。”
“行!我就给江兄一个面子。”项韬意味深长地在王君山肩膀上拍了一把,回到了椅子上。
王君山感受到掌中的巨大能量,知道项韬这是警告他,若再胡说八道就会出手弄死他。
王君山打了一个冷颤,战战兢兢回到王子文身后站着。
毫无意外这第二场,又是项韬胜了。
二楼上,丫鬟彩蝶匆匆忙忙跑到厢房中。“小姐,小姐......”
看着丫鬟气喘吁吁,柳诗儿没好气道:“彩蝶,你老是这么莽撞。看你累得,来,坐下喝口茶再说。”
彩蝶坐下缓了一口气才开口,“小姐,第二场比试结束了,你绝对猜不到谁赢了?”
“谁赢了?”柳诗儿看到彩蝶脸上兴奋的表情,忍不住说道:“不会是羽公子吧?”
彩蝶连连点头:“不对不对,还是刚才那位公子,会稽郡败家仔。”
“啊!这岂不是他一人就赢了两场了?”柳诗诗惊呼。
“嗯!”彩蝶连连点头。
柳诗儿想到一会,可能就是这位败家仔和自己独处,俏丽脸上快速爬上了一缕红霞。
隔壁厢房内,陆倩同样在打听赛事会的情况。
她不可思议地朝报信丫鬟吼道:“你说什么!还是那败家仔赢了?”
“是的小姐,项公子已经连赢两场了。他还扬言要和小姐睡觉,若不依要砸了咱们春香楼。”
“他敢!”陆倩咆哮道,胸口胸脯上下起伏。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对丫鬟挥挥手,“下去吧。”
别人不知道,她却是清楚知道项韬的本钱。那不得把人弄废了。
想到这,她心里害怕又带着期待,毕竟哪个少女不在乎自己的初夜。
青楼女子身如浮萍,一切也只能顺其自然,想到这她心里又有些释怀。
她也不是什么也不做,悄悄准备好了一包“软筋散”在手兜。
春香楼大厅。
第三场比试题目,是拿出一幅自己所作字画,谁的得到好评越多,谁胜出。
这一场参赛的人挺多,不像刚才现场作诗难度那么大。
王君书拿出的是一副:苍松迎客图。雪中松柏树傲立风雪中,下笔老练,意境极佳。
魏书元拿出的是一副:西子出浴图。画中美女西施惟妙惟肖,神韵画出了七八分。
其他世家弟子也拿出了一些画作,但是和王君山,魏书元比起来就要差上许多。基本拿出来走个过场,给大家看一遍就收起来了。
这时,项韬从外面拿着一个卷轴走了进来。
他和李老三两个人来到大厅中把画卷拉开来,足足有十几米。
王君山和魏书元看到后吓了一跳:
画面运用了细腻而写实的手法,对人物、建筑、车辆、船只等各种物象都进行了极为精细的描绘,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
如此宏伟巨作,就算是书画大家也无法精准拿捏,没想到竟会是出自会稽郡第一败家仔。
魏书元连连点头,自愧不如,恭恭敬敬向项韬请教:“项兄,不知道你这画可有题名?”
项韬哈哈一笑,“有了,叫做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