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乘风心中酝酿了一番说辞正准备解释推辞,就被帘外传来的内侍官通报声打断了奏对。李泰褒和李为善兄弟二人奉旨进来,各自参见天尊,一番标准格式的孝子歌颂,无需细说。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泰褒,你拜梁子房。为善,你给袁神君磕头。他们自现在起,兼任你们的君师,总管你们的礼教。你们要像敬朕一样敬他们。知道吗?”
李为善忠孝有礼,听天尊这样说赶紧转身,向着袁乘风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袁乘风也不拒绝,侧了身子,算是受了半礼。待他礼毕,转身说道,“清云,你还没见过晋国天君吧。正好代为师,拜见九殿下。”
庄清云听师父安排,规规矩矩撤开步子,就要给李为善磕头,却被他起身拦住。
“师兄,你是师父的入室弟子。我勉强算个记名徒弟,应该是我给你做礼。”说话间居然真想下拜。庄清云就算脸皮再厚也不敢受他这个礼。随口就笑嘻嘻地说,“要不我们两厢免去了吧。哈哈。”说完还下意识地偷偷看了一眼天元神君。
那里,师徒二人虽然面上一冷一热,却都和李为善十分友善亲近。
这里,李泰褒想到要给他人磕头,心里极不情愿,脸上也变颜变色的,看了看梁子房,又看了看广孝天尊,勉强收了愁容就要下跪。
梁圣君何等资历,知他为人跋扈,这个头还是别受他的好。依着自己一贯的作风,微笑着隔空叫住了他,“四殿下,千万不可多礼。老夫可没有徒儿在这给你还礼啊。哈哈。”
天尊大笑着向李泰褒挥了挥手,罢了他的规矩,也免了他的尴尬。
“我这混小子,太像朕了。什么都好,就是连朕年轻时候不服人管的臭脾气也学了去。没规没矩的,这点不好。哈哈哈哈。”
听到天尊如此说,在场众人,高大力一脸奉承,梁子房微笑不语,袁乘风泰然自处。只有庄清云把委屈苦笑的李为善往自己身旁拉了一拉,按住他的手背,凑到他的耳边轻声地对他说,“以后你有什么事要帮忙就来找我。”
他的举动好像提醒了天尊,前面正说到他的话题。“乘风,说起来你这徒儿机灵捣蛋得很,一点也不像你,反而也有点像朕年轻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前面说到哪了?对了,你说朕给他个什么官职好呢?”
“陛下。庄清云初登仙界,待人处世都在学习之中。加上他本身修为勉强,道学礼术更是粗浅。容臣留在身边,多加教导,令其科考见功之后,再供陛下驱使。务请陛下俯允。”
“乘风,朕知道你规矩大,教徒严。如今朝廷用人之际,你这徒儿天分不低,又得机缘在朕面前从容奏对。朕很喜欢,你就当卖朕一个面子,这件事上迁就一下朕,可好?”
袁乘风道统正心,最讲究的就是纯粹。天尊这番话虽然给足了面子,却还是不能说服他改变主意。毕竟,他刚刚就当朝局势最大的派系问题提出过意见以及解决方式。现在自己如果松口,岂不是小人行迹?于国于己都百害无利。当下理了朝服,又要下拜启奏。
梁子房看在眼里,怎么容得他一天两次激怒天尊,再逆龙鳞。
“乘风,老朽有一事请教。何为,希夷?”
“希夷”二字出自《道德真经》的总章,不要说学究天人的袁乘风,道家修为不低的广孝天尊和庄清云,就连两个皇子天君也从小耳闻目染多少有些理解。
既然梁圣君当着天尊的面问了出来,不管他的动机如何,总应该如实回答,“真经有云,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
“大道体虚,无形无色故不可见,无声无息乃不可闻,是为希夷。乘风你说若是有人执着规矩,执拗原则,可是天道正体?”
袁乘风知道梁子房又在偷换概念,正在犹豫如何君前奏对更为得体。趁着他的犹豫,梁子房继续说道。
“陛下,庄清云微末散仙,也无彪炳功绩。陛下若开金口,直接赐于官爵,恐遭朝野议论,对他对朝廷都不是好事。臣多年来一直未向朝廷推荐在野之士,有愧朝廷重托。今天看到他如此见识,这般修为,十分欣赏。想以他座师身份向陛下推荐,令他以臣荐生的名义参加一年之后的殿试。到时候,他有多少才学能力,该如何安置,朝廷自有法度。也不坏了乘风师门的规矩。”
“陛下,不可。梁圣君之言虽老成谋国,然荐生无论殿试成绩如何都已经是朝廷制下七品道人身份。科举还有七日才结束,承蒙天尊厚爱,圣君提携,臣以为可以让他立刻赶赴考场。若中,来日殿试自是陛下门生。若不中,也让他知道天高地厚,将来勤奋修行精进学问,再报陛下知遇之恩。”
看到刚拜的管教师父天元神君一脸严肃,父皇天尊则神色压抑面色绯红,一旁尽力周旋的梁子房此时无奈低叹,李为善急急跪步向前,冲到天尊座下。
“父皇天尊。儿臣有话想说。”见广孝天尊没有阻止,他咽了口口水,“儿臣和庄师兄一见如故,也想荐他试试科考。无论有无功名回来,再聘他担任儿臣的侍读陪臣。请父皇俯允。”
说完一躬到底拜了下去。一旁的李泰褒十分不屑地看了李为善一眼,心想他懦弱的性格实在是没救了,身为皇子天君居然窝囊到要为一个不入流的散仙磕头求情。
而李为善突如其来的建议,正合了梁子房的心意,赶紧接着他的话帮衬起来,“乘风。你可是领着管教晋国天君的重任啊。难得九殿下和他投缘,可以为你分忧。这事,就这样定了吧。”
别看庄清云一副淡定无声的样子,此时心里却已经转了十七八个弯。综合了各人的态度,场面的情况,他觉得这个时候帮师父天元真君说话,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故而默不做声颇为从容的样子礼貌得体地望着天尊。
“哈哈。你们几个说的都对。是朕随意了。品衔官职乃国之名器,不可轻易。乘风所言极是。子房跟着朕那么多年,第一次举荐人才,没有不准的道理。为善从来腼腆,难得开口求朕,也自然要俯允。”
广孝天尊定了心念,天生的豪气顿时镇得众人皆默,只听他吩咐。
“对了,乘风。你这个弟子,可有道号?”
“禀告天尊,道号伯阳。”
“好。庄清云,朕再赐你一个别号,希夷子。赏穿五品正红锦袍,先以散仙身份侍学晋国天君。一年后,以天玄圣君梁子房的荐生名义参加进士科殿试。之后按朝廷法度,再定品衔。”
士人之间平常称道号别号,不称名道姓是礼数。天尊所赐的别号,身份都是荣誉私情,不属于朝廷体系。哪怕是赏穿五品的红袍朝服,虽然肯定不符合朝廷礼法,但也无需上纲上线。袁乘风不是个做作扭捏的人,这个特例也不要紧,故依旧平和顺意的样子,并无异议。
“父皇,可否再赐伯阳师兄银鱼袋。准他随时出入皇城,相陪儿臣也方便些?”
宫城禁地若无金鱼袋,非召命不可进出驻留。皇城一侧是皇子重臣的洞府,另一侧则是中书门下朝廷中枢。外臣小官没有银鱼袋的,每次出入都需要登记署名,得批复确认后才可以在规定区域行动。庄清云有了银鱼袋就可以自由出入皇城,驻留穿梭不受约束。
“为善长进了。赐希夷散人庄清云银鱼袋。天元神君袁乘风金鱼袋。”天尊一直对这个嫡三子不甚满意,就是因为他窝囊的性格。今天凌烟阁内,他居然两次主动奏对,且颇有章法,心中十分喜欢。
“天色不早,也议了一天了。乘风,子房陪朕进膳。泰褒留下作陪。为善,你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陪希夷去天街走走。晚上朕赐一席酒宴到你府里。你们年轻人多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