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希夷道人现在怎么样了?苏醒过来了吗?”
“启禀天尊,他只是练功辛苦还未恢复,接着就张罗了巡查的事。估计是因为心气波动引起的不适。本无大碍,现在已经快醒了。”
“我们的大司空之前说希夷道人做事没有规矩。组织戒严巡查这么大的事,也不请示也不汇报。仅仅得了为善和道宗的认可就匆忙行事,几乎乱了朝纲。甚至还有走漏风声,让奸人逃匿的可能。这是老成谋国的话。”天尊笑眯眯地看着孙辅机,温柔而强大的眼神,令一向沉稳的他也心跳得像个小鹿,好一会才平复下来。
“要我说,辅机说的话是没全错。但因为这,就要抹杀他的功劳,打击他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决心吗?因为他的建议和适时的举措,抓到了那么多疑犯,难道不是功劳?至于朝堂上的规矩,那是你们的事,由得你们做师父的,领政务的去调教。但朕要的就是这样的魄力。这样的人不嘉奖,难道南荒天朝只要满眼都是自己的前程,毫不忧虑国家兴亡,唯唯诺诺之辈吗?”
“你们再看看为善。这几年变了多少,长进了多少!从他俩第一次碰头,朕就发现了不一样。如今,奏对得体,遇到事情甚至敢于挺身而出。就在你们政事堂已经有明确提议下,他还能挺身而出直抒己见。别说希夷道人提议巡查发现奸人,有功于平定谋乱。就是他陪读皇子,振奋天君这一条就要奖,要大奖。”
天尊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下来,哪里还容得下在座之人的反驳或者意见。哪怕是袁乘风都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过分优待了庄清云,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只能“委屈”点,多担待些了。
李为善更是开心激动地脸都红了,只是不敢开口打乱父皇的说话,深深对着广孝天尊一个鞠躬行礼。
“加三级。至少要加三级。今天之前朕还在想,要给他加三级,但是只留档,不明发。打算等他多加历练成长之后,再委以重任。毕竟他进士及第,在七品道人的位置上才十年不足,那么快又陡然晋升真人品位,怕是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但是今天为善的表现让我意识到,是我局限了。什么是格局?敢于突破才叫格局。只做会的,只挑熟的,那就是故步自封。依我看,就是现在给他个真人的位置,让他独当一面也无不可。你们说是不是?当然,具体怎么安排不用只听朕的,你们可以提,可以具体议议。”
“好了,朕就说到这。”天尊见自己一篇大论之后,见诸大臣个个沉默,对着众人提示了一句,而眼神看向了无极圣君孙辅机。
“陛下,臣听了陛下这一番剖析人心,振聋发聩的话,何止是醍醐灌顶,简直是让臣无言以对无地自容。惭愧万分!作为朝廷重臣,我丝毫不能为君分忧,体谅圣情。请陛下责罚。”
见天尊严肃的目光中并没有责罚的意思,他继续说,“臣以为。希夷道人不仅应该提拔,更应该重用。这才是我们这些主持政务的大臣应有的气度和魄力。臣以为,可以加四级,授他正六品上,天君府司直职位。一则彰显朝廷鼓励官员勇于任事的决心,二则授予他更大的责任,可以陪伴天君,彼此进步相得益彰。”
李为善感谢孙辅机的提案,却总觉得还是缺点什么,不是很舒服。只一时说不出问题来,索性先看其他人如何反应。
“陛下,臣以为。孙司空所言情理之间,还可以琢磨一下。正如陛下当初所想,希夷他毕竟初入仕途,如此短的时间里受这样提拔,实在有拔苗助长之患。于他,即便是他自己能守正初心,毕竟容易引得他人猜忌。于朝廷,一旦开了如此简拔的先例。投机取巧,迎奉圣意的投机之徒则会络绎不绝。然,陛下与圣君所言之情也确实我新朝所需之新气象。臣以为。可以加他两级,授从六品上品衔。令其或入部司员外郎,或领下州长史,从要职之副开始锻炼。若他有意军旅之职,御灵长史,翊卫旅帅也是一番栽培。”
与孙辅机高高举起,却没有实质锻炼的提拔不同。袁乘风出于对弟子的爱护,宁可少加一等,也要让他脚踏实地在实职上锻炼经历,何况身为副职还能多少避开本来已经风高浪急的风口浪尖。
广孝天尊没有说话,又转头看着李道宗。
“陛下。司空和天元神君似乎各有道理。政务上的事,臣不太懂,只知道希夷道人有急才。据我所知,他还在进士科上通了八阵阵法测试。若他愿意,臣下辖的京兆府,可以授他个司录参军。至于是正六品上的昭武校尉衔,还是检校的名义,政事堂说了算。若让他跟着臣做事,品衔高低,臣没有意见。”
听了三个人的意见,李为善想了想,还是倾向舅父孙辅机的方案。一则品级上跃迁最多,二则还把庄清云继续留在自己府里。若说最近自己越来越自信,父皇对自己也格外重视,的确和他对自己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想开口求情,发现天玄圣君梁子房一直没有开口,下意识地看向了他。
梁子房也看到了李为善投来的眼神,没有反应。只是整了整衣服,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希夷道人首先还是要辅佐晋国天君,天君府的差事他不能丢。翰林院的差事,的确局限他了。不宜让他再兼任。至于升几级加几品,任什么职务,大可以等他醒来之后,陛下听一听他的想法,再做决定也不迟。毕竟朝廷用人,也要看看他的个人意愿,不是?”
“你们几个说得都有道理。既然大家都不反对希夷道人晋升真人,那么这事就定了。至于加几级,干什么,就像子房说的,也要看他有什么意愿。这个事,就由他觐见后,朕问了他之后亲自做主了。你们没有意见吧?”
广孝天尊都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能谁有意见。即便是李为善还想坚持他继续自己天君府任职,也只能把念头放在一边,等父皇的圣意之后再说了。
袁乘风回府之后看庄清云已经醒来,一边听汪龙士说着昊元的事,几人对话的前前后后,一边坐到他的身旁伸手搭住他的右手脉搏,探出神识顺着经脉寸寸延伸,直到丹田。
只见他,炉鼎偃月,白虎熬枢。东以合西,魂魄相拘。上弦兑八,下弦艮八,两弦合精,乾坤体成。日月不明,形如其常,金不失重,色不夺光。显然已经是金仙中期修为无疑,只是这丹田化金,以他目前的修为来看又似乎早了一些。
毕竟功法一体相承,袁乘风索性运起《指玄经》的最高奥义—太极无相,化开庄清云被金水包裹的丹田炉鼎,仔细引导其运转一周。这才发现金本月生,朔日受符。金返归母,月晦日包。隐藏匡廓,沉浮洞虚。金复故性,威光鼎熺。他已经明明白白金仙上乘境界,唯一令人难解的是修为勉强才金仙中期的水平。就好像水缸虽大,水只存了一半而已。
“清云,为师见到你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幻真期的修为。那时还有不少渡劫的灵气灵量没有消化。而限制你修为的一直是你的境界。这几年你随着为师修习《指玄经》又在琅嬛苦读,现在突破了金仙境界修为大涨,这一点并我不意外。只是你现在的情况十分复杂,境界而言已经不下于你大师兄的幻神期,成长之快令我十分诧异,修为功力又似乎只吸收完了劫云中的灵力,提升十分有限,还不过是金仙中期。而且体内又出现了新的未化解的灵量,至于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实在说不上来。所以想问问你,现在自己感觉怎么样?”
“和我昏睡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庄清云突然想起在下界和大修士对战重伤后,因为《莲花法妙经》的奥义,六道天行让自己闭息三年的事,便和师父又说了一遍。
“既然佛功对你有益,自然是好事。我想你这次的昏睡和上次的闭息原因应该差不多,也和你这几年的修行有关。你仔细和我说说,在琅嬛都学了什么东西,又或者有什么奇遇?也是为师疏忽,以为你在皇城安危无碍,却把你一个人留在琅嬛,少了对你功法境界上的指导关心。”此刻的袁乘风全身心都在庄清云身上,至于前面凌烟阁里的那些你来我往,早已经似烟如雾消散在他的意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