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灵气和魔气竟是如此玄妙!”
没用太长时间,经过一番研读之后,姬九龄终于明白了,两本书籍阐述的是两种最基本的修道入门法门。
原来,这片空间里到处都充盈着浓郁的天地元气,而这些元气之中又或浓或淡地弥漫着灵气与魔气。
无论纳灵之术,还是纳魔之术,都是一种最为简单的纳气之术。
所谓纳灵之术,便是通过特殊的法门将天地元气当中的灵气,吸入体内,以此来不断强化自身的实力。
与之相反,纳魔之术则是巧妙地运用元气中的魔气来锤炼己身。
经过仔细参悟《纳灵之术》和《纳魔之术》,他的理解也是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
首先是借助口鼻的吐纳之术感受四周一种叫做灵气或者魔气的存在,算是领略了第一层心法。
接着是尝试将这种灵气和魔气分离。
纳灵之术将灵气融入到自己的身体经脉之中;纳魔之术将魔气融入到自身的身体经脉之中。然后洗刷全身经脉,算是体会了第二层心法。
最后是待到灵气或魔气在经脉中运行流畅之时,汇聚于丹田,突破屏障,冲击出气海,开辟出道府,又叫道台或者紫府,便是达到了纳灵或纳魔的第三层境界。
两本功法书籍内容大致如此,修炼完成成为纳灵或纳魔初期境界,算是正式迈入了仙道之道。
丹田道府行成之后,需要继续利用灵气或魔气的汇聚凝练,最终行成灵云或魔云,算是进入了纳灵或纳魔中期境界。
书中记载的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凡人来说,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美中不足的便是,纳灵之术从天地元气中分离灵气颇为费劲;纳魔之术从天地元气之中,提取魔气也是非常的费神。
其次,是这里的天地元气之中,蕴含的灵气非常稀少,其中的魔气更是不如灵气的十之一二,无论哪种法门,要想冲刷出丹田道府,根本就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不过《纳灵之术》的着书之人似乎早有所料,书中特意记载了一种用灵米引导的简单之法。
女子给他书页的时候,特意在其中夹杂了一粒灵米,似乎是专门为此做准备的,可惜已经被那苟或抢走了。
原本毫无头绪的姬九龄,忽然眼前一亮,嘴唇蠕动之间,九粒灵米在舌尖上滑动。
刚想要吐出,似乎又想到了什么,重新将这些灵米隐入到了牙槽之内。
说来也是可笑,这一路昏睡之中,被人喂了十数次甚至更多次数灵米,出于本能的自保反应,并未将所有的东西吞入腹中,而是留在了口中一些。
因为他是凡人,消耗的自然也是比别人更少。
依据自己被强喂的次数来看,自己这一路漂泊好像有数年之久。
被掠之时,他刚过九岁,心智不全,如今身高也高出了一些。说来真是可笑,他连自己的准确年龄也说不清楚了。
“灵米!”
姬九龄苦笑,也是暗自庆幸自己口中灵米并没有被人发现,要不然如此神奇之物,定然会落入他人之手,自己也就不能修习这套法门了。
“如若两种法门同时研修,是否可以不用从天地元气中分离灵气或者魔气,仅仅是直接将其它废气排出即可?”
姬九龄突然脑中精光一闪,冒出了如此一个想法,想到此处,便是尝试了起来。
开始时,确实如同他所想,天地元气在其经脉中运行速度提高了不少,甚至是数倍。
不久之后,除了微微感觉经脉之中,有些炙热的刺痛感觉之外,再无其它不适。
这种吐纳天地元气的法门,所带来的舒爽清奇,一时让他陷入了兴奋,忘却了自己所处的环境。
仔细研习了一番,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仿照书中的样子,盘膝而坐在原地,体会着古书中所记载的玄妙方法。
不知过了多久,姬九龄舌尖蠕动,一粒灵米不知不觉中在牙间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