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离秦国最近的诸侯,最早收到嬴昊的书信,也最早做出反应。
他的回信仅比嬴昊的书信晚了一天送达。
昨晚刘表正忙于宠幸新纳的王妃,手下人未敢打扰,直到今日才将嬴昊的书信呈上。
刘表发泄完无能怒火后,稍稍平复心情,从内侍手中接过蒯良递上的竹简,快速浏览起来。
片刻后,他的脸色虽依旧阴沉,却未再发怒,而是让内侍将竹简递给蒯良等人传阅。
待众人看完,刘表沉声问道:“众位爱卿,你们怎么看?我们是否该去雁门郡观战?”
蒯良作为司徒,率先开口。
“大王,臣以为曹操的计策可行。”
“我们应暗中支持匈奴,同时派人前往雁门郡观战,以此麻痹嬴昊。”
“嬴昊此次以三万骑兵对战三十万匈奴骑兵,狂妄自大,败局已定。”
“不过,为了大王的安全,臣认为大王不宜亲赴雁门郡观战。”
刘表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新纳的两位王妃年轻貌美,腰肢柔软,深得他的宠爱,实在舍不得离开。
于是他赞同道。
“司徒大人所言极是。”
“不过我军是否还要对付孙坚?”
这时,刘备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大王,孙坚不过是嬴昊的走狗,不足挂齿。”
“我们先放过他。”
“待嬴昊被匈奴击败,天下诸侯必定联合起来讨伐秦国。”
“我们大楚应积极参与,统领天下士族,消灭秦国。
“届时大王便可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号令天下!”
蔡瑁不甘落后,紧接着说道。
“正是如此!”
“只要消灭秦国,大王便可威震天下。”
“到那时,孙坚自然会臣服于大王,无需一兵一卒即可解决他。”
“我们大楚现在应暗中准备,将兵马粮草调至宛城,伺机攻下武关,直取长安!”
刘表见麾下文武意见统一,沉思片刻,终于拍板决定。
“好!此次便由大将军蔡瑁、骠骑将军刘备率领三千骑兵,代表本王前往雁门郡观战。”
“车骑将军文聘暂时接管楚军调动,负责筹备兵马粮草,以备后续行动。”
蔡瑁心知刘表此举意在让文聘和关羽进一步掌控军队,同时也为安抚自己,特意安排刘备陪同前往雁门郡。
不过蔡瑁早已通过金钱收买了众多楚国将领,对刘表的小动作并不在意。
于是他与刘备一同上前,恭敬应道:“臣遵命!”
刘表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凝重地说道。
“此次观战,关系重大。你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让嬴昊察觉我们的意图。”
“待匈奴击败嬴昊,便是我大楚崛起之时!”
众人齐声应诺,殿内气氛肃穆。
刘表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待文武官员离开后,刘表独自坐在殿中,目光深邃,心中盘算着未来的大计。
他知道这场雁门郡之战,或许将改变天下的格局。
而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过了几天,代王刘虞这边同样做出刘表一样的举动。
而蜀王刘焉则是不打算派人观战,加紧备战,防止秦军的偷袭。
就在天下诸侯表面安静,暗地里风起云涌的时候,嬴昊正在和甄家五美在加深感情。
老大甄姜如同一颗成熟的水蜜桃。
老二甄脱童颜,非常的有料。
老三甄道有一双又直又白的美腿。
老四甄荣就像学校清纯的校花。
老五甄宓就像凌波仙子下凡尘。
“大王,你过来啊!”
第二天,兢兢业业的嬴昊得到了系统的奖励。
【叮,恭喜主人,甄姜对主人的好感度达到了90分,奖励制烟技术。】
【叮,恭喜主人,甄道对主人的好感度达到了90分,奖励良种牛100对。】
【叮,恭喜主人,甄荣对主人的好感度达到了90分,奖励良种羊100对。】
【叮,恭喜主人,甄宓对主人的好感度达到了90分,奖励良种马100对。】
……
嬴昊出征前的第三天。
秋高气爽,阳光洒在长安城外的民屯上,映照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
嬴昊带领着自己的文臣武将,来到这处重兵把守的民屯。
民屯四周环绕着大秦的兵营,戒备森严,显示出这里的重要性。
一进入民屯,众人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一排排玉米挺拔而立,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仿佛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
田丰曾在来大秦之前亲自下地劳作,对农事颇有心得。
他捧起一束沉甸甸的麦穗,激动地说道:“大王,这里的小麦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出许多,真是令人惊叹!”
嬴昊微微一笑,化身讲解员,亲自为众人介绍起来。
“各位爱卿,这是高产小麦,亩产量可达一千多斤。”
“这是红薯,亩产量在四千到六千斤之间。”
“还有这些玉米、辣椒,都是经过精心培育的高产作物。”
…
随着嬴昊的介绍,田丰等人的眼神越来越亮。
他们深知这些高产作物将为大秦带来无尽的粮食储备,从此大秦的子民再也不会挨饿。
嬴昊看着众人激动的神情,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天带你们来这里,就是想让你们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
“众位爱卿,五人一组,外加二十名士兵,负责收割一亩田地,然后称重,看看具体的产量如何。”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随即纷纷行动起来。
就连平日里最喜欢摸鱼的贾诩也干劲十足。
自从他和郭嘉这对难兄难弟每天坚持打第八套广播体操,再加上嬴昊赠送的回春丹,两人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干起活来也毫不含糊。
半天时间过去,收割的结果陆续出炉。
田丰高声汇报。
“禀告大王,这一亩红薯产量五千零二十六斤!”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报出结果。
“这一亩小麦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八斤!”
“玉米亩产一千二百斤!”
…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这些数字,无不露出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