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带着整个府回程的路途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时间却是用了一倍有余,没办法,里面有五个孕妇,不得不小心。
在胤禛带着一众女人仆从到达府邸门口时,听到了众女的感叹声。
众人感叹的一方面是新修建的大门,很是气派,挂着两块匾额,一块上书圆明园,一块上书雍亲王府。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府内地面的变化,平坦光滑的水泥地让自行车驾行驶的更顺畅,更平稳,众人纷纷开始观察这与众不同的地面。
最后,是正院的变化,原本的正院除了面积大,与别的院子没什么不同,而此时,正院却与其他院落有了明显的区别。
不只是正院,还有玲珑的昭清阁。
玲珑看着这精致的三层小楼,心里有了一种魔幻的感觉。胤禛看到玲珑看呆了的表情,心里很是满意。
胤禛说道:“这两栋楼是我花了大心思设计的。不光是看着气派。”
胤禛说着,扶着玲珑从车驾上下来,然后朝玲珑的院里走去。
当玲珑看到那一面面玻璃窗户时,违和感更强了,玲珑古怪的看着胤禛,她是真的怀疑,胤禛是不是也是穿越的了。
然而胤禛没有感觉到玲珑眼里的古怪,而是兴致勃勃的给玲珑介绍着院子。
胤禛首先说的就是这玻璃窗户,胤禛说道:“我早前就想着这玻璃做窗户应该不错,比普通的窗户更透亮一些,也比普通窗户的密封性更好,更保暖。
这两座楼也设置了地龙,冬日里也不会凉。两座楼都通了上下水,所以很是方便。
你现在行动不方便,楼上暂时先不参观了,楼上主要是设置的仓库和孩子们住的地方,小的时候就住咱们楼上,方便照顾。
等到大一些再去偏殿,再大一些就单独住一院了。”
你的凉亭也重新盖了,面积加大了些,且用足了料,绝对结实。”
玲珑也看见了她的凉亭,如果说原来的凉亭只是舒适的话,那现在的凉亭则还兼具了美观。
色彩鲜艳,且加了些吊顶装饰,雕刻的很是栩栩如生,袖子上还作了画,很有意境。
玲珑笑着对胤禛说:“四哥有心了,我很喜欢!”
玲珑跟着胤禛回了寝殿,虽然没走几步路,但是胤禛执意让她休息一会儿,她也就从善如流了。
玲珑歇下后,算着日子。
她上一次抽奖是弘昭和弘暖周岁的时候。之后经历了弘历的出生,自己的大婚纪念日,还有才过不久的自己的生辰,自己现在已经有70次抽奖次数了。
弘昭和弘暖马上又要过生辰了,所以,自己马上又能抽奖了,想到这,玲珑还是很开心的,毕竟现在还差许多东西呢。
玲珑想要的太多了,所以只能慢慢积攒。
而皇后也因为弘昭和弘暖的生辰在犹豫,她不知道应不应该跟皇上开口。
若是要开口,那光提生辰可不行,她得想要怎么办才行,不然,她冷不丁的去问皇上,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皇上怕是要不高兴。
但是对于怎么办,皇后也是有些犹豫,这两个孩子特殊,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了。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哪儿办,若是在宫里大办,会不会有些扎眼,毕竟除了太子的子嗣,还没有孙辈在宫里大办过生辰。
别说是普通的两岁生辰,连满月,周岁宴都没在宫里大办过。
皇后不想让弘昭和弘暖的得宠露于人前,毕竟不知道别人都怀的是什么心思,若是有仇视他们的,把想法打到两个孩子头上,那对两个孩子不是什么好事。
若是说送回胤禛府上办,别说皇上,就是皇后自己都参与不了,皇后想到弘暖的生辰她参与不了,就有些失落。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送回府了,那以后还送不送回宫里了,这也是个问题,对于弘昭在康熙身边长大,那是利大于弊的,对于可能影响以后的夺嫡形势的事情,皇后不得不思虑再三。
最后,皇后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皇上的意思。于是皇后带着弘暖去了乾清宫。
皇后带着弘暖直接去了乾清宫的偏殿,也就是弘昭的住处。
弘昭此时正端坐在榻上,边上有个翰林院的小官在给弘昭念书,弘昭的目光炯炯,似乎是听的入了神。
看见皇后和弘暖进来,那小官给皇后和弘暖行礼后就暂时退下了,皇后把弘暖放在弘昭旁边,这才问侍奉在旁的小太监一些弘昭衣食起居之类的问题。
康熙听闻皇后来了弘昭这里,得了空以后,也来了偏殿。坐下后问道:“皇后今日怎么有空带弘暖过来?”
皇后说道:“哦,今日天气不错,我就带弘暖出来走走,想到快到两个孩子的生辰了,便带人过来给弘昭量个尺寸,准备给他们一人做一身衣裳。”
康熙听了以后说道:“对,两个人快过生辰了,让朕想想,这两个孩子的生辰该如何过才好。”
皇后说道:“两个孩子的两周岁生辰,也不宜大办,不若就宣胤禛和玲珑进宫,我们几人一起吃个家宴也就是了。”
康熙沉吟了一下,说道:“听闻胤禛已经回府了,不若我们去畅春园住两日,等两个孩子生辰时,便到雍亲王府去过。
我也想亲自去看看胤禛这么大费周章的到底弄了些什么名堂。”
皇后说道:“那皇上可还要带哪些后妃?臣妾去安排。”
康熙说道:“就咱们两个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不用带其他人了。”
皇后得知了想要的答案,也就告辞回了宫,她找的做衣裳的借口也没有糊弄人,也安排下去了,还差人给玲珑带了话,意思是让他们好生准备着。
当玲珑得知皇后传来的消息时,有点疑惑的问胤禛:“四哥,皇阿玛这会不会有点大费周章了吧?若是皇阿玛出门遇上个不开眼的,若是其他什么事情,让皇阿玛伤着了,那咱们岂不是真的是万死不辞了?”
胤禛说道:“放心吧,不会有危险的,而且大概率,他会带着你阿玛和你三哥。
皇额娘给我们传信的意思是,让我们这边提前准备,到时候好好表现。”
玲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其实她还是不太理解,但是她感觉她没什么可准备的,也就没有再纠结。
但是自从皇后传话回来后,胤禛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府里走了一遍又一遍,那解说稿是改了一次又一次。玲珑在旁边听着,时不时还给提出点建议。
玲珑看着胤禛这努力的样子,真的好像现代的某些单位得知有大领导要来单位视察,然后努力的想把所有的优点都展示出来一般。
而在双胞胎的生辰的前三日,康熙也终于派人来传了信,说了此事,让他们做好相应安排。
玲珑便也开始忙活了起来,第一就是让白芷拟好当日的菜单,让白芷使用出全身的力气,去准备好吃食。
这第二就是玲珑又召集了后院众人来请安,在后院众人到齐了,玲珑开口说道:
“三日后,皇上和皇后娘娘要来咱们府上,我希望咱们府上的人能约束好自己和自己手下的人。
我倒是也没要求你们不能出门之类的,但是我希望如果遇到了皇上和皇后娘娘,你们能守好规矩,该请安就请安,该退下就退下,问什么就答什么。
不要大惊小怪的,也不要扭扭捏捏的,更不要做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或者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若是真有人不听劝告而非要如此,那我会让你们知道,我钮钴禄·玲珑是如何做到当初的凶名在外的。
都清楚了吗?”
玲珑威严的扫视了一圈,后院众人均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并回答道:“明白了!”
玲珑满意的说道:“行了,两个侧福晋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等其他人都走空了,玲珑才对着李氏开口说道:“我带你进过宫,也带你见过皇阿玛和皇额娘,礼仪规矩也嘱咐嬷嬷一直给你训练着。
所以,到时候,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学多看,莫要惹出什么笑话!不然,你自己丢人不要紧,还要连累全府的人!”
李氏回答道:“福晋放心,妾身知道自身愚钝,不会擅作主张的,妾身有好好练规矩,不会失礼的。”
玲珑说道:“行,你心里有数就行,到时候不知道是否会让你们两个一起伴驾,所以也就未雨绸缪一下,你们也不用太紧张。”
李氏回答道:“妾身知道了,那妾身告退了。”
等李氏走了以后,玲珑和年氏两个人挺着大肚子,相视一笑,玲珑说道:“你可知我把你留下,是要说什么?”
年氏说道:“自然知道,无非就是嘱咐我到时候不要耍小性子,规矩一点罢了。”
看到年氏的不以为然,玲珑蹙了蹙眉,说道:“世兰,皇阿玛和皇额娘和王爷可不一样。王爷看在我的面子上,不会对你如何,但是皇上可不一样。
若是到时候惹怒了皇上,那大家都会没有好果子吃!”
年氏说道:“哎哟我的好姐姐,你不会真以为我那么傻吧?我平时挑衅王爷那都是故意的!我知道王爷疼宠姐姐,而姐姐又会护着我,这才肆无忌惮嘛!
若真遇上了皇上和皇后娘娘,我定会老老实实的,不会给你惹麻烦的!”
玲珑看年氏说的时候表情认真,才没有再纠结,而是说道:“到时候未必会让你伴驾,确切说,我尽量不会让你们伴驾的。你们只管在自己院里待好就好。”
玲珑和年世兰又聊了一会儿,年世兰才退下,慢悠悠的出了门。
而等年世兰离开以后,玲珑又去胤禛那里,让胤禛通知了胤俄他们今日晚上到自己府上用膳。
传话时专门嘱咐了胤禟,让他把弘历送回来。毕竟是家庭私宴,弘历也不应该错过才是。
等傍晚时,胤俄等人都到来的时候,就听见海日清脆的声音说道:“哇!这地面好平整啊!还有这楼,真气派啊!”
胤禛听见几人的议论,也走到几人身旁,说道:“走吧,我带你们进去。”
众人原本大声讨论的声音也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这些人和各自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等胤禛带着众人到了玲珑那里时,玲珑正在院里看着夕阳,看到众人进来,先是一一打过招呼,最终,玲珑将目光落在了弘历身上。
玲珑从思月手里接过弘历,看到他神采奕奕的时候,都想要把弘历继续放在胤禟那里养了。
在一众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就散了,胤禛陪着走了一圈,消过食以后,才回了玲珑的院子。
玲珑今日坐了许久,胤禛有些担心,所以强制性的让玲珑休息。
此时,弘历已经在楼上安顿好了。
三日后,康熙带着皇后以及弘昭和弘暖低调的出了宫门。
说是低调,其实只是跟平日里康熙出行相比,在正常情况下,这出门带那么多侍卫和仆从,就已经算是很夸张了。
康熙一行人径直到了胤禛的府邸,胤禛和玲珑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皇上等人到来,先是行了礼,然后带着康熙一众人进了院子。
胤禛低沉的声音一直在讲述府里的情况以及其内涵或是其他用处,康熙一直在暗暗点头,在康熙眼睛,胤禛看到了满意的神色。
如此一般,胤禛讲解的更卖力了,胤禛讲解着府里的大致构造,然后就开始给康熙种草各样东西。
例如能让车驾走的更顺畅水泥地,还有明亮的玻璃窗户,还有那稳固结实的新房。
康熙也确实是很心动,他和胤禛一样,注意到的不止是水泥铺路盖房,他还看到了许多其他的用途前景。
胤禛没有带皇上等人深入看查,而是带他们去了玲珑的院子,已经到午膳时间了,还有下午可以逛呢,所以胤禛不着急。
胤禛和玲珑带着皇后皇后和弘昭弘暖在玲珑院里的正殿歇了脚,准备把午膳也在这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