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百花羞不仅端坐在朝堂之上,身姿挺拔,气质威严;就连散朝后日常起居也规矩极大。曾经的柔弱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敬畏的霸气。无他,她没了全心全意为她服务的大将军,对其他人总是有些戒备。帝王心术,平衡之道,百花羞也玩的很溜。
宝象国建国已久,一个国家长久的安居乐业,使的王侯将相家姻亲密集,就这朝堂上,和自己沾亲带故的人就有三分之一。百花羞是要流芳百世的,疆域的扩大也要惠及千家万户才算真正的功德圆满。她不屑玩欺民那一套,但要从这些豺狼嘴巴里夺食,总要费些周折。
朝堂上她目光锐利,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
往日里那些习惯了结党营私、欺上瞒下的朝堂蛀虫,此刻在她的注视下,纷纷低下了头,不敢与之对视,心中惶恐不安。
然而,这看似威严冷酷的帝王做派之下,百花羞也懂得宽严并济。她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诸位爱卿,若有治国良策,或是对朝堂诸事的看法,皆可直言,切莫藏着掖着。”
起初,大臣们还心存疑虑,不敢轻易开口。但见百花羞一脸真诚,并无怪罪之意,终于有几位正直的大臣站了出来,大胆谏言。百花羞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对于合理的建议,当场便采纳施行。
如此一来,朝堂上的风气渐渐有了转变。那些妄图蒙混过关的蛀虫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意识到,这位行事风格大变的百花羞,绝不是可以随意糊弄的。而真正心怀国家的大臣们,则看到了希望,纷纷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整个朝堂开始朝着清明公正的方向发展。
看着朝堂上的这些官僚,就连宫中的护卫,军中的将领,无一不是出自氏族。就连百花羞自己,也是出自这宝象国最大的氏族。非是她不想引进其他阶层,实在是仓廪实而知礼仪,基层的人吃饱穿暖都艰难,哪里来的闲钱读书,即使侥幸学有所成,没有门路,也难出头。
百花羞坐在御书房的御案前,眉头紧蹙,神色凝重。窗外透进来的几缕阳光洒在她身上,却驱不散她满心的烦忧。
面前的御案上,摆放着氏族资源相关的文书,翻开的书页被微风轻轻吹动,发出沙沙声响,好似也在为她的难题而叹息。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敲打着,思绪纷乱如麻。
氏族在这片土地上盘根错节,势力庞大,想要让他们甘心让出资源,谈何容易。那些氏族长老们,各个坚守着自家的利益,分毫不让。若强行施压,怕是会激起他们的反抗,引发内乱;可若循循善诱,又不知从何说起,如何才能打动他们的心。
百花羞抬起头,望向窗外的花园,繁花似锦却无心欣赏。她深知,这资源的调配关乎国家的未来,关乎万千百姓的福祉。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国家发展将处处受限,甚至可能陷入困境。
突然,她眸光一闪,似是想到了什么。或许可以从氏族的长远利益出发,给他们描绘一幅互利共赢的蓝图。用政策扶持、资源互补等方式,让他们看到让出部分资源后能带来的更大好处。心中有了方向,百花羞紧绷的神情终于舒缓了几分,她拿起笔,准备将思路记录下来,为后续的谋划做准备。
百花羞身着简易常服,在一众侍从簇拥下来到碗子山巡视皇陵修建进度。山风轻拂,吹动她的衣袂,神色间透着几分关切与凝重。这处地方,她本是为奎木狼修建的洞府,供他播种修行使用。皇陵内雕梁画栋,珍宝极多,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在此长眠,这地方怕不知道将来会便宜了谁。
正仔细查看时,侍从前来通传,称有一人自荐上门。百花羞微微挑眉,稍作思索后,吩咐将人带至跟前。
片刻,只见一个身形挺拔的男子稳步走来,此人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陛下,久闻娘娘心怀大义,为皇陵修建劳心劳力,在下虽一介草民,却也习得些许土木建造之术,愿为皇陵修建略尽绵薄之力。”
百花羞上下打量着他,见其气质不凡,言辞诚恳,心中不禁一动。轻声问道:“你既自荐而来,可有真才实学?皇陵修建关乎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男子昂首道:“娘娘放心,在下曾参与多地建筑工事,对于这黄陵建造,有自己的见解与法子,定能不负娘娘所托。”
百花羞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笑:“既如此,那便留下一试。若真有能力,孤自不会亏待。”男子大喜,再次叩谢。随后,在百花羞的示意下,他随着工匠们前往修建之处,准备一展身手,而百花羞则继续巡视,心中暗探着自己也应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班底,朝中大臣表面上虽尽是臣服,可再驯顺的羔羊也有失控的时候。
也该养些牧羊犬了。
暮春时节,京城繁华依旧。百花羞悄然邀了自家二姐进宫,密谈一番,不久后自家二姐夫,就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会。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大街小巷传开,人们奔走相告。
这日,府邸前门庭若市,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才子纷纷赶来,不论出身贵贱,都怀揣着对学识的热忱与对展现自我的渴望。
大门敞开,众人鱼贯而入。园中布置典雅,曲径通幽处设下座席,四周繁花似锦,与这浓厚的文墨氛围相得益彰。
百花羞身着一身月白常服,身姿婀娜,站在三楼的窗户前,一脸平静。待众人入座,只听主会者开口:“今日以文会友,不论出身门第,只谈学识才情。还望诸位能畅所欲言,尽显风采。”
文会开始,先是诗词比拼。才子们或引经据典,或即兴创作,一首首佳作如珠玉般诞生。有人以春日美景入诗,笔锋细腻;有人借古讽今,言辞犀利。
接着是对对子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上联一出,众人沉思片刻,便纷纷举手应答,妙对频出。
百花羞静静聆听,观察着每一位才子的表现,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最终经过百花羞层层筛选,选了十位进了百花羞所在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