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
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出现在了村长家中,村长一看,慌忙上前搀扶。
“大爷爷,您怎么来了?”
“我听说,你能和红军那边沟通?”
“是啊,怎么了?”
“帮我联系他们。”
毛孩左手压着右手,右手用力地压着拐杖,沉声道:
“帮我联系他们长官,说,老朽我能帮他们渡河。”
……
夜间的红军营地,点着几堆篝火,一部分士兵已经抓紧时间休息,另一部分正在抓紧时间找船渡河。
大渡河畔,红军长官站在河岸边,面对滔滔大渡河水陷入沉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石达开没有走通的路,就让我们来走通吧。”
他忽然对着身旁的几位将领笑着说道。
饱读史书的他自然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和他们处境十分类似的场景。
“长官!莫要发愁咧,我可给你找来了一位土地公公!”
红军长官回头望向来者。
望着浑身散发着亲和气息的红军长官,毛孩安心地走上前一步,缓缓开口道:
“长官您好,老朽是前清的老秀才,我有一条要事禀报。”
“唉,老先生,您不必如此恭敬,快快,给老先生拿个板凳来。”
众人在篝火旁坐下。
“长官,他说他亲眼目睹了当年翼王石达开兵败被杀的全过程,和我们谈了当年石达开兵败安顺场的原因。”
身旁的人急忙提醒道。
这句话激起了红军长官的兴趣,急忙询问起毛孩。
毛孩略微沉吟,叹息道:
“当年翼王石达开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在安顺场渡口耽搁太长时间,整整二十九天,大军没有渡完,却等来了清兵。”
红军长官点了点头:
“老先生高见,如今我是不愿做石达开第二的,老先生可有渡河的良策?”
毛孩道:
“如今河水已经涨起,大军从安顺场渡口过河是绝无可能的。”
“我们这儿有句谚语:大渡河里想行船,一只脚踩鬼门关。”
“长官若想不重蹈石达开的覆辙,可以北上300里,那里有一座泸定桥,唯有走此桥大军才有一线生机。”
“唯有走此桥大军才有一线生机……”
红军长官眉头微皱,轻吟道。
“对,急行军,去泸定。”
毛孩斩铁截铁地说道。
红军长官眉头渐渐舒展,露出了微笑,只见他站起身,握住毛孩的手:“老先生,您这番话可真是雪中送炭!我们红军不怕困难,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定能闯出一条路来。”
毛孩感受到那有力的手掌传递来的决心,心中也涌起一丝希望。
众人继续交谈了一会儿,有个年轻的小战士给众人送来了吃食。
“今天运气好,在山上采到些蘑菇,这天冷,喝点暖暖吧。”
“嗯,给长者也来一碗。”
毛孩一愣,感激了一声,递了过来。
听取了毛孩的建议,红军迅速召开会议,制定战略。
众人考虑到他们如今遇到的局面之困难,远甚于翼王石达开。
他们决定,并分两路,一路要佯装渡河,吸引敌军注意力;一路向着泸定桥急速进发。
他们日夜兼程,不顾山路崎岖、风雨交加,向着目标狂奔。
毛孩望着红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担忧与期待。
之后的日子里,他时常在村里踱步,牵挂着红军的安危。
村里的孩子们围在他身边,睁大眼睛问:“太爷爷,红军叔叔们能打过坏人吗?”
毛孩摸摸他们的头,慈爱地说:“红军都是好汉,他们为了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一定会拼尽全力。”
一天天过去,村里时不时传来前方战事的零星消息。
终于……
“太爷爷,太爷爷,他们说红军过去了,他们赢了!”
“过去了!”
“好!好!好!”
金灿灿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了毛孩的身上,像似给毛孩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毛孩靠在椅子上,在私塾的小院子里,微微眯起双眼。
隐隐约约间,眼角流露出泪光。
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醒目。
听着红军胜利的消息,毛孩的思绪渐渐飘远。
想起了自己这一生历经的种种,从年少时懵懂求学,怀揣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梦想,到目睹战乱中无数生命消逝的惨烈,心中满是对这乱世的无奈与悲叹。
而如今,看到红军这支不一样的队伍,为了穷苦百姓的幸福,不惧艰难险阻,奋勇向前,他深知自己虽已年迈,却也能在这历史的洪流中出一份力,为他们指明渡河的路,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
“长官,你还记得帮咱们渡河的那位长者吗?”
“记得啊,怎么了?”
“他听说咱们赢了,写了一首诗给咱们。”
“哦,念来听听。”
“前有大渡河天险阻拦”
“右有唐右门雄狮百万”
“左有松林铁索斩断”
“后有铁寨子倮倮把关”
红军长官点了点头,轻笑道:
“概括的不错啊,就是诗味差了些。”
众人听见,纷纷笑然。
“哈哈,还有呢?”
“红军起义替天行道”
“百税厘金一笔勾销”
“贪官污吏望风而逃”
“打尽土豪百姓欢笑”
红军长官挥手称赞道:
“好,可惜啊。”
“他不知道,咱们红军,是解放全人类的。”
“不晓得这位长者,对咱们红军还有什么嘱托啊?”
“嗯...送了五个字——”
“首长勿停留。”
……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毛孩的身体像是燃尽了最后一丝精力,渐渐虚弱下来。
他每日坐在私塾的院子里,眼神愈发浑浊,却又时常透着一抹满足。
一日,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他却觉得寒意透骨,恍惚间,竟想起母亲常给他做的蘑菇汤。
那碗汤,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是难得的美味,承载着最温暖的记忆。
因为每每远行回到家中,母亲都会给他做上一碗蘑菇汤。
此刻,他无比渴望能再喝上一碗,那熟悉的味道仿佛近在咫尺,召唤着他。
意识愈发迷糊,毛孩的眼前光影交错,待回过神来,竟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奇怪而又陌生的院落门前。
门口站着一位面如冠玉、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正一步步笑着向他走来。
“老人家,您快里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