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宇放下茶杯,杯底与石桌接触发出一声轻响,在这安静的庭院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是在准备大泽乡起义吧。”
平淡的语气,却如同惊雷在陈胜耳边炸响。
陈胜浑身猛地一震,瞳孔骤然收缩,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右手再次紧紧按住了腰间的匕首柄。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你……你怎么知道?!”
大泽乡起义之事,乃是他与吴广等人暗中谋划,参与者皆是心腹,外人绝无可能知晓。
眼前这神秘男子竟能一语道破,这让陈胜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一股寒意从脊背直冲头顶。
程宇脸上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指了指陈胜手中还未来得及放下的《食仙居诸事记》。
“我刚才不是说了么,那书中有写我的身份。”
“我确实来自千年之后,你们这段历史,后世之人早已知晓。”
程宇顿了顿,目光中带上了一丝怜悯,语气也沉重了几分。
“陈胜,我知道你有鸿鹄之志,也佩服你的勇气。”
“但……你这场起义,注定会失败,而且结局……颇为悲惨。”
“什么?!”
陈胜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失败?
结局悲惨?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与吴广精心策划,又有卜者“天命”加持,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更是让九百戍卒深信不疑,眼看就要点燃反抗暴秦的第一把火,怎么会失败?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更深的恐惧与不甘。
陈胜猛地抬头,死死盯着程宇,眼中充满了血丝。
“先生,您……您说的是真的?”
程宇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这无声的默认,比任何言语都更具杀伤力。
陈胜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想起那些信任他的兄弟,想起他们眼中燃烧的希望之火,想起自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誓言。
难道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不!绝不!
强烈的求生欲与责任感压倒了恐惧。
陈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抱拳,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石板上。
“先生!求先生告知,我等起义究竟败在何处?”
程宇看着跪在地上,身躯微微颤抖的陈胜,心中那份敬意又多了几分。
此人虽是草莽,却有真豪杰之气。
如今他已经有了立身之本,也不太想多管闲事,但见陈胜如此,也动了恻隐之心。
“也罢。”
程宇缓缓开口。
“你们起义初期势如破竹,连克数城,天下响应,确实风光无限。”
“但败就败在,得势之后,人心便散了。”
“你称王之后,内部猜忌滋生,旧日兄弟离心离德,外部六国旧贵族各怀鬼胎,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被秦军反扑,兵败身死。”
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又令人扼腕的画卷。
陈胜听得心惊肉跳,面如死灰。
内部猜忌?兄弟离心?众叛亲离?
这些词语像一把把尖刀,刺穿了他对未来的美好幻想。
他再次叩首,声音带着哽咽与绝望。
“先生,求先生救我!救救我们这些弟兄!救救天下苦秦久矣的百姓!”
程宇微微摇头。
“历史洪流,非一人之力可以轻易扭转。”
“但我可以给你一些指引。”
陈胜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
“先生请讲!陈胜洗耳恭听!”
程宇站起身,踱步到凉亭边,望着院中随风摇曳的竹叶。
“陈胜,你们的口号是‘大楚兴,陈胜王’,对吗?”
“是。”
“这口号,能聚拢人心于一时,却不能长久。”
程宇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陈胜。
“陈胜,你还记得你的出身吗?”
“你们起义,依靠的是谁?是那九百戍卒,是天下千千万万和你我一样,被暴秦压迫得喘不过气的黔首百姓!”
“你们的力量,源于他们!你的王位,也当来自于他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要做的,不是只让你自己称王,而是要让所有追随你的人看到希望,看到推翻暴秦后,他们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程宇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所有人的愤怒与渴望,拧成一股绳。”
“不要过早地划分亲疏远近,不要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记住,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你们要反抗的,不仅仅是秦二世,更是那套压迫人的制度!”
“你要让天下人明白,你们不是为了某个人、某个家族的复兴而战,而是为了所有受苦难的百姓而战!”
“这,才是你们前期能够站稳脚跟,凝聚人心的根本。”
陈胜跪在地上,怔怔地听着程宇的话,仿佛醍醐灌顶。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起义的意义。
一直以来,他想的是如何利用人心,如何借势称王,却忽略了这股力量真正的来源和归宿。
“民心……百姓……”
陈胜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
程宇见他有所领悟,继续说道:“空有口号和理念还不够,你需要具体的制度来支撑。”
“我知晓历史,但具体的战役细节、人心变化,终究要你自己去面对、去判断。”
“不过,我可以给你两个方向性的建议,或许能帮你稳固根基。”
陈胜精神一振,再次叩首:“请先生赐教!”
程宇伸出两根手指。
“其一,推行‘耕战田制’。”
“秦朝虽有‘使黔首自实田’,但那是放任自流。你们要改!将土地与军功直接挂钩。”
“凡立有战功者,按功劳大小授予田地。如此,士兵们才有实实在在的盼头,才会为你死战。这比虚无的口号更能凝聚军心。”
陈胜眼前一亮,这方法简单直接,却直指人心!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多都是一无所有的农民,土地对他们的诱惑力是巨大的。
程宇接着说道:“其二,创设‘三老议会’。”
“你称王之后,权力不能只集中在少数人或军功集团手中,否则猜忌与分裂迟早会来。”
“可在各县、各乡,选拔德高望重、有见识的农民、工匠甚至游侠作为代表,组成议事会。”
“他们可以参与地方事务的讨论与决策,监督官员,反映民意。”
“这样既能让更多阶层的人参与进来,感受到自己是起义的一份子,也能对军功集团形成一定的制衡,避免一家独大,重蹈覆辙。”
陈胜听得入了神,脑海中仿佛已经勾勒出了一幅全新的蓝图。
耕战授田以固军心,三老议会以安民心。
这两条策略,直指他未来可能遇到的最大两个问题:军心不稳与内部失和。
程宇看着陈胜沉思的模样,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
“当然,这只是大方向。具体如何实施,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还需要你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