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广场上,阳光刺眼,却远不及长孙无忌那张笑里藏刀的脸,更让裴寂感到刺骨的寒意。
“长孙大人说笑了,老夫身子骨还硬朗得很,无需太医。”
裴寂强压下心头怒火,干涩地说道。
他感觉胸口憋闷,仿佛有一块巨石压着,喘不过气来。
长孙无忌笑容更甚,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声音也拔高了几分,引得周围官员纷纷侧目:
“裴公乃国之栋梁,可要保重身体才是。若是累坏了身子,陛下可是会心疼的。”
他这番话,看似关心,实则句句诛心。
裴寂听得胸中血气翻涌,只觉一股腥甜涌上喉头。
他死死咬住牙关,才没让自己当场失态。
人群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官员,本就对眼前的景象感到焦虑,又听到长孙无忌这阴阳怪气的话,顿时气血攻心,两眼一翻,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哎呦,不好了,快来人啊!”
人群顿时乱作一团,惊呼声、叫喊声此起彼伏。
长孙无忌却仿佛没事人一样,依旧笑眯眯地看着裴寂,仿佛在欣赏一出好戏。
裴寂再也无法忍受,他猛地一甩衣袖,怒声道:
“老夫还有要事在身,恕不奉陪!”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朝着皇宫方向走去,背影显得有些佝偻和狼狈。
长孙无忌看着裴寂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仰天大笑起来,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暗处,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男子,隐藏在阴影之中,锐利的目光死死盯着长孙无忌,太阳穴突突直跳,胸膛剧烈起伏,显然已是怒火中烧。
“午马,冷静!”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一只手紧紧地按住了他的肩膀,“现在还不是时候。”
午马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此人如此嚣张,简直目中无人!若非他从中作梗,殿下怎会被逼为质,远离朝廷!”
按住他肩膀的男子,叹了口气,低声道:
“别忘了我们的任务,大局为重,切莫冲动。”
酉鸡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柄重锤,狠狠敲击在午马的心头。
他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困兽,喘息声粗重而压抑。
“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午马的声音嘶哑,带着一丝难以置信,“殿下乃是堂堂正正的大唐皇子!现在殿下虽在边外建立新朝,可殿下明明有机会继承正统的!”
酉鸡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虚妄。
“大唐?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他抬手指了指那些在阳光下议论纷纷的官员,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些人,终将是大炎的子民。殿下胸怀大志,岂能拘泥于一隅之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韬光养晦,隐忍至今,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率领铁骑,踏破这长安城!杀尽这些世家狗!”
午马闻言,身躯猛地一震,他死死盯着长孙无忌那张得意洋洋的脸,最终还是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
指甲在掌心留下了深深的血痕,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他的不甘。
“记住,午马,大局为重。”
酉鸡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坏了殿下的大计。”
午马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次睁开时,眼中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点了点头,沉声道:“我明白了。”
与此同时,国子监内,虞世南满面红光,脚步飞快地穿梭在古朴的建筑之间。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本用布帛包裹的书籍,仿佛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颖达兄!颖达兄!”
虞世南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在寂静的国子监内回荡。
孔颖达正襟危坐于书案前,一丝不苟地批阅着学生的课业。
听到虞世南的声音,他眉头微微一皱,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来人。
“世南兄,何事如此慌张?”
虞世南冲到孔颖达面前,顾不得行礼,一把将手中的书籍放在书案上,语气激动地说道:
“颖达兄,出大事了!天大的消息!”
孔颖达看着他这副失态的模样,“哦?何事能让你如此激动?”
虞世南神秘一笑,缓缓打开包裹书籍的布帛,露出了里面的真容——一本普普通通的《诗经》。
“此书有何特别之处?”孔颖达拿起《诗经》,随意翻阅了几页,并未发现任何异常。
虞世南见状,连忙指着书页上的几处细微之处,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颖达兄,你仔细看看这些……这些小点点!”
孔颖达顺着虞世南手指的方向看去,起初并未在意,只是一些细小的墨点而已。
但很快,他便发现了这些墨点的不同之处。
它们并非随意点缀,而是分布在句读之间,将原本连贯的文字分割成一个个清晰的意群。
“这是……”
孔颖达瞪大了眼睛,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仔细辨认着这些墨点,口中喃喃自语,“句读之法?标点符号?”
虞世南得意地点了点头,胡须都跟着颤动起来:
“正是!有了这些标点符号,文章义理一目了然,再也不用为断句而苦恼了!简直是学问之利器啊!”
孔颖达如获至宝,双手颤抖地捧着这本《诗经》,爱不释手。
他反复研读,越发觉得这些标点符号精妙绝伦,能够准确地表达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妙!妙!妙!”
孔颖达连声赞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此法若能推广开来,必将惠及天下学子,功德无量啊!”
两人激动地讨论了许久,最终,孔颖达冷静下来,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世南兄,此书你从何处得来?这标点符号又是何人所创?”
虞世南摇了摇头,面露难色:“实不相瞒,此书乃是我在东市闲逛时,偶然所得。至于这标点符号的来历,我就不得而知了。”
孔颖达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压低声音道:
“世南兄,你可曾听闻,大炎也有类似的断句之法?”
虞世南闻言,脸色骤变,惊呼道:“颖达兄是说……此书莫非来自大炎?”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惊。
如果这标点符号真的来自大炎,那其中的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与此同时,陇西李氏府邸内,气氛却异常压抑。
李氏家主李博昌焦躁地在书房内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原本以为,凭借李氏在朝中的关系,定能阻止科举的推行。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扇了他一记耳光。
“家主,不好了!”
一个家卫匆匆跑进书房,气喘吁吁地说道,“外面传来消息,陛下不仅没有取消科举,还在大力推广一种新的书籍!”
李博昌闻言,怒火中烧,猛地一拍桌子,吼道:“什么?新的书籍?难道他李世民还想翻天不成?”
家卫颤颤巍巍地说道:“听说……听说这些书籍印刷精美,而且内容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
李博昌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哼,不过是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罢了,还能比得上我们李氏的书籍?”
家卫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可是……可是听说这些书籍上,有一种特殊的符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李博昌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家卫走后,李博昌独自一人在书房内沉默了许久。
他突然意识到,如果李世民真的推广这种书籍,那李氏的书铺生意,恐怕就要大受影响了。
“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李博昌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他立刻唤来管家,吩咐道:
“立刻通知下去,让所有书铺开门营业,低价出售书籍,务必将损失降到最低!”
管家领命而去,李博昌却依然感到心神不宁。
他总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片刻之后,家卫再次返回书房,手中捧着一本用布帛包裹的书籍。
“家主,这是小的从市面上买来的,您看看……”
家卫小心翼翼地将书籍放在李博昌面前。
李博昌拿起书籍,随意翻阅了几页,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他发现,这本书籍不仅印刷精美,而且内容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上面果然有一种特殊的符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这……这是什么东西?”
李博昌指着书页上的标点符号,声音颤抖地问道。
家卫恭敬地回答道:“听说这种符号叫做‘标点’,是陛下亲自推广的。”
李博昌闻言,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终于明白,李世民这次是有备而来,他要用这种新的书籍,彻底颠覆传统的文化格局。
“我们李氏的书……还有活路吗?”
李博昌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绝望。
家卫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家主,小的认为,我们李氏的书……恐怕难以与这些新书竞争。”
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本《孙子兵法》,递给李博昌,只见扉页上赫然写着:一,曰始;二,曰天时;三,曰地利;四,曰将;五,曰法。
李博昌看着那几个用标点隔开的字,双目血红,一把抓住了家卫的胳膊,声音嘶哑地问道:“这……这又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