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其实已经下定了决心,他对于大汉的执着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考虑,所以当发现了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道路,自然就想要走一下,哪怕真的万劫不复又能如何?
所以他想马上回到成都,他需要立刻就开始着手安排,这些事情都必须要尽快去办,时间不等人。
“不可!父亲这一次劳师动众出来,要是现在就回去,一i的那个会遭人非议的,更何况您回去还是要执行这么一场大的变革,有一份功劳在身上,就有光环,那么很多事情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遇到更大的麻烦,所以这一次必须要有一场大胜,甚至是一场惊世骇俗的胜利,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宵小之辈在搞出事情之前,有所顾忌。”
诸葛亮抬起头,有点惊愕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半晌忽然就笑了起来,眼神之中满是赞赏“伯松,你终于成长了,你说的对,必须要给更多的人一个警示,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至于文达,也让他去立下更多的战功,只有这样,他才能站得更稳,现在这个忠武将军还是差强人意呀。”这一次刘禅给马通升了官职,虽然只是一个杂号将军,但也足够了,毕竟赵云一直到死才算是摆脱杂号将军,在蜀汉这些都不是大事。
“你出去吧,也去看看果儿,这几天她也有点太闷了,别闹出什么事情来。”诸葛亮说到这里忽然顿了一下,然后又抬起头说道“要不你带上她,也去陇西,也让她去开开眼界,她不是一直都说成都的生活没有意思么?”
诸葛乔的眼神滞了一下,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这其实是一种保护措施,就是要将这些人都送到各地进行保护,看来自己的父亲也已经猜到了将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一时间他百味杂陈,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是好。
诸葛亮好像也知道自己的儿子看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挥了挥手柔声说道“回去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父亲这辈子遇到过更为险峻的情况,曹操孙权都不能把我如何,那些人又能怎样?”
之后他的眼神一直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儿子,一直到看着诸葛乔离开之后才终于笑了起来,心里面仿佛天崩地裂,但是嘴里面却只是轻轻的念叨着“先帝,先帝,老臣要做最后一战了,您在天上看着,看着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猛地,一段熟悉的文字,也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这一次恐怕要比北伐还要艰难,但总要有人去做,为了大汉,为了先帝,为了那些曾经的岁月,诸葛亮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