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康熙和他手下的那群大臣、都统、副都统当然没疯,一个个比狼还狠,比猴还精的,怎么可能疯了?

而他们之所以那么高兴,当然是因为听到了真正的好消息!

周天子五路伐清对这些已经在朝鲜抢饱了、捞够了,而且也打累了的人们而言,就是一个解套撤军的台阶啊!

实际上,康熙和他手下那些人从去年十一月下旬就开始准备放弃朝鲜北三道回撤了。

之所以没有马上跑路,而是拖延至今,主要是因为四个原因,一是天寒地冻的不好走......康熙的十万大军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得准备大量的补给,还得等天气暖和一点,还得让连续作战的士兵和马匹养回一点体力,恢复一下士气。

第二个原因当然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抢农奴了!

康熙他们来一次不容易,怎么能两手空空的回去?而且他们回去后估计就再来不了了,不得一次吃个够好回点血?大清天兵不就为这事儿来的?实际上他们一入朝鲜就开始干这些事儿了!

从十一月下旬开始,那更是变本加厉的抢......不抢光了,难道还留给朱和墭?

而首先遭殃的就是临津江以北的平原地带了。

当时康熙的大军在撤退到临津江以后,就基本上和朱和墭的军队脱离接触了。

康熙的大军也不是惨败而回,汉城之战其实是一场平局,而且双方都没有真正放开了大打,只有刘炎指挥的八个营在突破清军一线阵地后被二十个参领的清军围着打了一场排队枪毙算是比较惨烈的。清军用大炮前前后后轰了一个多时辰,又发动了两轮排队枪毙,打了二十轮排枪, 然后又打了一阵乱枪, 两边的死伤都超过两千之数!

但是打到最后,清军虽然因为明军的援兵靠近, 不得不撤出了战斗,但是撤得还是比较从容的。损失惨重的刘炎也没胆量发起追击,连前来支援的“狠人凌”,也因为所部携带的“铁拳”基本打完, 也不敢发起追击。。

而朱和墭因为缺乏骑兵, 根本没办法猛追用于大量骑兵殿后的清兵,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一边撤退一边烧杀抢掠。

等康麻子的大军退过临津江之后,朱和墭的军队连看都看不见了。因为临津江上所有的浮桥都被清军放火给烧了,而且当时江面上漂满浮冰, 明军的工兵根本无法搭桥, 连船只都很难航行。

看到朱和墭的大军暂时无法北渡临津江,康熙就立即下诏,很大方的给临津江以北直到平壤的平原地区的百姓“赐”了包衣奴才身份!

随后就立即派出骑兵到处“护送”壮丁、年轻女子入伙八旗当奴才,同时搜集粮草、牲口, 还焚烧大量没有用的村庄、城镇, 毁坏无用的桥梁。

折腾到康熙十八年二月的时候,临津江至平壤的三百里平原地带,除了海州到平壤的官道沿途还没有被破坏,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废墟!

二三十万新包衣奴才和大量的粮食、牲口、财物都已经集中到了平壤城内, 随时可以北运!

而康熙滞留朝鲜的第三个原因, 当然是在等待一批来自西洋的枪炮。虽然荷兰人、西班牙人拼凑的十六国反明大同盟除了给大明一个开战的借口,就没别的什么用了。但是这两国还是竭尽所能的在支援大清朝廷......当然了, 这种支援都是收费的!

但是由于渤海湾的入口处布满了大明水师的战船, 所以荷兰人、西班牙人的船只已经无法通过,而朝鲜的海州和元山(在日本海方向上)就成了大清获取西洋军火的生命线,所以康熙就想得到这批军火之后再走。

康熙留在朝鲜的第四个原因, 则是为了把朝鲜隔壁的日本国拉下水......这其实不是他的意思,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马绥克布得局。

为了拖住大明南下的步伐, 同时也为了能向日本销售荷兰军火, 马绥克从打造十六国联盟开始, 就一直在把日本国往战场上拱。

不过在朱和墭亲征朝鲜之前,日本的德川幕府对于插手明清战争的事儿没有太大的兴趣......顶多也就是在琉球问题上放放嘴炮。

可是当朱和墭出兵朝鲜, 然后宣布在朝鲜撤藩设省之后,德川幕府可就有点慌了。

从朝鲜的釜山埔到日本的对马岛, 仅仅只有一百里水路......以大明如今可以跨越东海将上万人的兵力投送到朝鲜沿海的能力, 这区区百里水路根本不足以保证日本国的安全。

所以德川幕府从去年年底开始, 就开始悄悄增加在釜山浦草梁倭馆的驻守武士人数。从原先的不足百人,增加到了上千人,而且驻守的人员也从原先的对马藩藩士换成了德川幕府的旗本、旗本陪臣和御家人。而“好心”的荷兰人还为驻守釜山浦草梁倭馆的武士赠送了先进的燧发枪和六磅火炮以及大量的火药。还派出军官和工程师帮着他们加固草梁倭馆(这个倭馆很大,占地约三十万平方米),指导他们进行训练。

而康熙皇帝的大军在这个时候驻留朝鲜北三道,则能给德川幕府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和大清联手, 迫使大明放弃“吞并”朝鲜。

与此同时,朱和墭似乎真的被康熙皇帝的大军牵制, 对于日本不断增兵草梁倭馆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命令釜山当地的朝鲜官员“委曲求全,勿与冲突”......甚至还命令釜山的官员“如遇倭寇进兵, 可不必抵抗,放弃城池”!

看看,不抵抗政策都为日本帝国主义准备好了, 就等着他们下手了!

不过驻守草梁倭馆的这一届日本帝国主义却有点怂,直到二月中旬都没有敢离开朝鲜人划给倭馆的十万坪区域。

这可真是有点不符合帝国主义的本性了......一定有“大大的阴谋”!

......

“大王,大王,好消息......海州燃起大火!”

“大王,清妖要撤了!”

汉城,庆德宫。因为觉得昌德宫风水不好,所以迁居到庆德宫的朱和墭正有点因为倭寇的反常举动而不安的时候,颜元和于孝谦就给他带来了康麻子要满载而撤的好消息。

“要撤了?”朱和墭听见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康熙一撤,日本帝国主义会不会也跟着撤了?

“大王,海军的消息,海州港内大火冲天,所以的房舍、仓库都在烧起来了,停泊在港内的荷兰、西班牙船只也都消失了。看来康妖头要撤回去对付那个周天子了!”

“大王,康妖头一撤,朝鲜北三道就尽为我有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准备撤了?明安公主是不是要带走?”

朱和墭这边也已经知道周天子五路伐清的事儿了,王夫之和万斯同都已经到南京了嘛!

所以朱和墭也该离开朝鲜了......他还得去主持攻打周天子的战争呢!

不过他还有最后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就是抗日!日本帝国主义那么坏,当然得抗一抗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皱起眉头,对颜元、于孝谦说:“清妖虽走,倭寇又来......倭寇现在已经入侵釜山,屯兵草梁城,孤岂能坐视不理?孤要亲征抗倭!”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烽·烟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大宋泼皮明朝海盗王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洛丹伦的黎明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1木府风云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我的梦连万世界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